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144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37762.0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IKE21和盲数理论的雨源型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基础数据构建目标河流MIKE21水动力水环境数学模型并进行率定;2)依据目标河流各入河支流分布将其划分为数个单元河段,基于数学模型提取目标河流干流和各入河支流的流量、流速和水质模拟数据结果,确定其对应盲数形式;3)根据雨源型河流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基于盲数运算和盲数均值分别计算各单元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值,确定目标河流各单元河段和整个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值。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目标河流水环境系统中各类参数的不确定性,计算相对简便,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可科学准确地评估雨源型河流各单元河段及整个河流的水环境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18392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51380.7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化鱼类偏好水力因子区间的实验系统及方法,所述实验系统包括水槽装置和数据分析系统,所述水槽装置包括水槽、设于水槽两端且与水槽连通的进水箱和尾水箱、设于水槽中的整流格栅、紊流扰动器、拦网、隔网、尾门以及水循环系统,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包括CCD相机、可伸缩T型支架、录像机和数据处理器。本发明基于开放水槽,通过紊流扰动器产生恒定的紊流场,然后根据实时记录的鱼类上溯运动轨迹变化分析得出目标实验鱼偏好水力因子区间范围。本发明确定鱼类偏好水力因子区间范围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可为鱼类栖息地水动力环境营造和鱼道水力学参数设计及优化提供有益帮助,同时该水槽方便拆装和运输,便于室内实验和野外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56722.1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程淑婕 , 谢康 , 陈述 , 王冬 , 张琴 , 郑浩 , 宋志红 , 张晓琦 , 许继军 , 王永强 , 尹正杰 , 董玲燕 , 杨春花 , 宋雅静 , 余姚果 , 肖雪 , 汪金梦 , 宋基权
IPC: G06F30/27 , G06F17/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理机制约束机器学习的径流分割方法、设备及介质,将自上而下式的水量与能量平衡公式作为机器学习的物理约束,针对径流分割提出了全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既通过机器学习充分挖掘了流域上丰富的气象、植被、地形、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属性数据,并通过分别构建针对径流和基流的的水量和能量平衡公式,为机器学习提供有效的物理约束边界条件,使得机器学习始终满足该物理约束边界条件,从而降低机器学习过于依赖训练数据而导致的径流分割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径流分割结果的准确度,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569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832606.4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人工蜂群算法的高维复杂水量分配模型求解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初始化相关参数;步骤2,根据水量分配模型,随机生成一批初始蜜源;步骤3,在原蜜源以及三个新的蜜源中选择适应度最大的蜜源进入下一代;步骤4,在原蜜源和新蜜源中选择适应度较大的蜜源进入下一代;步骤5,判断是否放弃蜜源;步骤6,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本发明在保持了标准人工蜂群算法全局搜索能力的基础上,吸收了差分进化策略、异维学习策略以及粒子群搜索策略的优点,增强了跳出局部最优值的能力,提高了搜索效率,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和更快的收敛速度,为求解高维、复杂、非线性水量分配模型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73375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0460654.8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区间支流来水的干流水库生态调度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下游干流产卵场处目标鱼类产卵的生态水文需求,开展干支流与鱼类产卵相关的高流量脉冲遭遇分析,整理统计鱼类产卵期间干支流历年高流量脉冲特征指标,识别干流水库配合支流开展生态调度启动条件关键指标,依据历时水文资料确定河道演算重要参数,构建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实现考虑区间支流来水水库生态调度方法。本发明考虑区间支流来水可以解决常规调度造成下游河道高流量脉冲过程频次不够的问题,可有效改善下游河道高流量脉冲过程,满足产卵场产漂流性卵鱼大量繁殖所需水文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34808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61123.5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17/50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流加脉冲的鱼类产卵期生态流量设计方法,通过开展水库下游河段的代表性鱼类早期资源监测,调查水库蓄水运行前后代表性鱼类产卵繁殖情况的变化,分析水文情势变化对代表性鱼类产卵繁殖的影响,识别影响鱼类产卵繁殖的关键水文要素指标,采用“基流+高流量(洪水)脉冲”的生态流量设计思路,根据可持续边界方法(Sustainability Boundary Approach,SBA)确定基流,在基流的基础上加上具有特定生态意义的高流量(或洪水)脉冲构成完整的生态流量需求,实现鱼类产卵期生态流量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88675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98342.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王才欢 , 侯冬梅 , 黄明海 , 黄国兵 , 段文刚 , 杨伟 , 黄卫 , 尹正杰 , 李利 , 郭辉 , 杜兰 , 杨金波 , 胡晗 , 刘熙 , 毕胜 , 向勇 , 林新志 , 耿俊 , 薛阿强 , 殷大聪
IPC: E02B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叠梁门装置,包括拦污栅墩、拦污栅门槽、备用拦污栅门槽、拦污栅,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前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拦污栅门槽,相邻两个拦污栅墩的后端侧壁分别对应设有备用拦污栅门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线型平板叠梁门,所述折线型平板叠梁门置于所述拦污栅门槽内,所述拦污栅置于所述备用拦污栅门槽内。本发明与传统平板叠梁门相比,在叠梁门挡水高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改善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效果不变),可以减小电站进水口段的总水头损失,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4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30516.6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河南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行策略的引调水工程多目标水量优化调度求解方法,包括:对调水工程水量调度系统各输水建筑物进行概化,明确输水线路及水力联系,绘制调度系统概化图;根据绘制的调度系统概化图的水量平衡关系和水力联系构建调水工程水量调度模型,确定调水工程水量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以及决策变量;通过逆序演算与顺序演算相结合,并引入[0,1]区间的决策系数,得到决策变量的可行空间;基于多目标优化求解算法,结合可行空间搜索策略,对决策系数进行优化求解,通过映射关系转换为决策变量,最后采用熵权法进行方案优选。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复杂调度系统水量优化调度问题的求解效率,避免复杂约束条件导致的无法搜索到可行解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34870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60842.5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化的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构建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MVC)的三层模式系统,通过设计通用化的水库调度类库以及开发功能完备的组态控件,实现流域水电站群的自定义、快速添加,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针对流域、河流、水库的径流和洪水还现业务需求,提出的通用化的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系统内置流量演算功能,可根据梯级水库调度规则,通过流域水库逐级常规调度,快速有效地实现不同调度情景下任意流域任意水库的径流还现计算,通过构建长江中上游水库群通用化调度系统,实现梯级水库群通用化调度演算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3015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07134.0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3/32
Abstract: 一种强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系统,包括进水系统、进水口生物炭过滤池、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及出水系统,生物炭过滤池内填充有活化生物炭,湿地植物种植在湿地基质上,湿地基质由人工湿地基质和活化生物炭组成;活化生物炭的制备过程为:1)将收割后的湿地植物依次干燥和粉碎;2)将人工湿地基质依次干燥和粉碎;3)将粉碎后的湿地植物和人工湿地基质按质量比3~5:1的比例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4)将混合物在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得到生物炭;5)将生物炭经过酸活化得到活化生物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