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0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562902.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软土路基的变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注浆加固范围;S2.在加固区域进行桩位及注浆孔位放样,开挖沟槽;S3.MJS桩主机就位后进行施作,放钻杆前进行钻头试喷;S4.钻杆到达指定深度后进行喷射注浆,直至设计标高,将MJS桩主机移至下一桩位放样点;S5.待MJS桩到达设计强度后,将钻机就位,钻进成孔至设计深度;S6.进行灌注,完成后进行注浆止浆段施工。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结合模型作对应加固措施,提高软土的抗剪强度,减小软土的剪切破坏风险,实现对软土路基变形的及时控制,确保在盾构下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62916.6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铁路设备设施自动化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如下:S1在测量机器人中设置探测系统;S2测量机器人中的红外发射和接收装置发射红外激光,激光光束通过棱镜反射并被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形成照准光斑;计算照准光斑与目标棱镜的偏离量、校准水平角及垂直角参数;S3测量机器人通过CCD相机识别固定在轨道基床上的监测点;S4数据采集终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汇总与处理,进行自动化数据分析;S5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库服务器,数据由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S6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监测数据,计算沉降量,分析高度差以判断沉降情况;S7计算时间序列的变化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54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93701.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山东济滨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nventor: 余诚 , 汪冬 , 贾力争 , 贺世昌 , 张俊儒 , 冯冀蒙 , 王勇 , 姚希磊 , 刘芝东 , 时小梅 , 万延聪 , 管彦文 , 李军成 , 刘庆堂 , 韦明 , 陈琦 , 汪海波 , 周盛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附近超大隐伏溶洞洞内加固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在隧道靠近溶洞一侧的结构上钻设通向溶洞的钻孔,并通过所述钻孔安装加固构件,形成用于支撑溶洞顶面岩土体的加固结构;S2、在加固构件的锚固端进入溶洞后,通过结构调整使锚固端与溶洞岩壁紧贴,并填充保护材料以密封锚固端与岩壁之间的空隙;S3、对加固构件与钻孔之间的间隙进行加固处理,并安装监测装置对加固构件的受力状态进行监测,确保加固结构在隧道运营期间的稳定性;该隧道附近超大隐伏溶洞洞内加固施工方法,进一步增强了爪型构件与溶洞岩壁之间的摩擦力,显著提高了锚固端的抗滑移能力,确保了支撑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280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0917.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施工临时脚手架,包括多个呈水平分布的横杆、设于所述横杆上的隔板、设于所述横杆上方的多个竖杆和设于所述隔板上方的楼梯,所述竖杆上设有用于增强支撑力的斜支撑杆,所述横杆的下端连接有滚轮,还包括:防护机构,设于所述斜支撑杆的内侧,用于在工作人员步行于所述楼梯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踩踏机构,设于所述楼梯上,经工作人员踩踏,用于解除对所述防护机构的运动限制。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和踩踏机构,当工作人员步行于楼梯上时,由于脚手架上无防护装置,对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来说存在安全风险,工作人员踩踏在楼梯上时踩踏防护机构,解除对防护机构的运动限制,防护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70921.X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护拱防水板铺设装置,包括铺设机机体和设于所述铺设机机体底端的滚轮,还包括:铺设机构,设于所述铺设机机体上并用于铺设防水板;抵紧机构,均匀分布设于所述铺设机机体上,用于抵紧经所述铺设机构铺设后的防水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抵紧机构,L型杆随着支撑杆转动至斜面上时,推挤限位块向放置槽方向移动,此时第三弹簧被压缩,接着在第二弹簧的复位情况下,两个滑块做相互靠近的移动,使得摆动杆推动抵紧凸块向远离铺设机机体的方向弹起并抵接支撑在已展开的防水板上,使得在接下来铺设未展开的防水板时,已展开的防水板不发生位置偏移,并且与隧道墙壁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274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30351.5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山东济滨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安徽亚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宪东 , 曹乾桂 , 姜贺 , 贾力争 , 余诚 , 王好明 , 陈光 , 刘芝东 , 时小梅 , 汪冬 , 姚希磊 , 于洋 , 李志鹏 , 贺世昌 , 张超 , 路琪斌 , 陈琦 , 林先明 , 王勇 , 汪海波 , 王梦想 , 张俊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围护顶部结构三维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供电箱,所述供电箱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还包括PCB电路板,该PCB电路板设置在防护罩内壁,所述PCB电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GNSS信号处理机构、边缘计算机构及加速度传感器,锂电池,该锂电池设置在固定板顶部并位于防护罩内部,以及充电控制器,该充电控制器设置在固定板顶部并位于防护罩内部,所述充电控制器与锂电池电性连接;该隧道围护顶部结构三维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可以帮助设备找回,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当内部发生故障时,可直接打开检修门进行检修,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防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23504.9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隧道导洞横向扩挖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1:将大跨度隧道划分为不同的施工区块,进行侧边导洞的纵向开挖支护,直至大跨段的终点里程,S2:在环向钢架与临时竖向支撑的连接处联立工字钢门架,在门架及通道钢架拱脚处设置锁脚锚杆,将导洞钢架与门架连接,而后对临时竖向支撑进行拆除;该超大跨隧道导洞横向扩挖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施工技术在处理超大跨隧道的工程项目时,难以在保证断面开挖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高效开挖,会使得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成本过高,安全性不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超大跨隧道的断面,不能够精确的控制开挖断面的设计尺度,开挖的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531306.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20/00 , E21D11/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水软岩单线铁路轨道加固设计及施工方法,先通过“智能探水预测一体化算法”对掌子面前方的涌水量、涌水发展趋势、水压大小预测值,并通过加权分析判断出此处的风险情况,施工时进行超前钻探泄水孔并采集周围地质情况,依据之前对此地工况的风险程度判断进行对应施工,本发明为一种富水软岩单线铁路轨道加固设计及施工方法通过“智能探水预测一体化算法”可量化的判断掌子面前方含水量情况,能更有效地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提高施工效率,随后施工中依据此前计算结果辅助施工,根据掌子面前方含水情况进行判断后再进行区分化施工,能极大节省工程资源,降低施工成本,更高效地利用施工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66074.1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十二局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层状围岩的隧道影响分区判定方法,具体为:获取实际工程隧道的岩层倾向、千枚岩与支护物理力学参数;对隧道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设置关键监测点;根据施工完成后的先建隧道二衬主应力,使用程序内置函数编写并显示弹性应变能的云图;记录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最小主应力的最大值、弹性应变能的最大值位置和数值大小;提取监测点单元三个方向的主应力,并根据#imgabs0#比值来判断三向受力状态,进而确定强弱影响分界弹性应变能、弱无影响分界弹性应变能。本发明考虑了新建隧道对周边围岩及既有隧道的共同影响;考虑了层状岩体中应力传播的不均匀性;针对现有常用的混凝土类型给出了不同受力状态时的判断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4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48033.9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华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上跨运营地铁隧道的小分仓跳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施工区通过桩体及圈梁加固方案加固新建隧道与既有构筑物之间的夹土层,并以多个应力释放孔的间隔钻设施工取代传统的直接开挖基坑的作业方式,通过应力释放孔的依次、间隔式钻设,而后以孔间土体挖设基坑,其土体挖设的挤压应力被释放至应力释放孔的空隙内,可有效减少大面积开挖卸载引起的地层反弹量,有效控制基坑开挖引起下方隧道的回弹和隆起变形,同时,以护壁泥浆持续维持应力释放孔的形态端正及其应力释放作用,在此状态下逐个挖设作业基坑,从而时刻保证较小的施工变形量,并作为新建隧道的安全施工环境,以此便于隧道施工并保证隧道穿越该区域的施工安全及运营期间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