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8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31642.3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集诱导发光金属有机骨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便携式检测低浓度硝基苯中的应用。聚集诱导发光金属有机骨架由ZrCl4提供Zr4+,2‑磺酸基对苯二酸和AIE分子2,3,5,6‑四(4‑羧基苯基)吡嗪作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得到了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材料,由于配位效应和分子内旋转受限,该材料显示出明亮的蓝色荧光,与硝基苯接触后可使其聚集态荧光显著猝灭。本发明利用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获得了一种聚集诱导发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对硝基苯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可快速高效的检测溶液中的硝基苯,且具备良好的循环性能。同时还可实现对硝基苯气体的多次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7592.3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稀散金属铟(Ⅲ)的吸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酸改性的氧化锆多孔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吸附铟(Ⅲ)中的应用,植酸改性的氧化锆多孔碳复合材料,是使用植酸溶液对氧化锆多孔碳进行修饰制备的复合材料xPA‑ZrMC,其中x为加入植酸的量。本发明制得的植酸改性的氧化锆多孔碳复合材料对铟(Ⅲ)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达到146.92mg·g‑1。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操作简单,具有吸附效率高、吸附效果佳等特点,可用于实际矿液中铟(Ⅲ)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85704.7
申请日:2024-11-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对稀散金属铟的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酸掺杂聚苯胺多孔碳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电化学回收铟中的应用。植酸掺杂聚苯胺多孔碳自支撑电极,是将植酸和苯胺通过电化学沉积在含氮多孔碳涂覆的自支撑电极而进行修饰制备的复合电极PA‑PANI/PC。本发明制得的植酸掺杂聚苯胺多孔碳自支撑电极可在电压驱动下实现高酸环境中铟的有效回收,具有在实际矿液中回收铟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1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92085.8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镁限域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废水中磷的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取六水氯化镁溶解在乙醇和盐酸混合水溶液中,将预处理后的D201加到上述溶液中,50℃下搅拌24h,过滤,随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继续在80℃下搅拌24h,使Mg2+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原位沉淀到树脂内外表面,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转移至氯化钠溶液中,用乙醇洗涤,在50℃真空干燥得到x‑Mg@D201(x‑Mg@D201中的x为MgCl2·6H2O的物质的量)。本发明制得的吸附材料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其最大吸附量可达97.71mg g‑1。该材料具有吸附率高、制备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易于分离、操作简单和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因此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390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73585.2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环保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表面氧空位密度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制备的催化剂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溶胶凝胶法进行制备。所得活性最优催化剂展现出特殊的微观结构形貌,拥有极高的氧空位密度,因而表现出优异的N2O催化分解性能,并且,所得最优催化剂在多种杂质气体(NOx、H2O、O2等)存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及催化稳定性,适合应用于实际工业硝酸生产尾气处理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96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11883.X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铀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碳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铀吸附材料领域。一种对铀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碳基吸附剂,制备方法如下:合成分散剂PBI,将纳米碳材料中加入到分散剂PBI中超声,将纳米碳分散液加入到碱溶液中,搅拌后离心、洗涤,得到PBI功能化的纳米碳;丙烯腈和三乙胺加入到PBI功能化的纳米碳的水分散液中,进行氰乙基化反应得到氰乙基化产物;将盐酸羟胺和三乙胺加入到所得氰乙基化产物的乙醇分散液中,进行胺肟化反应,得到对铀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碳基吸附剂。该材料对铀酰离子展现出了优异的吸附性能,对铀的饱和吸附量可达489mg·g‑1。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0144.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衍生物γ‑戊内酯脱羧制丁烯的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如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向其中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搅拌,向其中加入NaF,搅拌,将正硅酸四乙酯TEOS缓慢加入至混合溶液中,搅拌,将白色凝胶转移到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洗涤、干燥,焙烧,得到MCM‑48基体;将无水氯化铝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向其中加入MCM‑48基体,搅拌,干燥,煅烧,得到xwt%‑Al‑MCM‑48催化剂。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具有大比表面积,制备工艺简单,合成周期短,易大量合成;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丁烯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35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010173739.8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8J9/28 , C08J3/00 , C08L1/04 , C08L79/02 , B33Y70/00 , C08B15/02 , C08G73/02 , H01G11/24 , H01G1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的3D超分子自组装导电生物质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将废弃生物质用混合酸法进行费歇尔酯化反应,得到高纵横比的羧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过硫酸铵溶于樟脑磺酸溶液中,苯胺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在水性介质中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和聚苯胺纳米纤维通过氢键作用进行超分子自组装,通过简单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得到导电3D超分子纤维素气凝胶,无须使用化学交联剂。该气凝胶具有分层多孔的3D结构、高孔隙率、低密度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超级电容器。本发明工艺简单、合成成本低、无毒环保,为废弃生物质提供了一种高价值的利用途径,具有实际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21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066022.4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污水中甲基苯丙胺中的应用。该荧光探针TPE‑2COOH@γ‑CD是由AIE分子TPE‑2COOH通过酯化反应与γ‑CD复合得到的。γ‑CD通过尺寸匹配效应捕捉溶液中的甲基苯丙胺,由于甲基苯丙胺与环糊精的主客体作用能力优于环糊精与TPE‑2COOH之间的作用力,当甲基苯丙胺进入到γ‑CD空腔内部时,TPE‑2COOH将被替代下去,引起了荧光的猝灭,实现了对甲基苯丙胺的检测。本发明的蓝色荧光探针可用于城市污水中对甲基苯丙胺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159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593007.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20/32 , B01J20/34 , C02F1/28 , C22B58/00 , C22B3/20 , C22B3/4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n‑Al水滑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回收镓中的应用,属于吸附材料制备和水处理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六水合氯化铝和氯化锌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调节溶液pH至碱性,搅拌;将所得混合体系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冷却,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水滑石粉体材料;将得到的水滑石粉体材料溶解于甲酰胺中超声粉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PVA和SA混合搅拌,每次取混合溶液抽膜,形成的膜置于CaCl2中浸泡,置于烘箱中烘干,水滑石薄膜可自然脱落。在pH=3时对镓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18.84mg·g‑1,可实现稀散金属Ga(III)的有效分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