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下水与湿地植被生长关系的原位试验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9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8822.3

    申请日:2024-09-30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分析地下水与湿地植被生长关系的原位试验装置与方法,装置包括:探棒,位于湿地植被根系层以下,用于收集地表水‑地下水交换数据;自动水位计,位于研究区域或样方中心,用于监测研究区域或样方的水位变化量;控制终端,位于研究区域或样方边上,包括供电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无人机起飞回收维护装置和装置存储部,控制终端通过插销固定在固定底座上;数据传输线,所述探棒和自动水位计均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控制终端连接;无人机,所述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仪并采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本发明可长序列持续监测研究区域或样方的水文过程与湿地植被生长状态数据,以探究地下水对湿地植被生长的支撑作用。

    基于无人装备的沙滩智能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55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75659.4

    申请日:2024-12-05

    摘要: 本发明属于沙滩智能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无人装备的沙滩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固定监测设备、移动监测设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块、传动臂和主动锥齿轮,当螺旋桨叶旋转时,可带动驱动杆和第一连接臂发生旋转,使得传动臂带动第二连接臂和主动锥齿轮发生转动,同时带动推动块推动遮挡固定板相背移动,使得第二复位弹簧弹力释放推动监测摄像头的整体向下伸出,与此同时在主动锥齿轮旋转时,会带动从动锥齿轮和吹沙扇叶发生旋转,最终使得吹沙扇叶对监测摄像头前端的镜面进行吹风,将沙子灰尘吹走,保持监测摄像头镜面的清晰度,提高监控数据准确性,并且可通过移动监测设备和宏观监测设备的配合使用,来实现无人化立体的沙滩实时监测。

    一种基于大型灭火飞机的投水瞄准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58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09159.4

    申请日:2024-08-30

    发明人: 刘妍 卢灿 谢辉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型灭火飞机的投水瞄准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光电吊舱,光电吊舱以外挂吊装的形式安装在机头下部区域;安装在驾驶舱内的瞄准显控板,通过操作瞄准显控板选择手动/自动的投水模式,接收来自光电吊舱发送的目标信息,通过水体在空中的运行模型,利用连续计算投放点及连续计算命中点算法给机组进行目标的瞄准;线缆,用于建立光电吊舱与瞄准显控板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本发明可以解决当前国内大型灭火飞机在执行灭火任务中实现自动精确对着火点投水的问题,能够完成投水过程中的手动/自动的精准投水,有助于提高机组在不同的环境下的投水效果。

    一种携带充电线飞行的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654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392070.7

    申请日:2022-11-08

    申请人: 南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携带充电线飞行的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解决了无人机工作时电力不足、工作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无人机机体,收放线机构,定位模块,避障模块,电感应模块,防缠绕模块,应急保护模块以及路径规划模块,收放线机构连接有力传感器,路径规划模块和应急保护模块,应急保护模块连接有电流传感器、摄像头和收放线机构固定架,电感应模块连接有电磁感应器和路径规划模块,路径规划模块包括主控系统以及规划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增加了无人机的有效工作时长,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工作效率。

    一种房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14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95342.6

    申请日:2024-08-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包括座板,座板上设置有安装箱,安装箱内设置有蓄电池,安装箱的顶部安装有保护顶盒,保护顶盒内设置有开发板,保护顶盒上设置有无人机;无人机的下盘设置有摄像头,无人机的下盘且位于摄像头的边侧位置设置有支架,支架之间设置有超声波探头;而保护顶盒内设置有开发板,开发板上分别设置有飞控模组和安检处理模组。对于施工区域分布较多且施工现场复杂度较高时,使用灵活性高;而采用突袭式巡查方式,能够对施工人员施工所处施工位置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进行分析比对,安全管理效果好。

    一种蜂鸟仿生飞行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77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72628.X

    申请日:2024-08-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鸟仿生飞行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该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内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凸轮连杆结构和第二凸轮连杆结构,第一凸轮连杆结构和第二凸轮连杆结构分别连接有翅膀主体,主体框架内还设置有电源及其连接的电机组,电机组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与用户端通信连接,用户端通信连接有摄像头,摄像头用于拍摄飞行机器人的前方视角图像、并传输至用户端;用户端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给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对应调节电机组的工作状态;电机组用于驱动改变第一凸轮连杆结构、第二凸轮连杆结构以及摄像头的运动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模仿蜂鸟的翅膀结构和飞行姿态,准确实现空中停留、向前飞行或向后飞行的动作。

    一种可折展机翼的扑翼飞行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8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33981.1

    申请日:2024-09-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展机翼的扑翼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摄像头、控制模块、折展机构、机翼机构和尾翼机构,其中机身包括鸟型机架,鸟型机架的内侧从头到尾通过螺钉依次固定有第一椭圆支架、两组第二椭圆支架、第三椭圆支架和第四椭圆支架;其中控制模块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顶部安装有电池组件和电路板,固定支架的底部安装有双轴电机;其中折展机构分布在机身的两侧,折展机构包括阶梯轴一,阶梯轴一的中部安装有联轴器,联轴器的中部设置有传动球面杆,传动球面杆的端部通过球面副连接有球面杆组件,通过对整个机翼完成收拢运动,方便整个飞行器的收纳,进而便于对飞行器进行折展携带。

    增稳平台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356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119050.6

    申请日:2016-01-26

    发明人: 宾朋 王鹏 尹承禹

    IPC分类号: B64D47/08 F16M11/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减少响应于负载的状态信息而调整多向云台的姿态时的延迟的方法和系统。可以连同IMU一起设置至少一个ESC单元以减少从IMU向ESC单元传输信号所需的时间。该IMU和所述至少一个ESC单元可以支撑在收纳于该负载中的电路板上。所述至少一个ESC单元可以基本上实时地响应于该负载的状态信息而调节该相应马达的运动以使该负载稳定。

专利代理机构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