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390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454241.4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N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CVD单晶金刚石损伤层深度的方法,通过连续压痕试验测试衬底材料的损伤层深度,提出微压痕测试的方法来评估CVD金刚石加工表面的总损伤,微压痕试验引起的损伤足够小,可以在加工过程中消除;具有快速、低成本、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用于金刚石材料不同加工流程中损伤层的快速检测与评价,为优化材料加工参数以及下一道工序的加工时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711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81804.1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盘榫槽自动化磨削加工系统及其加工工艺,该系统包括物料搬运单元、换料单元、磨削加工单元以及与上述单元连接的控制系统。搬运机器人借助机械抓手抓取存储架上的待加工涡轮盘,置于传送机构上;搬运机器人通过磁吸传送技术将涡轮盘传送至换料单元,换料单元的转轴传送机构在步进电机驱动下,通过旋转反复获取和投递涡轮盘投递至磨削加工单元一侧,在磨削加工单元,控制系统驱动杯型砂轮对涡轮盘进行磨削加工;完成磨削加工后,被回收至成品存储货架,完成涡轮盘的自动加工。解决了涡轮盘榫槽磨削加工过程中上下料工序复杂、人工装配操作效率低等问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质量好、加工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15145.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N15/1433 , G06T7/00 , G01N15/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料均匀性评估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混料均匀性的评估方法不能满足不同粒度、不同密度粉末原料混合均匀性的评估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在待分析粉末的不同位置进行适量的取样;根据原料粉末的粒度和具体特征,对取样的混料表面进行拍照;选取拍照图像中合适标的物,对拍照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标的物标记、Delaunay三角划分、Voronoi图变化和截点统计;根据截点统计结果,确定单个取样位置的混料均匀性;统计所有取样位置的混料均匀性;利用分布检验计算所有取样位置混料均匀性分析结果的置信度,确定判定结果的可信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分析速度快、无需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前处理,可实时在线监控,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95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45631.6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H01L23/367 , H01L23/373 , H01L23/473 , H01L2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高均温微通道结构及其加工方法,通过设置微通道热沉及其上方的亚克力盖板,且亚克力盖板内嵌有收缩流道,收缩流道的高度从进口端至出口端高度递减,微通道热沉的主体材质为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由于其高热导率,使用金刚石/铜基微通道可以大幅降低芯片工作过程中的温度,而通过收缩型微通道可以提高出口侧流速,强化换热效果,减小进出口温差,强化均温性,虽然收缩型微通道会增加流体流动阻力,磁控溅射聚四氟乙烯可以使亚克力流道疏水,减小流动阻力,因而该型微通道设计集高散热、高均温、低流阻能力一体,提升了现有微通道的整体换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249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1103285.3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 精工锐意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IPC: B23C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端面顶压机铰链梁耳扇的加工装置,包括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配合定位铰链梁中心孔的中心座和定位夹紧铰链梁耳扇的多对定位板,所述铣床滑枕上安装有刀具;所述刀具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下端转动插接有柱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下端部的侧面开口插装有圆盘铣刀,所述圆盘铣刀的轴向与壳体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圆盘铣刀的铣削端面凸出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所述安装部与圆盘铣刀通过插装在壳体轴向的传动转向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圆盘铣刀的端面铣削耳扇的加工面,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耳扇的精度,同时本发明通过中心座和定位板配合进行对铰链梁进行定位,解决了铰链梁大面向下时难以找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60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22609.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精工博研测试技术(河南)有限公司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动式超硬砂轮外圆往复磨削力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磨削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磨削力测量不能实现往复式磨削方式中的磨削力随动测量问题。本装置包括驱动工装,驱动工装用于对工件一端进行装夹并驱动工件转动;驱动工装上固定设有Z轴移动总成,Z轴移动总成的移动端设有移动支撑台,且能够驱动移动支撑台沿工件轴向移动;移动支撑台上设有相互垂直的切向伸缩测量机构和法向伸缩测量机构,切向伸缩测量机构和法向伸缩测量机构能够在与工件轴线垂直的同一个法向面上与工件外壁接触进行测力;驱动工装上可调设有Z轴测力支撑顶尖,Z轴测力支撑顶尖能够与工件另一端配合。实现了对往复磨削加工过程中的磨削力测量,便于及时准确地监控磨削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238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55691.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杆强力磨削用砂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砂轮基体和设置在砂轮基体上的电镀层;且所述砂轮的磨削面上设有若干道截形,所述截形包括依次设置的粗磨截形和精磨截形。本发明通过将砂轮设为粗精一体结构,可以实现粗精一体磨削,消除了重复定位误差,简化了工艺,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磨削截形,截形采用不同的粒度,形成粗磨截形和精磨截形,从而起到了粗精一体磨削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25800.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B24B53/047 , B24B5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石滚轮内凹圆弧型面的修整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滚轮修整方法对工具砂轮廓形精度依赖性高、工具砂轮磨损不均匀、修整路径保持性差、修整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所述修整方法使金刚石滚轮和工具砂轮绕平行的轴线回转,工具砂轮磨削面的轮廓线上的磨削点与金刚石滚轮内凹圆弧型面的轮廓线#imgabs0#相切,在每个磨削点与轮廓线#imgabs1#相切时,控制金刚石滚轮进行往复摆动修整,使摆动修整的范围覆盖整个内凹圆弧型面。本发明的修整方法降低了对工具砂轮轮廓线精度的依赖性,还在修整过程中反修整工具砂轮,提高了修整路径保持性,提高了金刚石滚轮的修整精度,适用于几乎所有内凹圆弧型面的修整,并有效避免修整过程中的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181232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92247.6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B23K26/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金刚石加工的振镜发射激光能量规律性分布的调控方法,涉及激光加工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激光加工参数及加工图形的绘制:设置激光发射器参数,在激光软件加工控制系统中绘制线段,确定激光束与加工平台水平面间的入射角;在线宽测试物上打标:放大线宽测试物上打标线段的线宽粗、细的不同趋势,调控振镜发射激光轨迹,进行打标;能量密度差异性检测:进行线宽宽度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能量密度判定;能量规律性分布调控:对绘制线段进行能量均匀性分布调控,根据待加工物预加工的形状特征对绘制线段进行能量规律、非均匀性分布调控;绘制并导入新图形;激光加工金刚石。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控金刚石表面能量的均匀性排布,达到消除能量误差,提升精度到极高水平,通过调控金刚石表面激光能量的规律、非均匀性分布排布,实现特殊形貌的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9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708047.8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体磨具均匀性的无损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分别抽取样品中最大组分原料为xmax样品与最小组分原料为xmin样品,依据xmax样品与xmin样品的检测值计算得到相对标准偏差,随后利用绝对均匀状态与50%不均匀状态下两特征点进行线性回归求出均匀性系数,依次抽取n个被检测产品样品,根据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Sr与均匀性Hg,实现对产品均匀性的评估。本发明大大提升了检测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与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保障产品质量均匀性,为其加工均匀稳定性保驾护航,提升客户工件品质,减少返工返修和报废,在检测过程中实现了样品的无损检测,保证检测后的样本可继续使用,降低了检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