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角厉蝽的繁育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99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62256.0

    申请日:2025-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叉角厉蝽的繁育方法,属于昆虫饲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叉角厉蝽的繁育方法,包括:采用冷冻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喂叉角厉蝽。用鲜活草地贪夜蛾鲜活幼虫饲喂叉角厉蝽,叉角厉蝽2龄若虫只能取食草地贪夜蛾2龄及2龄以下幼虫,龄期不对会造成叉角厉蝽若虫大量死亡。本发明采用冷冻草地贪夜蛾饲喂叉角厉蝽能够较显著提高叉角厉蝽低龄若虫的成活率。同时用冷冻大龄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喂叉角厉蝽,大大节省用虫量,更利于群体化饲养,同时提高劳动效率、节约人工成本,更利于规模化饲养。该繁育方法适合于叉角厉蝽规模化繁育,从而实现叉角厉蝽的人工快速规模化繁育,长期的继代繁育,为夜蛾科类难防害虫的控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一种与水稻稻曲病抗性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428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5066.X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稻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为一种与水稻稻曲病抗性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分子标记以抗病品种IR77298‑14‑1‑2::IRGC117374‑1为父本,与母本的感病品种9311创建杂交组合F2、F3和F4群体;再在水稻孕穗采用人工注射接种方法接种,进行稻曲病抗性表型鉴定;再通过多态型SSR分子标记筛选、遗传图谱的构建和QTL检测;获得抗稻曲病基因位点qRFS3.01,位于第3号染色体分子标记RM15066与RM6959之间。利用这些分子标记检测苗期植株对稻曲病的抗病性,从而淘汰感病植株,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效率,为水稻稻曲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可能。

    一种可折叠网笼式福寿螺诱捕装置及诱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531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85959.5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网笼式福寿螺诱捕装置及诱捕方法,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包括折叠网笼主体、设置在折叠网笼主体一且与折叠网笼主体内部连通的集螺笼、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折叠网笼主体内部的诱食袋、装在诱食袋内的诱食剂、开设在折叠网笼主体上的多个进螺口以及设置在各进螺口外侧的导向组件,折叠网笼主体远离集螺笼一端封闭;各集螺笼均具有用于收集福寿螺的漏斗形入口和封闭网兜,封闭网兜内放置有诱食剂;本发明设计合理,具备可折叠设计,便于携带和存放。网笼结构有效诱捕福寿螺并防止其逃逸,同时可放置诱食剂吸引福寿螺进入网笼。该装置适用于稻田和其他水生环境,安装简单,可重复使用,大幅度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油菜菌核病根肿病兼抗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19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81584.0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菌核病根肿病兼抗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油菜苗期采用菌悬液土壤注射的方式,同时接种菌核病、根肿病两种病原菌,接种一段时间后观察根部、茎基部或叶柄的症状,进行根肿病、菌核病发病等级划分,计算病情指数,根据病情指数评价菌核病、根肿病抗性等级。本发明基于菌核病、根肿病均为土传病害的特性,结合病害发生流行建立了一种油菜菌核病根肿病兼抗评价方法,可在室内条件下创建病害发生条件,使核盘菌、芸薹根肿菌同时侵染寄主,能够缩短评价时间,同时避免在油菜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病害抗性评价而不能真正反应寄主兼抗水平的弊端。

    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生预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000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79959.9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生预警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分配监测区域,根据农作物种植分布进行多组监测区域的划分,为每个监测区域分配相应的预警装置;S2、安装预警装置,将预警装置根据监测区域的大小进行分布安装,使多个预警装置对监测区域进行覆盖式监测,减少监测死角;S3、预警监测和测试,通过预警装置对田间农作物进行监测,并在监测前进行预警装置的试用;S4、田间异常处理;S5、田间异常巡检;S6、警报和远程提示;通过监测预警机构对田间状态进行监测,获取农作物图像信息并通过AI识别进行病变农作物的分辨,在农作物异常时发出警报,并通过处理机构对其进行喷药处理,便于及时处理异常农作物,防止病变区域扩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