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9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23300.4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供氧管,涉及医用导管技术领域,包括软质的导管,导管的第一端设有接头,接头用于连接至供氧设备,导管的第二端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导管的第二端的侧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供氧管,接头用于连接至供氧设备,导管的第二端用于从鼻腔或嘴部插入至患者的呼吸道,导管的第二端的端部插入至患者的声门附近,氧气可以从导管经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提供至患者的呼吸道。本发明在导管的第二端的端部和侧部分别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即使出现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被意外堵塞的情况,由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不同部位,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全部被堵塞的情况,保障患者的正常供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86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42752.2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胃液反流预测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胃液反流预测装置包括:第一pH值传感器,用于测量患者的口腔或会厌区域的pH值;第二pH值传感器,用于测量气管插管上的扩张气囊所在区域的pH值;分析单元,用于接收上述pH值传感器采集的pH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一pH值传感器提供的pH值来确定患者口腔或会厌区域的pH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第二pH值传感器提供的pH值来确定扩张气囊上端的pH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中,气管插管上的扩张气囊能够被设置于患者气管内并与气管壁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8356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519945.8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压通气的通气方法和人工复苏器装置,包括:通气模块,其通气管路上设有开关阀和压力取样模块;所述压力取样模块靠近通气管路的气流输出接口设置,压力取样模块用于获取通气管路上的实际压力;压力比对模块,用于将压力取样模块获取的通气管路上的实际压力与目标压力进行比对,并依据比对结果控制开关阀的开启或关闭。依据通气管路所需要的通气压力设置目标压力,在人工按压气囊时,压力取样模块能够获取通气管路上的实际压力,然后通过压力比对模块进行比对,实现对按压气囊的动作有效进行反馈,以关闭开关阀的方式对过高的通气压力进行截止,以实现控压通气的功能,防止对患者过压通气;并且该人工复苏器装置小巧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896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92260.1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北京大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频喷射呼吸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混氧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气气源输送的空气与氧气气源输送的氧气置于混氧容器中进行混合;混氧输送控制模块,用于将混合气体分别输送至高频单元容器以及常频单元容器;双频气路控制模块,用于生成第一预设压力值范围的高频混合气体和/或第二预设压力值范围的常频混合气体,并输送至所述喷射口;喷射口压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喷射口输出符合目标压力值的目标混合气体。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单元容器,减小输入压力的波动从而稳定后端输出的混合气体,且通过区分高频和常频单元的气体输入控制策略,满足精准压力控制的临床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96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74416.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深圳融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志刚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差流量传感器的流量补偿方法、装置及呼吸机,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目标气体温度下的第一目标流速值与第一目标压差值;获取每一目标转速点下的第二目标流速值与第二目标压差值;对第一目标流速值与第一目标压差值进行拟合,得到目标气体温度补偿系数;根据目标气体温度补偿系数、第二目标压差值、第二目标流速值,确定目标流速补偿差值;对目标流速补偿差值、第二目标压差值进行拟合,得到目标流速补偿系数;获取当下气体温度、当下压差值,并根据当下气体温度、当下压差值、目标流速补偿系数、目标气体温度补偿系数确定目标补偿流量。本申请能够解决不同气体温度下压差流量传感器流量测量不准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96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06245.8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属于急诊重症技术领域。针对目前现有的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无法快速将心肺复苏装置定位,浪费抢救时间,且无法抬高患者的下颌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病床床体上增设用于按压机构和颈部承托机构,其中,按压机构与颈部承托机构抵接设置;这样,医护人员仅需将患者的颈部放置在颈部承托机构中的承托气囊上,然后将按压机构从病床床体下方移出,即可使得按压机构不再与颈部承托机构抵接,从而颈部承托机构将患者的颈部抬高,开放气道,同时,按压机构升高后旋转,以便按压机构中的按压块位于患者身体的剑突上两个横指位置处,以便对患者进行多次心肺复苏按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0751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208216.7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气道流量自动反馈通气方法和呼吸机,包括:通气管路,与呼吸机主体连接;设置在通气管路上的流量传感器,与呼吸机主体通讯连接;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呼吸机主体依据流量传感器反馈的气道流量信号以及设定的按压和通气的协同模式,进行通气操作。采用心肺复苏机与呼吸机配合时,通过对心肺复苏过程气道流量的检测便可获知心肺复苏信息,呼吸机不受通讯协议限制,可对所有心肺复苏机的按压按照要求进行有效快速通气,提高心肺复苏急救的质量和救治率;采用人工按压心肺复苏时,通过对气道流量的反馈分析能够准确的获知按压信息,自动配合人工按压进行通气,提升呼吸机通气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94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62990.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新航埃姆特科控股公司
Inventor: 米科拉·古梅纽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吸入挥发性麻醉剂的设备。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吸入给药的吸入设备(1),该吸入设备(1)包括壳体(4)、用于向人体输送吸入混合物管线、呼出气体净化管线和控制单元(5),所有这些都位于壳体(4)内。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吸入系统(3),其包括用于通过吸入给药的吸入设备(1)、输送装置(2)、柔性管(24)和柔性管(25),其中输送装置(2)被构造成在人吸气时将吸入混合物从用于通过吸入给药的吸入设备输送到人口腔或鼻腔,并在人呼气时将呼出气体从人口腔或鼻腔输送回用于通过吸入给药的吸入设备。用于通过吸入给药的吸入设备(1)和吸入系统(3)防止药物蒸气逸出到环境中,并确保以有限、明确剂量且可控的方式向人体输送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868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87070.0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病人吸氧设备,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吸入瓶本体,吸入瓶本体一侧连接有吸氧管,吸入瓶本体内设有降噪机构,包括上罩体和下罩体,上罩体和下罩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上罩体内设置有封闭板一,下罩体内设置有封闭板二,上罩体两侧设置有出气口,上罩体侧壁一体形成有进气头,上罩体和下罩体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封闭板一内设置有调节机构,定位机构和调节机构相配合,通过定位机构可实现上罩体和下罩体的快速定位,且在实现定位的同时,通过联动件和环形件的配合,使得上罩体和下罩体之间的气体通道快速连通,同时本装置在使用时不会因为封闭塞外突,而影响患者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036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010464670.4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深圳融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M16/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量传感器,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二段同轴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设置有有膜片;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段内部设置有第一采样腔,所述第二段内部设置有第二采样腔;所述第一段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段的第一采样口,所述第一段上通过第一采样口连接有第一采样管,所述第一采样口位于所述第一采样腔内;所述第二段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段的第二采样口,所述第二段上通过第二采样口连接有第二采样管,所述第二采样口位于所述第二采样腔内;所述第一采样腔及所述第二采样腔为半封闭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