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头金蝇植物源引诱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3500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0040969.0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引诱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头金蝇植物源引诱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引诱剂包括如下原料: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苯甲酸乙酯、α‑石竹烯和水杨酸甲酯。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将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苯甲酸乙酯、α‑石竹烯和水杨酸甲酯溶解于溶剂中,溶剂采用正己烷。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引蝇传粉工艺无法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问题,利用引诱剂增加了大头金蝇与芒果花的接触机会,人为的增加昆虫的访花活动和积极性,为增加芒果授粉提供新的思路。

    一种扶桑绵粉蚧性诱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6793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11163003.9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扶桑绵粉蚧性诱剂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扶桑绵粉蚧性诱剂,包括(R)‑异戊烯酸‑(2,2‑二甲基‑3‑异亚丙基环丁基)甲酯。本发明提供的扶桑绵粉蚧性诱剂灵敏、高效、价格低廉,有效期长,稳定性好,具有很强的诱捕能力,还能够减少扶桑绵粉蚧防治中化学农药的使用,能够准确预报下代虫口发生密度,有效降低扶桑绵粉蚧的危害和损失率。该扶桑绵粉蚧性诱剂可以用于虫情监测、大量诱捕和干扰交配,达到综合治理扶桑绵粉蚧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种豆丹诱食剂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26793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0347871.X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丹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食剂的成分为苯甲酸乙酯;诱食剂的成分中还添加葡萄糖和磷酸二氢钾;诱食剂的制备方法:步骤1:用乙醇将苯甲酸乙酯溶解;步骤2:将此苯甲酸乙酯乙醇溶液与葡萄糖、磷酸二氢钾共同溶于水中;使得豆丹能够吃桑叶,扩大了豆丹的宿主植物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