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辆超载自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0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33431.6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超载自动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00:在电机驱动器中设置在额定负载M下,电机额定电压UN对应的标准速度standard_speed;步骤200:获取新能源车辆历史运动学特征数据,并提取最有效运动学片段;步骤300:新能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获取当前电机速度speed_t,并计算出当前电机运行电压Ut对应的标准速度standard_speed_t;步骤400:计算出当前电机速度speed_t与当前电机运行电压Ut对应的标准速度standard_speed_t差值diff_speed,以及计算出当前电机速度speed_t和当前电机运行电压Ut对应的标准速度standard_speed_t差值的最优阈值threshold_speed;步骤500:对比差值diff_speed和最优阈值threshold_speed,若差值diff_speed大于最优阈值threshold_speed时,判定新能源车辆超载,并进行超载报警;若diff_speed小于最优阈值threshold_speed时,判定新能源车辆未超载。

    用于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726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19145.1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启动且车辆的运行状态处于静止时,获取车辆的当前转向模式和车桥的转向角度;若转向角度未超过预设转向角度,获取车辆的当前行驶模式、车桥和每个电控桥在当前转向模式下的转向关系及最大转向角度;获取车辆在当前行驶模式下对应的预设整车重量、实际整车重量及预设整车悬挂高度;若预设整车重量和实际整车重量之间的第一比值未超过第一数值,获取车辆的实际整车悬挂高度;根据预设整车悬挂高度和实际整车悬挂高度之间的第二比值和第一比值确定角度系数;根据角度系数、转向关系、车桥和每个电控桥的最大转向角度调节车桥和每个电控桥的转向角度。

    碰撞预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72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1844.0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碰撞预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行驶状态下,获取车辆当前状态下的碰撞辅助信息;所述碰撞辅助信息包括:胎压特征值、载重特征值和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基于所述车辆自身的第一移动速度以及所述碰撞辅助信息,确定所述车辆与目标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基于所述安全距离和所述目标物对应的实际距离生成所述目标物对应的碰撞预警结果。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车辆上的碰撞预警系统可以结合碰撞辅助信息和车辆自身的第一移动速度计算车辆与目标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碰撞预警系统生成的碰撞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目标曲率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987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423090.0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目标曲率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自身车辆的实时车速以及质心侧偏角,获得自身车辆的纵向车速以及横向车速;基于目标车辆相对自身车辆的相对纵向车速以及相对横向车速,结合自身车辆的纵向车速以及横向车速,获得目标车辆的实时车速;基于目标车辆相对自身车辆的相对横向加速度以及自身车辆的横向加速度,获得目标车辆的横向加速度;基于目标车辆的实时车速以及横向加速度,获得目标车辆的运动曲率。本申请通过自身车辆的行驶情况以及目标车辆的相对情况,获取目标车辆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获得目标车辆的运动曲率,为自动紧急刹车系统进行碰撞预判提供数据依据,提高驾驶安全。

    一种车辆载荷估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96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97054.X

    申请日:2025-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载荷估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前后轮速,并根据所述前后轮速,确定车辆的第一载荷;根据车辆的实际纵向倾角,对所述第一载荷进行验证;当所述第一载荷通过验证时,则将所述第一载荷确定为车辆估算载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针对配置较低的商用车,在仅配置少量必要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车辆载荷的估算,估算响应快速,精度较高,从而能够为驾驶员或车辆控制系统提供有效信息。

    整车需求功率预测方法、装置、车辆控制设备及混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773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18096.X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整车需求功率预测方法、装置、车辆控制设备及混动车辆。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混动车辆的当前档位、第一轴转速、第二轴转速、当前油门开度、当前道路坡度信息以及当前车重信息;根据第一轴转速、第二轴转速,采用混动变速箱的齿轮传动信息,计算目标混动车辆上的驱动电机的第三轴转速;根据发动机的第一轴转速、发电机的第二轴转速,以及驱动电机的第三轴转速,计算目标混动车辆的初始峰值需求功率;根据当前油门开度、当前道路坡度信息以及当前车重信息,对初始峰值需求功率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混动车辆的目标需求功率。本申请有效提高需求功率的预测精度,实现燃油经济性的优化目标。

    控制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方法、装置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6596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07098.9

    申请日:2025-01-23

    Inventor: 赵荣 吴坚强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方法、装置和车辆,该方法应用于车辆自动驾驶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车辆的状态参数,确定车辆的载重风险等级,状态参数用于表示车辆的行驶状态,载重风险等级用于表示车顶载荷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根据载重风险等级,确定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目标工作状态;基于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目标工作状态,控制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运行。该方法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车顶载荷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动态调整NOA功能的状态,避免因车辆载重导致的潜在事故风险,保证了车辆的行驶安全。

    基于车重的控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59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01467.3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重的控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座椅称重传感器采集的第一传感器数据、以及获取车辆的形变称重传感器采集的第二传感器数据,其中,所述座椅称重传感器用于采集座椅的承重,所述形变称重传感器用于采集车桥的形变量;采用所述第一传感器数据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数据计算所述车辆的车辆重心和车重变化量;根据所述车辆重心和所述车重变化量调整所述车辆的实时控车参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相关技术不能基于车辆重心和重量精准控车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控车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电动牵引车驱动电机系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0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68701.X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牵引车驱动电机系统控制方法,实时采集驱动电机转速ωm[n]和输出扭矩T[n],计算出n时刻整车加速度a[n]和整车牵引力F[n],根据整车加速度a[n]和整车牵引力F[n]计算得出n时刻整备质量估算值M*[n]和行驶阻力估算值F*L[n],将整备质量估算值和行驶阻力估算值引入驱动电机控制回路的开环传递函数G(s)中,本发明具有能够削弱牵引质量和行驶阻力变化带来的影响、保证加速特性一致性等优点。

    一种运输车负载检测系统及负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15093.6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运输车负载检测系统及负载计算方法,运输车负载检测系统包括:负载承载车体,所述负载承载车体的两端均连接有动力驱动车体,所述负载承载车体呈向上拱起的预拱结构,使所述负载承载车体的顶面形成两端向下弯曲的负载承载面,所述负载承载车体的底面形成两端向下弯曲的感应面;形变测量传感器,所述形变测量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感应面。本申请通过将负载承载车体设置为预拱结构,并在弯曲的感应面上设置形变测量传感器,在负载情况下,预拱结构能够增大负载承载车体的形变量,使得形变测量传感器更容易准确测出形变值,进而准确计算出负载重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仅靠四点均衡压力传感器对车辆负载进行估算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