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回路绝缘电阻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320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295321.X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回路绝缘电阻测试方法,包括将线芯接口上的接线端子顺序编号为1、2、3……n,按照编号一一对应的方式将接线端子与对应编号的待检测导线连接;将绝缘摇表的两只表笔分别插入第一表针插孔和第二表针插孔内,摇动绝缘摇表,记录当前检测导线分组之间的电阻值R1;本步骤直到只有最后一根待检测导线与唯一一个第一导体触点接触为止并记录最后一组电阻值Rm‑1;比较R1‑Rm‑1与预设合格电阻值R0的大小,筛选检测电阻值小于R0分组中连接单触点滑台的导线,确定问题导线组。本发明采用本发明装置可极大缩短检测时间和减少检测人员数量,检测效率可提高至80%以上,同时不会有触电的安全隐患。

    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28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9438.9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用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房,充电房的表面连通有限位架,充电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远离充电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板,充电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充电房的内部设置有充电装置,充电房的内部设置有巡检机器人,还包括:运输部件,运输部件包括圆孔杆,圆孔杆的端部与充电房的表面固定连接。本发明巡检机器人需要进入充电房的内部进行充电时,启动运输部件向充电房的外端移动,当运输部件与斜板的端部接触后,巡检机器人就可以通过斜板移动至运输部件的顶部进行运输处理,此时启动运输部件推动巡检机器人向充电房的内部移动。

    一种变电站用检修接送小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21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1948.8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承载起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用检修接送小车;包括安装在承载台上的五点式升降机构、横移微调机构以及间距调节机构;五点式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台上的升降机和升降电机,二者通过齿轮啮合控制升降杆升降,横移微调机构以左右向移动盘为基底,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微调滑轨上方滑块上的间距底盘,在间距底盘上安装有两排间距滑轨且在两个间距滑轨上固定有两个L型的滑道,间距底盘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一个齿轮电机,其与横向两个反丝的丝杠通过齿轮相啮合,每个丝杠均穿过滑道底部的轴套且与轴套螺纹连接;本发明采用五点式升降机构在承载手车时可保证平稳升降、中心轴偏移、改变间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高安全性变电站变压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00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3597.2

    申请日:2024-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变压器领域的一种高安全性变电站变压器,包括有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的一侧内壁贯穿安装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内部固定密封安装有封存筒,进风通道的尾端安装有风机,变压器本体的另一侧内壁安装有贴壁散热框,变压器本体的另一侧内壁贯穿安装有出风通道,贴壁散热框的内壁放置有吸水海绵板,吸水海绵板的尾端连接有引液条,出风通道的内部安装有中转单元,中转单元包括有一号堵板和二号堵板,利用封存筒和外部散热框,能在变压器本体进行风冷散热的同时实现变压器本体外部散热,结合出风通道以及贴壁散热框,还可实现变压器本体内部渗透湿气的转化再利用,阻止湿气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变压器本体内部散热效率。

    一种自动换相的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315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08730.0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自动换相的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包括智能主控器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智能换相器,智能换相器上设有手动切换开关,智能换相器上设置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第一触头与相线连接,第二触头与中性线连接,手动切换开关包括固定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固定片与用户端的火线连接,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即使在换相器发生故障后,依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从而完成不同相线在回路中的切换,不需要电工来到故障换相器处手动处理,代替了电工的对配电变压器的手动换相,提高了三相负载平衡的调节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