-
公开(公告)号:CN11096464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1001383.3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青霉菌及其发酵方法与应用。通过显微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分离得到的青霉菌鉴定为草酸青霉属真菌,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544。所述青霉菌菌株的发酵液对桃树、草莓、苹果、花椒等果蔬上的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制备用于防治农作物蚜虫危害或其他防治蚜虫相关领域的药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9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64934.7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213/86 , A01N43/4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吡啶甲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含有该类化合物的药物及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酰肼类化合物对十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高效广谱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有效成分或增效成分用于新型绿色农用抗菌剂的开发和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酰肼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宽、制备方法简单、收率高及对动植物毒性低的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16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92875.2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237/30 , A01N43/58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酞嗪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是通过模拟天然抗菌活性化合物的结构而开发成的一类新型仿生类似物,相对于天然模板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水溶性好、结构简单和易于规模化制备等优点。该类化合物对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的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开发新型农用、动物用或人用抗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9646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001383.3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青霉菌及其发酵方法与应用。通过显微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分离得到的青霉菌鉴定为草酸青霉属真菌,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544。所述青霉菌菌株的发酵液对桃树、草莓、苹果、花椒等果蔬上的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制备用于防治农作物蚜虫危害或其他防治蚜虫相关领域的药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565724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35462.1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91/056 , C07D491/153 , C07D221/18 , C07D455/03 , A01N43/90 , A01N43/42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056 , A01N43/42 , A01N43/90 , C07D221/18 , C07D455/03 , C07D491/153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秃疮花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对秃疮花抗菌活性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发现秃疮花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具有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制备植物抗菌剂的潜力。同时,该发明还发现秃疮花提取物中含有以木兰花碱为主的多个有效成分,并提供了一种快速富集秃疮花中有效成分的方法和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2617583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058915.9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91/153 , C07D491/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从博落回中提取分离五种生物碱的新方法。其提取分离方法的步骤为:1)对博落回干粉进行溶剂提取,得提取液;2)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提取液进行萃取,分别得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3)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处理,得高纯度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4)对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处理,得高纯度普罗托品、隐品碱、别隐品碱。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产物纯度和回收率高以及适合于工业规模化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50238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24694.6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K14/7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苦马豆素抗原的方法,首先将卤烃基芳基脂肪酸与醇反应生成卤烃基芳基脂肪酸酯,与苦马豆素反应生成带有芳香环结构的季铵盐,再与氢氧化钠反应脱酯生成钠盐,盐酸调节pH,生成SW-卤烃基芳基脂肪酸;最后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缩合成为SW-BSA,过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脱盐,冷冻干燥,测定其中BSA与SW的比例,免疫佐剂乳化得到SW免疫抗原。抗原为白色油状,有效含量5mg/mL,免疫有效期12个月,有效保护率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18088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80013.0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491/056 , C07D491/153 , A01N43/90 , A01P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血根碱醇化物和白屈菜红碱醇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动物杀螨药物中的应用。畜禽螨病是一类严重危害动物健康的体外寄生虫病,可引起动物严重的应激反应,影响采食、饲料效率和增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目前对动物螨病的控制主要依赖杀蜱螨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引起不良环境生态影响,且只能驱杀虫体,对虫卵无效。本发明提供的血根碱醇化物和白屈菜红碱醇化物,由天然化合物——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衍生而成,在动物杀螨药物中以游离生物碱形式存在。本发明具备天然药物低毒、低残留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将其作为动物杀螨药物施用,具有显著的灭螨活性,对动物螨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48423.3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D213/53 , C07D207/335 , C07D333/22 , A01N43/10 , A01N43/36 , A01N43/4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苯腙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腙类化合物具有结构简单、合成容易、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对动植物毒性小及成分低的优点,可作为有效成分或增效成分用于开发新型高效广谱的植物抗菌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1058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48419.7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7C233/09 , C07C233/15 , C07C233/27 , A01N37/22 , A01N37/24 , C07C69/606 , C07C69/65 , C07C205/42 , C07C255/55 , A01N37/36 , A01N37/06 , C07C231/02 , C07C67/08 , C07C201/12 , C07C253/3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丙炔酸酯类和丙炔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及应用。两类化合物对十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高效广谱的抑制活性,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规模化制备和对动植物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作为有效成分用于高效低毒的新型植物抗菌剂的开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