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果树病害的测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955153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222601.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赤峰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果树病害的测报装置,涉及微生物测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竖直隔板、微生物测报腔、拮抗微生物培养腔、密封隔板、第一微生物传感器、第一微生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多个微生物培养瓶、加热装置、密封盖体、显微摄像头、发酵箱、微生物储存箱、导管、排出管、搅拌装置、进液管、控制处理器、电源装置和触摸操作显示屏。该装置可用于果树根部、叶部、枝干、果实等部位真菌或细菌性病害防治,能对果树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信息进行精确检测,并可以根据果树病原微生物的精确检测数据给出与之相对应的拮抗微生物信息,可以对拮抗微生物进行培养发酵,将发酵液可用于果树病害定量防治。

    一种戊糖乳植杆菌菌株LP-22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319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47336.3

    申请日:2025-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戊糖乳植杆菌菌株LP‑22及其应用。本发明戊糖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pentosus)菌株LP‑22,于2024年08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31651。本发明还提供了戊糖乳植杆菌菌株LP‑22在种植业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制成发酵液后可施用到土壤或叶面或种子表面,避免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或通过叶面、种子的接触、吸收,直接刺激植物、种子的免疫系统,改善植物的系统抗性。

    一种打破苜蓿种子休眠、促进幼苗生长的合成菌群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9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89920.5

    申请日:2025-03-31

    Inventor: 陈玲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苜蓿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破苜蓿种子休眠、促进幼苗生长的合成菌群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苜蓿中华根瘤菌NFB5,保藏编号为CGMCC NO.33618,能够打破苜蓿种子休眠,促进苜蓿幼苗和根系生长。本发明将苜蓿中华根瘤菌NFB5与筛选的耐盐短芽胞杆菌EB3和芽孢杆菌PS06中的一种种或两种复配得到合成菌群,通过将苜蓿种子浸泡在含有所述合成菌群的菌液中,能够显著降低硬实种子数,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说明该合成菌群能够较好地打破苜蓿种子休眠,而且对种子没有造成损失,不会降低种子质量。另外,该合成菌群还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幼苗株高、根长、茎重及根重。

    一种耐盐谷氨酸杆菌内生亚种菌株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9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87824.5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盐谷氨酸杆菌内生亚种菌株,该耐盐谷氨酸杆菌内生亚种菌株Glutamicibacter endophyticus NY3‑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2321,该耐盐谷氨酸杆菌内生亚种菌株Glutamicibacter endophyticus NY3‑1的16S rD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菌株在无盐环境与含盐环境中均可正常代谢,且能耐受pH值为6‑11的环境,在有盐及无盐环境中均具有提高植物种子发芽率、促进植物生长的功效,且该菌株可改良盐碱地土壤环境,应用前景广阔,为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提供了新的生物资源。

    一种细菌活性保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6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40133.7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细菌活性保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细菌活性保护涂层包括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类化合物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制备得到。本发明通过EDC与NHS交联活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羧基,与益生菌细胞壁上的氨基形成共价连接,在细菌表面构建出一层稳定且致密的pH响应性保护涂层。该涂层在胃酸环境下不溶解,能够有效保护益生菌免受胃酸等有害因素的侵害;在肠道弱碱性环境下溶解,释放益生菌发挥作用。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益生菌在胃肠道中的存活率和功能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益生菌的生长增殖无抑制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