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7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63809.0

    申请日:2024-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抗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包括预制柱、双向耗能铰阻尼器、预制楼盖、预制承台;双向耗能铰阻尼器包括耳板连接件、预埋连接件、加肋耗能板,预埋连接件安装在预制柱、预制楼盖或预制承台上,通过销轴连接耳板连接件,加肋耗能板通过螺栓安装到预埋连接件与耳板连接件之间,进而实现预制柱、双向耗能铰阻尼器、预制楼盖和预制承台之间的安装。地震作用下加肋耗能板首先发生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其它结构构件的损伤。本发明采用在工厂预制加工、现场装配连接的方法,施工效率高,预制楼盖之间设置后浇带,增加结构的整体性能。

    一种具有防倾覆装置的海洋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089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55470.6

    申请日:2022-09-22

    Inventor: 孙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倾覆装置的海洋平台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海洋平台技术领域,由平台、下潜座、抽吸机构以及螺旋推进机构组成,平台中心处开设有圆槽;下潜座可升降设置于圆槽的下侧,其内部设置有环形空心腔和中心腔,其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刺杆;抽吸机构设置于环形空心腔内,其用于向环形空心腔内抽吸海水以增加下潜座的重量,从而加速下潜座的升降;螺旋推进机构设置于下潜座上,其用于加速的升降并辅助固定在海底;在螺旋杆的转动作用下,螺旋杆能够深入海底,同时多个尖刺杆能够插入海底,此时下潜座难以与海底分离,平台在下潜座的牵引下能够在海面上固定位置,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加强抗风浪能力,从而避免倾覆的可能性。

    一种双向复合耗能的消能减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8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63825.X

    申请日:2024-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复合耗能的消能减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双向转动钢制铰和耗能钢板组,耗能钢板组安装于双向转动钢制铰的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通过设置摩擦片和耗能钢板组使耗能减震装置具备摩擦耗能和软钢耗能的复合耗能能力;通过改变摩擦系数、螺栓预紧力,以及改变耗能钢板组的削弱形式或增减耗能钢板组的数量可改变消能减震装置的耗能能力,满足小、中、大震作用下不同抗震目标的需求,震后替换损伤严重的耗能钢板组即可实现快速修复。本发明的消能减震装置,构造简单,制作方便,双向转动钢制铰、耗能钢板组可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与其它构件进行螺栓连接,有利于实现结构的装配化施工。

    一种具有防倾覆装置的海洋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0895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55470.6

    申请日:2022-09-22

    Inventor: 孙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倾覆装置的海洋平台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海洋平台技术领域,由平台、下潜座、抽吸机构以及螺旋推进机构组成,平台中心处开设有圆槽;下潜座可升降设置于圆槽的下侧,其内部设置有环形空心腔和中心腔,其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刺杆;抽吸机构设置于环形空心腔内,其用于向环形空心腔内抽吸海水以增加下潜座的重量,从而加速下潜座的升降;螺旋推进机构设置于下潜座上,其用于加速的升降并辅助固定在海底;在螺旋杆的转动作用下,螺旋杆能够深入海底,同时多个尖刺杆能够插入海底,此时下潜座难以与海底分离,平台在下潜座的牵引下能够在海面上固定位置,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加强抗风浪能力,从而避免倾覆的可能性。

    基于BIM的建筑能耗管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807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91434.2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能耗管理方法及系统。根据BIM模型获取不同时刻的历史人员分布数据以及对应时刻的历史建筑能耗数据;计算两两时刻历史人员分布数据相似度;构建相似度矩阵进行聚类,计算每个时刻历史人员分布数据对各个人员聚类中心隶属度;计算每个时刻历史建筑能耗数据对各个能耗聚类中心的隶属度;将每个时刻历史人员分布数据对各个人员聚类中心隶属度作为输入,对应时刻历史能耗数据对各个能耗聚类中心隶属度作为输出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获取实时建筑能耗数据,根据实时建筑能耗数据进行能耗管理。本发明可通过人员流动性特征对建筑实施能耗管理,具有较强的更新适应性。

    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耗能填充墙板

    公开(公告)号:CN109838031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210265.7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耗能填充墙板,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位于端部的第一墙板组和位于中部的第二墙板组,第一墙板组和第二墙板组以及第二墙板组之间均通过榫头和榫槽配合连接在一起;且榫头的长度大于榫槽的深度,从而使拼接后的填充墙竖向具有15mm~25mm的耗能缝,可耗散地震能量。第一墙板组、第二墙板组的厚度方向分别由两块第一墙板和两块第二墙板拼接而成,安装时将一块墙板竖向旋转180度与另一块进行拼接,拼接后的填充墙中间形成空腔可填充保温材料。本发明耗能填充墙板安装简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可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提高施工可靠性。

    船用高可靠性数控减摇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035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792092.5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高可靠性数控减摇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装置基本结构包括鳍箱,鳍箱内穿过有扭杆,扭杆通过轴承和支架与鳍箱内壁连接,扭杆的末端与减摇鳍固定,鳍箱侧壁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还设有并排的内齿轮和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为T形滑槽,且该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T形滑块与步进电机相固定,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轴连接有齿轮,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步进电机与扭杆之间通过杆体固定连接,步进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设于鳍箱内的内齿轮、环形滑槽、步进电机、T形滑块及杆体,构成与扭杆相连接的使扭杆转动的转动机构,通过船舶的控制系统对步进电机控制,从而对扭杆的转动精确控制,该减摇鳍装置响应快,控制精度高。

    船用高可靠性数控减摇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035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92092.5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高可靠性数控减摇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装置基本结构包括鳍箱,鳍箱内穿过有扭杆,扭杆通过轴承和支架与鳍箱内壁连接,扭杆的末端与减摇鳍固定,鳍箱侧壁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还设有并排的内齿轮和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为T形滑槽,且该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T形滑块与步进电机相固定,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轴连接有齿轮,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步进电机与扭杆之间通过杆体固定连接,步进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设于鳍箱内的内齿轮、环形滑槽、步进电机、T形滑块及杆体,构成与扭杆相连接的使扭杆转动的转动机构,通过船舶的控制系统对步进电机控制,从而对扭杆的转动精确控制,该减摇鳍装置响应快,控制精度高。

    一种暗挖地铁车站全预制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4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58224.X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暗挖地铁车站全预制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该地铁车站预制装配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冠梁、二衬拱盖、仰拱/底板、双牛腿边墙、中板、屏蔽门垂梁、离壁墙、站台板,冠梁设置于地下连续墙顶端,二衬拱盖与冠梁通过高强弯螺栓连接,双牛腿边墙与中板利用高强直螺栓连接,仰拱/底板与双牛腿边墙采用高强弯螺栓连接,屏蔽门垂梁与中板整体预制,离壁墙上下两端分别与二衬拱盖、双牛腿边墙锚固连接,站台板安装于仰拱/底板之上。本发明实现了暗挖车站结构修建彻底去模板化的目的,且与之配套的施工方法完全不受站址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具有非常可观的工程应用与推广普及价值。

    一种去模板化现浇-预制叠合竖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89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54488.8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模板化现浇‑预制叠合竖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市政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现浇井壁与现浇底板刚性连接,外侧铺设外防水层;预制井壁作为现浇井壁单侧模板,位于现浇井壁内侧;预制井壁下端插入现浇底板预留凹槽,预制井壁邻环之间错缝拼装;预制井壁纵缝与环缝均通过高强螺栓连接;预制井壁内部设置十字交叉形的预制隔墙,预制隔墙竖向插入预制井壁预留杯口,利用高强螺栓与预制井壁紧固连接;预制隔墙邻环之间采用凹凸榫槽连接,拼装时凹槽向上、凸榫向下,本发明实现了竖井施工彻底去模板化的目的,具有显著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节能减排增效、成品质量易于保证、降低工程风险、绿色低碳环保、释放劳动力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