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储能分布式发电的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00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910424996.1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储能分布式发电的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及方法,利用现有异相供电制牵引供电系统的分区所,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接入左、右两侧供电分区牵引网末端,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在各独立供电分区内实现双边供电,形成牵引变电所与分区所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的双端电源的双边供电。本发明能够使牵引网正常时独立供电分区内由牵引变电所和分区所光伏储能双边供电,实现牵引变电所故障时由相邻牵引变电所和分区所处光伏储能进行多电源越区供电,改善牵引网电压水平,供电能力增强,为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不间断供电;同时储能起到回收机车再生反馈电能,避免了返送带来牵引网首端电压水平偏高的问题;提高牵引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双边牵引供电双树形外部电源备投构造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2558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371219.7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边牵引供电双树形外部电源备投构造及控制方法,树形双边供电的两个牵引变电所外部电源从电网同一变电所同一母线获得,当铁路牵引变电所外部电源进线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将进线切除时,其备用电源自动切换需要考虑形成双边供电的两个牵引所进线联动,并需要根据外部电源进线结构考虑与分区所开关联动。本专利利用通信技术,同时采集双边供电系统中的两个牵引变电所进线,分区所信息,进行备用电源投切的智能判断,能解决双边供电牵引变电所外部电源进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切的技术问题。广泛适用于双边供电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双树形外部电源进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切。

    一种双边牵引供电双树形外部电源备投构造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25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71219.7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边牵引供电双树形外部电源备投构造及控制方法,树形双边供电的两个牵引变电所外部电源从电网同一变电所同一母线获得,当铁路牵引变电所外部电源进线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将进线切除时,其备用电源自动切换需要考虑形成双边供电的两个牵引所进线联动,并需要根据外部电源进线结构考虑与分区所开关联动。本专利利用通信技术,同时采集双边供电系统中的两个牵引变电所进线,分区所信息,进行备用电源投切的智能判断,能解决双边供电牵引变电所外部电源进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切的技术问题。广泛适用于双边供电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双树形外部电源进线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切。

    一种电缆贯通供电系统接触网短路分段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5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46702.2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贯通供电系统接触网短路分段保护方法,在接触网的每个牵引变压器处进行分段并设置为牵引所,牵引所包括牵引变压器、馈线电流互感器、馈线断路器,相邻的两个牵引所构成一个分段回路,每个分段装设一个故障分量测控单元,对应分段的电流互感器次边与故障分量测控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故障分量测控单元的输出端与牵引所的断路器控制端相连,各故障分量测控单元通过传输网络与调度室相连。本发明通过故障分量电流瞬时采样值构成接触网纵差电流分段保护,能够准确切除接触网故障分段回路而非故障分段回路继续运行,将故障范围降到最低,并且该方法不受负荷电流和接触网分布电容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允许过渡电阻的能力。

    一种同相牵引供电与异地发电并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3961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028103.9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相牵引供电与异地发电并网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牵引供电技术领域。牵引变压器次边与牵引母线连接,牵引母线上设置有电压互感器PT1;馈线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CT1,馈线的首端与牵引母线连接,馈线的尾端连接接触网;供电线的尾端与牵引母线连接,供电线的首端与发电母线连接;电压互感器PT1的测量端和电流互感器CT1的测量端均与协调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协调控制器输出端经光纤对与新能源发电装置的控制端连接;新能源发电装置的交流输出端与发电母线连接。能实现大功率新能源异地发电控制、利用和消纳,并可以对牵引负荷进行削峰,避免负序等相关电能质量问题,还可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

    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接入的牵引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139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74230.7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接入的牵引供电系统,涉及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领域。新能源发电单元两个端口分别接于牵引供电系统变电所两侧供电臂,与供电臂负荷并联。测控单元连接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端和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控制端。新能源发电单元和牵引变电所共同向牵引负荷输出功率。以新能源发电单元最大程度输出功率供给铁路负荷为目标,设定新能源发电单元发电容量为基准值,在负荷功率≤基准值时,新能源发电单元按需输出功率,当牵引负荷功率>基准值时,新能源发电单元和牵引变电所同时向牵引负荷输出功率,实现新能源发电控制、利用和消纳,可以对牵引负荷削峰,抑制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

    一种电气化铁道AT段故障位置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6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29273.6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道AT段故障位置识别方法,涉及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技术领域。通过同步测量牵引网AT段两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包括接触线T首端电压相量和首端电流相量末端电压相量和末端电流相量负馈线F首端电压相量和首端电流相量末端电压相量和末端电流相量列写电路方程,解出故障位置。AT段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类型通过接触线T电流比,钢轨R电流比,负馈线F电流比进行判断。该方法可以排除牵引网结构、运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并适用于有较大过渡电阻的非金属短路故障情形,故障定位精度高。广泛适用于电气化铁路AT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定位。

    一种单相电转换三相电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9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85367.7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电转换三相电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网供配电技术领域。输电线LA分别接入LeBlanc接线变压器T三角形绕组的A端子和电源变换器SC的P端子;LeBlanc接线变压器T的三角形绕组的B端子与电源变换器SC的M端子连接,LeBlanc接线变压器T三角形绕组的K端子和C端子通过回流线LB与电源变换器SC的Q端子连接,LeBlanc接线变压器T三角形绕组的K端子和C端子均接地,电源变换器SC的Q端子接地;LeBlanc接线变压器T的星形绕组a端子、b端子、c端子与中性点接地的低压配电网连接。

    一种单相电转三相电的供电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4961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85164.8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电转三相电的供电系统,属于电力电网供配电技术领域。隔离变压器IT的输入端的P端子与输电线LA连接,Q端子接地;隔离变压器IT的输出端的M端子和N端子分别与对应的电源变换器SC的输入端的R端子和S端子连接;三相变压器T星形绕组的A端子与所述输电线LA连接,C端子与述电源变换器SC的输出端的J端子连接,B端子接地且通过回流线LB与隔离变压器IT的Q端子连接;所述三相变压器T的三角形绕组a端子、b端子、c端子与中性点接地的低压配电网连接。

    一种交流电气化铁道贯通同相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63272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506968.2

    申请日:2012-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电气化铁道贯通同相供电系统,变压器(1)的原边(A、B、C)三相接高压公用电网,变压器(T1)次边两个端子α1、α2与潮流控制器PFC1#的a、b端子分别相连,潮流控制器PFC1#另两个端子e、f分别连接电气化铁道接触网(T)和钢轨(R),潮流控制器PFC2#接入变压器(T1)次边两个端子β1、β2与接触网(T)和钢轨(R)之间。本发明全面避免了牵引供电系统电分相环节,使机车运行更可靠、更稳定,尤其适用于重载、高速铁路;对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具有最广泛的适应性,实施方便;与既有同相供电方案配合分阶段实现贯通同相供电,可行性较强,经济性较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