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0911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1910351674.9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极化干涉SAR稀疏植被高度反演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反演精度较低的问题。其实现方案为:对极化干涉SAR辅图像进行平地干涉相位修正;获取主图像和修正后的辅图像的Pauli基矢量矩阵;通过Pauli基矢量矩阵求取极化相干矩阵集合;根据植被干涉相位分布图对极化相干矩阵集合进行非邻域空间多视平均;通过非邻域空间多视平均后的极化相干矩阵集合求取地表相干系数矩阵和体散射相干系数矩阵;通过地表相干系数矩阵和体散射相干系数矩阵对稀疏植被植被高度进行反演。本发明降低了极化相干矩阵之间干涉相位的差异性,提高了植被参数反演的精度,可用于森林的分类和制图、大面积植被检测以及复杂地形高精度三维地形测绘。
-
公开(公告)号:CN108562902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0618721.7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高低轨双基地SAR构型设计方法,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其主要思路为:确定高轨SAR卫星和低轨SAR卫星,建立地固坐标系,确定目标位置矢量PT,然后确定目标位置矢量PT对应的合成孔径中心时刻t0;计算得到t0时刻地面场景距离分辨率、t0时刻地面场景方位分辨率、t0时刻地面场景二维分辨率方向角以及t0时刻噪声等效后向散射系数后,然后构建t0时刻非线性多变量的目标函数;最后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t0时刻非线性多变量的目标函数,得到目标位置矢量PT对应的合成孔径最优中心时刻、低轨SAR卫星的最优下视角以及低轨SAR卫星的地面最优斜视角后作为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高低轨双基地SAR构型设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302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899039.7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方位角观测的轨道参数及星座构型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日回归轨道约束、卫星下视角覆盖约束和热点区域中心纬度得到初选卫星轨道高度范围和初选轨道倾角范围;在初选卫星轨道高度范围内,根据日回归轨道约束、星下点轨迹交点、热点区域中心纬度和初选轨道倾角范围得到精选卫星轨道高度范围和精选轨道倾角范围;基于最小化代价函数,根据精选卫星轨道高度范围和精选轨道倾角范围得到最优卫星轨道高度范围和最优轨道倾角范围;根据热点区域中心经度、最优卫星轨道高度范围和最优轨道倾角范围得到轨道升交点赤经数据集和纬度幅角数据集。实现星载SAR卫星在最小全方位角观测时长内对热点区域具有覆盖性和重访能力的全方位角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90289.X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盲区数据恢复的单通道参差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盲区数据丢失引起的成像栅瓣问题。其实现方案为:设脉冲重复间隔PRI序列为递增序列,根据目标场景中的参数确定PRI序列设计公式,求解出PRI捷变序列;然后利用数据内插的方法对盲区数据进行恢复;之后使用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对盲区数据内插后的非均匀采样数据进行重采样;最后用传统成像算法对其进行成像处理。本发明对PRI序列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的降低了PRI序列设计方法中对于系统占空比的要求,同时解决了盲区数据缺失引起的栅瓣问题。可用于方位单通道参差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获取效果良好的成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091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51674.9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极化干涉SAR稀疏植被高度反演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反演精度较低的问题。其实现方案为:对极化干涉SAR辅图像进行平地干涉相位修正;获取主图像和修正后的辅图像的Pauli基矢量矩阵;通过Pauli基矢量矩阵求取极化相干矩阵集合;根据植被干涉相位分布图对极化相干矩阵集合进行非邻域空间多视平均;通过非邻域空间多视平均后的极化相干矩阵集合求取地表相干系数矩阵和体散射相干系数矩阵;通过地表相干系数矩阵和体散射相干系数矩阵对稀疏植被植被高度进行反演。本发明降低了极化相干矩阵之间干涉相位的差异性,提高了植被参数反演的精度,可用于森林的分类和制图、大面积植被检测以及复杂地形高精度三维地形测绘。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85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44266.1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63 , G06K9/342 , G06T7/11 , G06T7/187 , G06T2207/10032 , G06T2207/20021 , G06T2207/30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各向异质性的快速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属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适用在极化分类中超像素形成、相干矩阵T精确估计和极化初始分类结果后处理,思路为:获取极化SAR图像,极化SAR图像包括M×N个像素点;M×N个像素点中每个像素点上分别对应1个三阶相干T矩阵,将极化SAR图像中M×N个像素点对应的三阶相干T矩阵按列拼接成列向量,进而得到M×N×9维三维矩阵;依次计算极化SAR图像中M×N个像素点在D个方向模板的Wishart距离和M×N个像素点的各项异质性系数;对M×N个像素点的各项异质性系数进行初始分割,得到一个与极化SAR图像大小相同的M×N维矩阵,令其为M×N维Label矩阵;对M×N维Label矩阵进行区域融合,得到极化SAR图像的超像素分割图。
-
公开(公告)号:CN118363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85984.3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相位降采样控制的高分辨InSAR实时相位解缠方法及装置,涉及雷达信号实时处理技术领域。此方法包括:对均值滤波的复数矩阵,进行距离向和方位向的降采样、取相位以及相位解缠,得到降采样后的解缠相位,并通过降低分辨率,可以减小低相干区域对解缠结果的影响;以及可以将降采样后的解缠相位作为目标控制点,确定各分块的相位差模糊数,并根据各分块的相位差模糊数和各分块的解缠相位,确定各分块相对于中心种子块的最终解缠相位,这个最终解缠相位在整幅图像上都是连续的,基本无相邻块的相位跳变,提供了连续平滑的解缠结果,使得相位解缠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进而使得DEM生成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76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59716.4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线真实飞行轨迹的机载InSAR相位补偿及高程反演方法,包括:利用雷达的回波数据及惯导测量数据,计算雷达天线的真实飞行轨迹和参考飞行轨迹;选取当前观测场景下的参考地形,根据参考地形计算主天线波束中心相对主天线的参考飞行轨迹的斜距误差ΔRA1及辅天线波束中心相对辅天线的参考飞行轨迹的斜距误差ΔRA2;基于ΔRA1和ΔRA2,分别对主天线、辅天线的成像过程进行运动补偿后,成像得到主、辅SAR图像;计算主天线和辅天线因运动补偿引入的参考飞行轨迹下的参考地形相位Φadd,并基于Φadd计算地形高程相位;利用ΔRA1将地形高程相位恢复到运动补偿之前在雷达主天线真实飞行轨迹下的目标分布关系,并通过连续的DEM反演确定真实地形上目标的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611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091576.9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20/10 , G06T3/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区域形变监测的PS点局部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原始SAR影像数据集;基于相干系数矩阵,对所述原始SAR影像集进行配准处理,得到像素级配准的SAR影像集;基于频谱最大值矩阵,对所述像素级配准的SAR影像集进行配准处理,得到配准后的SAR影像集;对所述配准后的SAR影像进行强散射点区域识别处理,得到强散射点区域标记影像;对所述强散射点区域标记影像进行强散射点剔除处理得到PS点备选点标记影像;对所述PS点备选点标记影像进行局部PS点识别得到PS点识别结果。本发明使得最终的PS点识别结果不会集中在人工建筑等强散射点上,从而可以满足全面精细化地质灾害监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564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555545.4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走‑停”模式的星载双基SAR回波时延计算方法,包括:建立地固坐标系下非“走‑停”模式的星载双基SAR回波录取模型;在所述星载双基SAR回波录取模型下,以回波时延时间内APC速度矢量不变为假设条件建立求解非“走‑停”模式的星载双基SAR回波时延的方程组,得到所述回波时延的两个解;利用非“走‑停”模式的星载单基SAR下的回波时延以及“走‑停”模式下的回波时延,获得非“走‑停”模式的星载双基SAR回波时延的最终解。本发明对非“走‑停”模式的星载双基SAR计算回波,既克服了耗时长的问题,也避免了“走‑停”假设带来的误差,实现了高精度、快速的回波时延计算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