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13712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423385.3

    申请日:2012-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它包括进油管、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外径小于出油管的内径;进油管的一端套装于出油管内且端部为经封堵体封闭的盲端,另一端为轴向设于出油管之外的进油口;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为套于进油管外的连接端且经径向设置的连接体与进油管的外壁间固联,出油管的另一端为出油口;进油管的与出油管相套接部分的管壁上设有贯通进油管壁的通孔。本发明能够降低液压转向系统中高压油通过油管的噪声,具有结构简单、减振降噪效果好、造价低廉、易于批量化生产的特点。本发明适合安装于各种车辆的转向机构上。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的减振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2705627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186626.7

    申请日:2012-06-0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的减振装置及车辆,涉及机械减振装置领域,用于减小发动机振动和水泵产生液体脉动沿轴向及径向通过冷却水管向车身的传播;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的减振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沿轴向设有可活动的减振管,所述减振管外套设有第二减振环,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密封设置有第一减振环,所述第一减振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减振环的厚度。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动力电池安装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080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52184.X

    申请日:2023-03-15

    Inventor: 王豹 岳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动力电池安装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身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横梁和多个安装支架;安装横梁的前侧形成向前延伸的前加强边,前加强边的中部形成向前开口的第一加强缺口,第一加强缺口为前宽后窄的拱形缺口;多个安装支架沿安装横梁的长轴方向间隔设于安装横梁的上部,每个安装支架分别形成电池安装位。本发明对安装横梁和车身地板之间的装配性能和安装横梁整体的结构性能做出了优化,实现了安装区域的整体加强,可以有效降低动力电池向车身传递的振动能量,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车身向动力电池传递的振动能量。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的减振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270562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86626.7

    申请日:2012-06-0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的减振装置及车辆,涉及机械减振装置领域,用于减小发动机振动和水泵产生液体脉动沿轴向及径向通过冷却水管向车身的传播;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管的减振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沿轴向设有可活动的减振管,所述减振管外套设有第二减振环,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密封设置有第一减振环,所述第一减振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减振环的厚度。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换挡拉索降噪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5928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0503603.2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于所述壳体轴向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部;密闭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闭部内形成有填充有气体的密封腔;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以形成对所述密封腔于所述壳体轴向上的分隔,所述滑动部被设置成可沿所述壳体轴向的滑动;于所述滑动部上通透的设有连通孔;第二连接部,由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一侧的所述壳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内,并形成与所述滑动部的固连。由于密闭部本结构的设置,变速器噪音由换挡拉索传递时,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拉索的连接,使滑动部在密封腔内滑动,气体通过连通孔而在滑动部两侧的密封腔之间流动,进而实现对噪音的降噪处理。

    换挡拉索降噪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5928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503603.2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拉索降噪装置,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于所述壳体轴向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部;密闭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闭部内形成有填充有气体的密封腔;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以形成对所述密封腔于所述壳体轴向上的分隔,所述滑动部被设置成可沿所述壳体轴向的滑动;于所述滑动部上通透的设有连通孔;第二连接部,由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一侧的所述壳体的外部延伸至所述密封腔内,并形成与所述滑动部的固连。由于密闭部本结构的设置,变速器噪音由换挡拉索传递时,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拉索的连接,使滑动部在密封腔内滑动,气体通过连通孔而在滑动部两侧的密封腔之间流动,进而实现对噪音的降噪处理。

    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13712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23385.3

    申请日:2012-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它包括进油管、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外径小于出油管的内径;进油管的一端套装于出油管内且端部为经封堵体封闭的盲端,另一端为轴向设于出油管之外的进油口;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为套于进油管外的连接端且经径向设置的连接体与进油管的外壁间固联,出油管的另一端为出油口;进油管的与出油管相套接部分的管壁上设有贯通进油管壁的通孔。本发明能够降低液压转向系统中高压油通过油管的噪声,具有结构简单、减振降噪效果好、造价低廉、易于批量化生产的特点。本发明适合安装于各种车辆的转向机构上。

    进气管组件及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359093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627226.X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管组件及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车辆。该进气管组件,包括:进气管;谐振腔体,谐振腔体内设置有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在谐振腔体内可沿谐振腔体的轴向移动以将谐振腔体内部隔离成彼此独立的非谐振腔和密闭的谐振腔,谐振腔与进气管内部连通,非谐振腔适于与外部大气连通;以及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固定在谐振腔内,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磁性配合以产生磁性斥力。本发明的进气管组件上设置有谐振腔体,该谐振腔体具有体积可变的谐振腔,并且该谐振腔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车用空调器的降噪进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986750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641398.3

    申请日:2012-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器的降噪进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外置穿孔板,壳体内部设有内置穿孔板,内置穿孔板的一侧与外置穿孔板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摆叶。所述内置穿孔板的另一侧设有吸音层,吸音层由吸音材料制成。所述壳体顶面的一端以及底面相对应的一端均设有安装卡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扩张消声结构消除低频噪声及吸音材料吸收高频噪声,有效地阻隔、衰减发动机等外界噪声通过空调外循环通风口向车内传播又能降低由于进风口处空气流动产生的噪声;进一步提升了整车NVH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摆叶结构实现了对进风口气流进行导流,降低了气动噪声。

    后悬架及车辆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39559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22550382.8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后悬架及车辆,后悬架包括左加强梁、右加强梁、左悬架前上控制臂、左悬架后上控制臂、右悬架前上控制臂及右悬架后上控制臂,左悬架前上控制臂的一端与左加强梁铰接;左悬架后上控制臂的一端与左加强梁铰接,左悬架前上控制臂和左悬架后上控制臂的另一端均与左转向节铰接,左悬架前上控制臂、左悬架后上控制臂及左加强梁合围形成三角框形结构;右悬架前上控制臂的一端与右加强梁铰接;右悬架后上控制臂的一端与右加强梁铰接,右悬架前上控制臂和右悬架后上控制臂的另一端均与右转向节铰接,右悬架前上控制臂、右悬架后上控制臂及右加强梁合围形成三角框形结构。本申请的后悬架能提高承载能力,提升后悬架的疲劳耐久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