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态高强高导热铜合金铜箔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39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3290.0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硬态高强高导热铜合金铜箔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铜箔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内部安装有下压辊,下压辊左端设置有带轮,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主架顶部外连接有活动架,主架内部安装有上压辊,上压辊与活动架相连;本发明在对下压辊与上压辊间距调节时,将千分表底部插接于套管和通孔内,通过环套对千分表进行固定,千分表底端与上压辊外表面接触,即可根据千分表所显示的数值进行调节,保障调节数值的精准性。解决了现有的铜箔压延加工装置对铜箔厚度调控精度较差,要通过测厚千分表对压延完毕后铜箔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数值进行反复调节,才能获取到所需厚度的铜箔,过程极其繁琐的问题。

    一种Y型冷轧机
    2.
    发明公开
    一种Y型冷轧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39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87258.8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筋冷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Y型冷轧机,包括机体和沿周向分布设置的三个轧辊总成,轧辊总成包括安装座、轧辊座和压下机构,安装座上设置有旋转轴,轧辊座设置在安装座上并能够绕旋转轴转动,轧辊座上设置有轧辊组件,轧辊组件与旋转轴传动配合,三个轧辊组件的轧辊之间为冷轧间隙,压下机构带动轧辊座绕旋转轴转动调节,从而能够调节冷轧间隙的大小,且轧辊座转动过程中轧辊轴与旋转轴始终稳定地传动配合;三个轧辊总成分别为第一轧辊总成和两个第二轧辊总成,第一轧辊总成的旋转轴与两个第二轧辊总成的旋转轴传动配合,通过驱动第一轧辊总成的旋转轴可以带动三个轧辊总成的轧辊组件转动,实现对钢筋的Y型冷轧。

    一种用于生产三面带肋钢筋的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344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15208.6

    申请日:2024-12-24

    Inventor: 翟文海 翟晗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三面带肋钢筋的轧制装置,其包括底座和三组轧制单元,每组轧制单元均包括电机驱动组件、轴承座、轴承、传动轴和轧辊,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传动轴同轴穿过轴承和轧辊并与轧辊固定,电机驱动组件通过传动轴驱动轧辊转动在钢筋表面轧制肋条;任意相邻两个轧辊的轴线夹角为120°,三个轧辊之间形成轧制通道。本发明采用电机驱动组件驱动轧辊主动传动方式,将传统工艺技术的轴承从轧辊的内心外移,实现可配置更大尺寸的轴承和传动轴,承受更大的压轧力,本发明的轧制装置轧制出的钢筋几何尺寸更精确,轧制的月牙肋形状更饱满,与混凝土锚固性能好,混凝土承重力量大,有效保证了建筑的质量。

    一种型钢轧机压下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73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64333.1

    申请日:2024-12-04

    Inventor: 王海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型钢轧机压下装置,包括: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支撑架内侧;蜗轮,所述蜗轮位于支撑架内侧并与蜗杆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架内开有与蜗轮同轴心的移动孔,所述移动孔内设置有下压螺杆,所述蜗轮内侧壁上开有与下压螺杆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下压螺杆螺纹连接于蜗轮的内侧并沿移动孔开设方向移动;辊系,所述辊系与下压螺杆对应设置,下压螺杆驱动辊系移动。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蜗轮和蜗杆实现对轧制规格的调整,并且通过蜗轮与蜗杆的配合提供了更加精细的轧制规格调节功能。

    一种辊压扩口设备及钢管辊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9889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96047.1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辊压扩口设备及钢管辊压工艺,包括辊压机和校准机,辊压机内放置有钢管胚胎,辊压机上设置有横向辊压装置和竖向辊压装置,校准机上设置有横向校准装置和竖向校准装置,横向辊压装置和横向校准装置之间设置有一级传动组件,竖向辊压装置和竖向校准装置之间设置有二级传动组件,一级传动组件和二级传动组件之间设有传导组件;传导组件包括传导件。本发明通过一级传动组件和二级传动组件的设置,对钢管胚胎进行固定和定位,解决了气缸具有一定的动能差距,容易导致四根辊子的移动距离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四个辊子难以对钢管进行精准的定位以及对钢管进行固定的问题。

    一种六辊铜箔轧机压辊压下量精确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59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13245.6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辊铜箔轧机压辊压下量精确控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置有压辊和支撑辊,压辊位于支撑辊的上方,压辊上方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上平衡辊,两个上平衡辊沿机架上下滑动设置,支撑辊下方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下平衡辊,下平衡辊与支撑辊相切,压辊的转动轴与支撑辊的转动轴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压辊与支撑辊之间的间距,两个上平衡辊与压辊的转动轴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用于调节两个上平衡辊沿机架滑动,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铜箔轧机的压辊在对铜箔带轧制时铜箔带出现直接绷断或者出现裂纹的问题。

    一种轧机立辊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872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92346.2

    申请日:2024-11-25

    Inventor: 朱亮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轧机立辊装置,其涉及钢材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横梁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横梁上的立辊、丝杠、蜗轮、平衡液压缸,所述丝杠穿设于所述蜗轮内并与所述蜗轮螺纹连接,所述蜗轮转动设置,所述丝杠穿出所述蜗轮的一端与所述立辊接触连接,所述平衡液压缸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丝杠与所述立辊连接;通过所述平衡液压缸驱动所述活塞杆拉紧,消除所述立辊与所述丝杠之间、所述丝杠与所述蜗轮之间的间隙。通过平衡液压缸驱动其活塞杆移动,自动拉紧活塞杆,从而消除丝杠与蜗轮之间、丝杠与立辊之间的间隙;解决了轧机立辊辊缝跳动的问题,提高了轧机立辊辊缝准确度,并缩短调整时间,减少人工塞尺检验辊缝步骤,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辊压扩口设备及钢管辊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9889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96047.1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辊压扩口设备及钢管辊压工艺,包括辊压机和校准机,辊压机内放置有钢管胚胎,辊压机上设置有横向辊压装置和竖向辊压装置,校准机上设置有横向校准装置和竖向校准装置,横向辊压装置和横向校准装置之间设置有一级传动组件,竖向辊压装置和竖向校准装置之间设置有二级传动组件,一级传动组件和二级传动组件之间设有传导组件;传导组件包括传导件。本发明通过一级传动组件和二级传动组件的设置,对钢管胚胎进行固定和定位,解决了气缸具有一定的动能差距,容易导致四根辊子的移动距离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四个辊子难以对钢管进行精准的定位以及对钢管进行固定的问题。

    一种轴向定位精准且具有极高刚度的短应力线轧机

    公开(公告)号:CN1187198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37379.2

    申请日:2024-07-12

    Inventor: 欧家建 肖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定位精准且具有极高刚度的短应力线轧机,其包括,机架;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安装于机架左右两侧,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顶部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底部设有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与机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短应力线轧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两个轧辊的上下位置和左右位置进行自动纠偏,容易导致轧辊位置偏离理想状态,进而影响轧件的尺寸精度、形状和表面质量,增加了产品的尺寸偏差,降低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一种低温轧制精轧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4752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646770.2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轧制精轧机,包括:箱体;沿横向水平安装在箱体内的输入轴组件;沿竖直方向安装在箱体内的传动伞齿轮,所述传动伞齿轮与输入轴组件中的输入轴传动齿轮啮合;安装在传动伞齿轮上方的锥齿轮轴组件;与锥齿轮轴组件并行设置的惰齿轮轴组件;两组并行设置的输出轧辊轴组件;以及沿横向贯穿安装在两组锥齿轮轴组件之间的中心距调节组件。本低温轧制精轧机通过对输出轧辊轴、锥齿轮轴、惰齿轮轴的传动结构设计,减少了输出轧辊轴与齿轮轴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的窜动,提高了设备运行中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对中心距调节组件的结构设计,极大的方便了两组输出轧辊轴之间的中心距的精确调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