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8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73169.9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郑州中科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微镜物镜以及显微镜,属于显微镜技术领域,包括由物方到像方依次同光轴设置的特定结构的十四个透镜,提供调整各个透镜的参数,可以在保证显微镜物镜具有高数值孔径的前提下,将显微镜物镜的单次成像视场数FN提升到35以上,可大大提高单次细胞微流控下的成像尺寸,可以为大尺寸细胞形态学的实时检测以及代谢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可有效对可见光波段的复消色差校正,平衡球差、彗差、像散、场曲、畸变、轴向色差及垂轴色差等多种像差对成像分辨率的影响,满足平场复消色差物镜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206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34866.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热空化微纳针尖阵列、其制造方法以及细胞转染方法,属于细胞转染领域,包括多个设置于基板的针尖结构,多个针尖结构位于基板同一侧,每一针尖结构包括主体,主体呈锥形,主体的外表面设有光学包层以及光热层,光热层位于主体顶部,光学包层位于光热层以及主体之间,光学包层以及光热层完全包裹主体,光热层由光热材料制成,针尖结构的针尖与细胞紧密接触,光热层发生光热空化气泡时其开孔效率更高,从而提高细胞转染效率;通过针尖阵列的排列与密度来控制对细胞的定位开孔,且具有给药、转染、物理治疗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70299.0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Q1/14 , C12N15/11 , C12R1/4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供一种基于细菌裂解、等温扩增和CRISPR检测的一步法、可视化细菌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将细菌裂解、核酸等温扩增、CRISPR‑Cas12a检测、试纸条信号输出相结合,建立了便捷的检测平台。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将细菌的裂解、特异性基因的恒温扩增和特异性基因的CRISPR‑Cas12a检测整合至同一反应体系内、同一温度下进行,并且通过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信号输出。本发明所开发的CRISPR‑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平台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效率高、便携性好等优点,在居家检测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96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385013.X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纳米@碳点复合协同抗菌材料、其应用及抗菌药物,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制备碳点;2)将葡萄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超纯水中超声溶解,加热,得到溶液A;3)制备碳点溶液,将硝酸银溶解于水和碳点溶液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4)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干燥,得到。本发明提供的银纳米@碳点复合协同抗菌材料具有比单独碳点和银纳米粒子更高的氧化还原能力,表现出了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优异的协同抗菌性能,其以碳点作为封端剂,制备方法简单;该银纳米@碳点复合协同抗菌材料介导的活性氧诱导产生的氧化应激进一步证实了其在抗菌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14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99085.8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济南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经纪有限公司
IPC: B01L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加样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组合板,组合板包括样本板以及容纳板,容纳板安装于样本板,样本板设有样本收容部,容纳板设有多个容纳孔以及进样流道,进样流道与样本收容部以及容纳孔连通,组合式加样装置还包括移液结构,移液结构与多个容纳孔连通,移液结构使多个容纳孔形成负压,样本收容部内的液体样本沿进样流道分别流入每一容纳孔,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一次性对多个容纳孔加样并且免了各个容纳孔中溶液的相互混合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16150.7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光栅光谱仪,属于光谱检测领域,挡块固定安装于底座,光栅组件转动安装于转台,光栅组件的转动轴线与转台的转动轴线不重合,限位组件安装于转台,光栅组件的安装架包括拨杆,驱动结构驱动转台、光栅组件以及限位组件相对底座转动,转台带动光栅组件转动过程中,当转台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拨杆与挡块抵触使光栅组件相对转台转动,实现光栅本体的切换,切换后光栅本体的中线与转台的转动轴线重合,转台带动光栅组件在小于预设角度转动时,光栅本体绕转台的转动轴线转动以进行光谱收集,通过上述设计,进行光谱收集时,光栅本体只有旋转没有偏转,使光栅本体覆盖光谱范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615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69846.5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4418 , A61K31/496 , A61K31/7036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扎那韦在联合抗生素抑制持留菌中的应用、抗生素佐剂及抗菌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显著抑制持留形成的抗生素佐剂—阿扎那韦,在与多种抗生素联用时对G+/G‑持留菌的抑制效果比单用抗生素的效果要高几十倍,并且对不同时期细菌的持留形成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阿扎那韦作为临床上已批准使用的药物,在后续研究过程中将会极大降低临床实验阶段的时间损耗,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发明通过对药物的再利用筛选和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抑制持留菌形成,为对抗持续性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70304.8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肺炎克雷伯菌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快速直接检测方法及试剂盒,该方法为:通过高温裂解酶裂解释放核酸,同时对UreD基因和blaKPC基因进行环介导核酸恒温扩增,再对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本发明首次采用耐高温裂解酶裂解肺炎克雷伯菌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释放核酸,从而完成菌液的直接一锅法LAMP扩增检测,无需基因组DNA的提取,整个检测过程只需一步操作,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不依赖大型实验设备等优势;这些优势使得本发明开发的基于LAMP核酸恒温扩增技术的方案能够方便用于基层实验和临床一线对肺炎克雷伯菌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层快速检测和鉴定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0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24529.2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清洗的移液针装置及清洗方法,该装置包括:移液针模块,其包括移液针安装机构以及多个移液针;上清洗基座,其上具有阵列设置多个上内腔以及与所有上内腔均连通的上清洗流道;下清洗基座,其上具有阵列设置的多个下内腔以及与所有下内腔均连通的下清洗流道;以及集液器,用于收集上清洗基座和下清洗基座排放的清洗液废液与压缩空气。本发明提供的可清洗的移液针装置,通过采用可清洗的移液针,避免了传统移液方法中不同样本溶液加样间需要替换一次性枪头而带来移液枪头大量消耗的问题,简化了操作,且节约了成本;本发明效解决了移液针头内壁难清洗、以及内壁和外壁挂液等问题,有效减小了移液针携带污染物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45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99831.3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济南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经纪有限公司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加样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样本板以及容纳板,样本板设有样本收容部以及多个位于样本收容部的引液针,容纳板包括主体、第一密封膜以及第二密封膜,主体设有多个容纳孔以及进样流道,进样流道与容纳孔连通,第一密封膜密封容纳孔端部,第二密封膜密封进样流道,使容纳孔以及与容纳孔连通的进样流道内形成负压,快速加样装置使用时,容纳板安装于样本板,引液针刺破第二密封膜使样本收容部内的液体样本沿进样流道分别流入每一容纳孔,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一次性对多个容纳孔加样并且免了各个容纳孔中溶液的相互混合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