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火箭逆向喷流干扰问题的网格生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53773.1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火箭逆向喷流干扰问题的网格生成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喷流干扰流场的气动干扰剧烈程度将火箭划分为两个区域;依据火箭逆向喷流流场结构对两个区域分别生成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分别通过结构网格解算器和非结构网格解算器对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进行求解。本发明充分利用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的优势,结构合理,兼顾了计算精度与网格生成效率,以此策略生成的网格适用于火箭逆向喷流干扰流场高精度模拟。

    一种复合材料烧蚀形貌界面的演化追踪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39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72373.5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烧蚀形貌界面的演化追踪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初始化步骤、烧蚀速率计算步骤、网格点坐标计算步骤、形貌重构步骤、烧尖判定步骤、增强体网格更新步骤以及演化追踪和输出步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法的复合材料烧蚀形貌界面的演化追踪方式,结合虚拟顶端面的烧蚀退移以及增强体烧尖判定的策略协同应用,大幅降低了界面网格演化过程中非物理畸变的判定和重构难度,解决了烧蚀变形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网格扭曲和畸变问题,具有形貌界面追踪准确性高、模拟追踪策略容易实现的特点,同时方案整体网格计算量较小,使计算效率得到提升。

    基于超声速面积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修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53814.7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速面积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修形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设计马赫数下分别获取脊形组合体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初始构型各组成部件在各子午角下的马赫面截取截面前向投影面积分布;根据各部件在各子午角下的前向投影面积分布,得到各部件对应的平均当量旋成体面积分布,进而得到整个构型的平均当量旋成体第一面积分布;基于初始构型的平均当量旋成体第一面积分布建立具有低阻特性的第二面积分布;从第二面积分布中移除非修形部件的平均当量旋成体面积分布,得到整个构型的理想面积分布所对应的拟修形部件的第三面积分布;按照第三面积分布,对拟修形部件进行修形,得到新构型外形。

    一种用于翼型设计的气动拓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39901.7

    申请日:2024-12-26

    Inventor: 廖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翼型设计的气动拓扑优化方法,包括:生成多个正常的机翼翼型即初始解;在每个初始解的周围以指定区间长度生成初始子域,在初始子域内进行拉丁超立方采样得到多个样本;对采样获得的每个样本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网格样本,将预设马赫数、预设阻力和预设升力输入到网格样本,输出惩罚后的目标函数;对惩罚后的目标函数构建代理模型,对代理模型进行子域寻优,得到优化后的惩罚后的目标函数。本发明不再依赖于初始外形,设计空间巨大,设计自由度极高,突破现有的气动布局设计范式。

    空气压缩机运行状态智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39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72385.8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运行状态智能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将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全负载输出状态工况下的特征参数数据构建多维数据矩阵或关联关系图谱;基于多维数据矩阵,采用异常检测技术中的超参数方法构建空气压缩机组运行状态下的多维关联性参数数据集;将多维关联性参数数据集输入至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学习,获得用于确定空气压缩机组运行状态的异常监测模型;将实时采集的全负载输出状态工况下的特征参数数据数据输入异常监测模型,通过向量相似度计算,并根据预设的相似度阈值条件确定空气压缩机运行状态是否异常。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全面系统的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深入分析诊断,提供设备预测维护诊断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电性能模拟和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6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05345.1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电性能模拟和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飞行器地面气动热试验研究领域,包括电弧加热器、混合室、喷管、模型组件、天线组件、聚焦镜组件和处理器,混合室内部腔体与电弧加热器的电弧通道连通,接收冷态气体介质,与电弧加热器流入的试验介质混合,调整试验介质的来流参数和均匀度;喷管与混合室内部腔体连通,接收混合室流入的试验介质经膨胀加速后产生超声速气流;模型组件包括导管和与导管壁面连接的模型,二者组成腔体结构,喷管流入的超声速气流对模型进行加热;处理器接收反射信号和透射信号,计算模型高温状态下的透过率变化值和介电常数;实现对透波材料烧蚀条件高温微波性能和介电性能的试验和测试需求。

    利用试验数据库解析电弧加热器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5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53023.4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利用试验数据库解析电弧加热器性能的方法,(1)建立试验数据库,可以分别从控制机和测试机自动获取电弧加热器运行参数和测试数据;(2)将电弧加热器运行参数和测试数据以试验车次号为关联量相互关联;(3)明确影响电弧加热器性能的关键变量,如电弧加热器运行时间、运行电流值、运行电压值、工作气体流量、混合室压力等参数,利用数据库平台对所有相关参数进行汇总统计;(4)以同一类型电弧加热器为研究对象,筛选所有相关试验数据,将关键变量数据与输入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绘成图谱,得到电弧加热器电极寿命图、伏安特性图、焓压特性图;(5)随着试验数据量增加,持续扩充图谱,得到表征电弧加热器性能的关键变量随输入参数变化的数值解。

    一种电弧风洞试验段热防护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354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73212.0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风洞试验段热防护系统,电弧风洞试验段热防护部件通过增加耐高温层,控制极端热环境下的温升,避免过热变形;流场氢原子监测装置通过激光吸收光谱实时监测试验段内气流氢原子浓度,提前发现加热器内部、喷管出口以及扩压段入口的漏水问题;试验段静压背温监测装置通过在试验段顶板安装压力传感器,获得试验段内部静压变化情况,实时监测流场是否稳定和受热严重部位的温升;冷却水温监测装置通过在喷管、扩压段安装温度传感器,获得相关部件冷却水回水温度,监测受热严重部件的冷却情况。本发明通过主动增强防热和实时监测预警,提高了电弧风洞试验段长时间高温条件稳定运行的能力,实现对试验段运行情况的多维度监测预警。

    一种磁场控制高焓流动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5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39898.9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场控制高焓流动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试验设备中的磁场产生装置安装在试验模型的内腔中,试验模型安装在脉冲型高焓高速风洞的试验段中;磁场产生装置为永磁体或脉冲磁体设备;高频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激波管上,通过时序控制装置与脉冲磁体设备、红外热像仪和瞬态纹影系统连接;激波管中的气流通过高频压力传感器后,高频压力传感器的电压信号通过时序控制装置传递给脉冲磁体设备、红外热像仪和瞬态纹影系统,脉冲磁体设备启动,产生脉冲磁场;红外热像仪受控启动后,测量模型表面温度和热流;瞬态纹影系统受控启动后,观察流场结构;如果流场结构和热流不满足所需的值,调整磁场产生装置改变磁场强度,直到满足要求。

    一种测量喷流自身脉动压力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15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72375.4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流脉动压力测量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喷流自身脉动压力的装置。测量喷流自身脉动压力的装置的贮室左端留有高压气源连接口,贮室上端与所述喷管下端连接,贮室与喷管之间密封连接;贮室侧壁安装有脉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喷管出口侧壁安装有脉动压力传感器。贮室和喷管可进行拆装组合,通过更换不同喷管或是不同贮室,实现多样的测量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独立于试验模型的装置,装置采用内腔型面与试验模型保持一致的贮室、喷管,对二者的构造、连接方式进行了精心设计,在贮室侧壁和喷管出口侧壁安装了脉动压力传感器,解决了在带喷流的脉动压力测量试验中难以在模型上布置传感器来单独测量喷流自身脉动压力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