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连轧带钢厚度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0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82238.1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连轧带钢厚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冷连轧酸洗连轧机组,所述冷连轧酸洗连轧机组包括多个机架,所述方法包括:在轧制过程中,获取预设带头长度内带钢的带钢厚度偏差;针对每一个机架,根据所述带钢厚度偏差,确定与所述每一个机架相对应的调整比例,所述调整比例与所述带钢厚度偏差的绝对值正相关;按照所述调整比例,对所述每一个机架的初始机架升降速补偿增益进行调整,得到所述每一个机架的目标机架升降速补偿增益;控制所述每一个机架按照所述目标机架升降速补偿增益运行。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减少冷连轧酸洗连轧机组引起的带钢厚度波动。

    一种解决轧线开轧卷轧制状态不稳定的连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92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1975.3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轧线开轧卷轧制状态不稳定的连轧工艺,属于热连轧技术领域,在计划换辊、检修时,进行加热炉留空位,使开轧板坯在停轧时在加热炉第三加热段;将开轧卷平均温度控制在1230±20℃,考核五道次平均温度控制在1060±20℃;板坯温差:通过调整参数,控制板坯同板差温度在30℃范围内;轧辊磨削精度:轧辊下线、均匀冷却、测量轧辊下线曲线、探伤、粗磨削、测量磨后曲线、精磨削、测量磨后曲线,保障轧辊磨削精度,圆度控制在0.005mm以内,锥度控制在0.005mm以内;针对不同的机架,配置轧辊辊型;修正变形抗力系数:当产品的实际厚度和计算厚度存在偏差时,根据偏差值修正变形抗力系数。

    热轧机的板厚控制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17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80059790.3

    申请日:2022-08-23

    Inventor: 橘稔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在将被轧制材轧制为极薄的情况下也不增加设备成本的、能够使被轧制材的前端部可靠地通板的热轧机的板厚控制装置。热轧机的板厚控制装置具备设置于在排列设置方向上的最终的轧制机架的出侧的板厚计,计算与比被轧制材的产品目标板厚大并且能够使被轧制材的前端部稳定地通板的可通板板厚对应的各轧制机架的辊间的间隙的间隙计算部,将由间隙计算部计算出的间隙设定于各轧制机架的间隙设定部,执行使板厚计的板厚测量值与可通板板厚的板厚偏差成为最小的自动板厚控制的自动板厚控制部,在被轧制材的前端部通过最终的轧制机架之后以规定的斜坡率对板厚偏差附加板厚偏置从而将可通板板厚变更为产品目标板厚的目标板厚变更部。

    一种高等级冷连轧不锈钢生产工艺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827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87007.1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等级冷连轧不锈钢生产工艺及系统,包括构建子系统、生产计划管理子系统、动态变更子系统和轧机,构建子系统获取通过实验室冷轧和拉伸实验分析预变形量变化对轧件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数据构建不锈钢变形抗力数学模型;生产计划管理子系统基于不锈钢变形抗力数学模型结合现场设备和工艺条件设计生产计划;动态变更子系统,基于生产计划对轧机的工艺参数进行调整;轧机对轧件进行轧制,得到预设厚度和长度的不锈钢卷产品,解决了现有的冷连轧不锈钢生产工艺得到的产品的厚度控制的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连轧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2903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80079761.4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连轧系统对在连续轧制的被轧制材上确定的追踪点进行跟踪。并且,连轧系统在追踪点到达第i机架时,向第i机架输出用于使将第i机架的板厚目标值用第i机架的目标板厚修正值进行修正后的值与将第i机架的板厚实际重新计算值用第i机架的间隙修正值进行修正后的值之差成为零的、辊间隙操作值。在此,间隙修正值是使被轧制材的前端到达第i机架时的前端间隙误差与被轧制材的前端以外的部分到达第i机架时的非前端间隙误差之差成为零的、修正值。

    一种ESP精轧机组在线换辊与动态变规程时控制辊缝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3477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814418.6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ESP精轧机组在线换辊与动态变规程时控制辊缝的方法,根据六机架精轧机组在线换辊和动态变规程时存在的不同边界条件,对轧机刚度进行调节从而完成对辊缝的控制;包括新辊投入和旧辊退出时,通过控制待命机架和换辊机架的轧机刚度,调节其辊缝,保证轧出板形板厚的稳定;对于产生的变厚度楔形段,通过对其下游各机架的刚度进行控制进而调节辊缝等步骤,使出口厚度符合预期的工艺要求。通过控制轧机刚度对各机架辊缝进行调节,确保了ESP精轧机组在线换辊与动态变规程时在不停机状态下的顺利实现和进行,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的连续性。

    一种热轧薄规格带钢的船型曲线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454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1277301.8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热轧薄规格带钢的船型曲线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按厚度不同收集中部宽度窄数据,通过拟合的方式,推导出优化补偿公式;步骤S2、判断需要优化补偿的带钢宽度曲线;步骤S3、通过拟合的公式进行船型的优化补偿;通过此方法的数据筛选、数据收集循环拟合以及三段式补偿等步骤,有效提升了宽度控制的精度。在梅钢的实际生产中,此方法也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数据循环拟合,通过增加拟合函数的指数控制,大大提高了拟合的精度。

    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667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80063393.4

    申请日:2020-09-04

    Inventor: 手塚知幸

    Abstract: 在板厚控制处理中,首先进行入侧板厚(He(N))的输送处理(步骤S1)。在输送处理中,从位置(P11)(入侧板厚计(11)的设置位置)到位置(P12)(出侧板厚计(12)的设置位置)为止以与被轧材M的速度相同的速度输送板厚计(11)测量出的入侧板厚(He(N))的数据。接着,计算板厚变化量(ΔH(N))(步骤S2)。板厚变化量(ΔH(N))基于出侧板厚(Hd(N))的数据和在测量出该数据的定时输送到位置(P12)的输送板厚(Hc(N))的数据来计算。接着,计算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步骤S3)。入侧目标板厚(He(N)_tgt)基于板厚变化量(ΔH(N))的数据和出侧目标板厚(Hd(N)_tgt)的数据来计算。接着,计算辊速度(VR(N-2))及(VR(N-k))的操作量(步骤S4)。

    一种降低摆荡钢卷超厚率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054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1455530.X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轧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摆荡钢卷超厚率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带钢是否产生摆荡进行实时在线判断,并依据摆荡时间进行归档分类;根据轧制实际信息,选择与之对应的的权重比例,从而准确的计算出精轧入口温度设定;根据精轧出口带钢厚度,反馈出温度设定的准确性,进行后续的权重比例自学习;该方法还在计算中考虑了操作工的干预,在中间辊道就可以预测出带钢的温度是否低于了报警值,更加准确有效;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均在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的,无需人工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