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663312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0729331.X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江苏禾裕泰化学有限公司
IPC: B01F7/18 , B01F15/02 , C07D213/7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氟啶胺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氟啶胺生产的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销。该用于氟啶胺生产的搅拌装置,达到了搅拌效果好的目的,搅拌半径更大,使得需要搅拌的化学药剂混合更加充分,在使用该用于氟啶胺生产的搅拌装置搅拌过后的药物达到了良好的药效,对农作物的杀菌效果达到了极大提高,使得农作物的生长不会因为杀菌不当而受到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85721.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13/02 , C07C215/76 , C07D213/73 , C07D213/74 , C07D21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合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手性精准调控的2,2'‑[[(1S,2S)‑1,2‑(‑)‑1,2‑(‑)]‑二[6‑(1,1‑(‑)]苯酚合成工艺,以3‑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在反应步骤中引入手性联硼配体,利用其与反应物和催化剂之间的特定相互作用,精准控制手性中心的形成和构型,通过一系列有机反应,逐步构建目标化合物的复杂结构,同时确保手性在整个合成过程中的准确传递和保持,使用了手性联硼配体,由于此配体是使用烷基取代手性二醇与联硼酸酯的策略制备出的,实现二芳基手性二胺的制备,具有高效、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21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600386.4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C209/60 , C07C211/45 , C07C211/52 , C07D213/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芳香甲酰胺与烯烃的催化脱羰氢胺化的方法。本发明是在惰性气体氛围和稀土催化剂存在下,于有机溶剂中,由芳香甲酰胺与末端烯烃反应,形成脱羰氢胺化产物和一氧化碳。已知的甲酰胺与烯烃的加成反应是得到烯烃氢胺羰化产物或氢酰胺化产物,本发明反应与传统的烯烃与甲酰胺的反应模式具有重要的互补性;前期报道的有限数量的已知三级胺与烯烃的氢胺化反应需要有其它反应试剂(如硅氢烷)存在或者是分步反应,反应条件苛刻,并且仅限于与活化烯烃的反应;本发明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较好,无需添加剂等优点,得到的是反马氏加成的氢胺化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8417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298230.6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浙江中科创越药业有限公司
IPC: C07D213/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4‑(6‑氨基吡啶‑3‑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2‑氨基‑5‑卤代吡啶与1‑Boc‑哌嗪在铜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偶联得到4‑(6‑氨基吡啶‑3‑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短,原料便宜,催化剂效率高,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27028.X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IPC: C07C209/22 , C07C211/45 , C07C211/52 , C07C211/58 , C07C211/54 , C07C213/00 , C07C217/84 , C07C227/18 , C07C229/60 , C07C213/08 , C07C215/44 , C07D215/38 , C07D213/74 , C07D213/76 , C07D239/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钯催化的N‑单烯丙基胺衍生物合成方法;本发明使用(杂环)芳基伯胺、仲胺为烯丙基受体,可避免使用剧毒的烯丙胺、烯丙醇及有环境污染风险的卤代烯丙基化合物,而以二烯丙基胺为烯丙基来源还未有报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只需少量钯催化剂、操作简便安全、原料易得、反应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拓展范围广、化合物官能团容忍度高,产物收率可以达到97%以上。本发明的高效合成方法可高化学选择性地生成单烯丙基取代的仲胺、叔胺衍生物,不仅可以克级单烯丙基胺衍生物,还可顺利应用于上市药物的衍生化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2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5525.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13/02 , C07C215/76 , C07D213/73 , C07D213/74 , C07D21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合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以3‑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氨基保护、氯化、脱保护、缩合以及偶联反应,最终合成目标产物2,2'‑[((1S,2S)‑1,2‑二苯基‑1,2‑亚乙基‑双亚氨乙基)]‑二[6‑(1,1‑二甲基乙基)]苯酚,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包括氨基保护、氯化、脱保护、缩合以及偶联等步骤,成功地将简单的起始原料3‑氨基吡啶逐步转化为结构复杂且特定的目标产物,利用廉价的碳酸氢铵作为氨源,使其与苯甲醛反应原位制备出苯甲醛亚胺,在使用各类烷基取代手性二醇衍生的手性频哪醇硼酸酯的催化下,实现芳基取代手性二胺的制备,具有高效、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46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80053544.1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IPC: C07D213/73 , C07D213/74 , C07D471/04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制备5‑溴‑3,4‑二甲基吡啶‑2‑胺和6‑溴‑7,8‑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吡啶的方法:(I)、(VI)。#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5288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8756.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13/74 , C08K5/3432 , C08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啶基防老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防老剂以2‑氯‑5‑硝基吡啶和苯胺合成的5‑硝基‑N‑苯基吡啶‑2‑胺与醇和碘合成的碘化物为原料,在氢源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得到。本发明防老剂能有效减缓防老剂在橡胶中的迁出速度,大大改善轮胎外观变红的现象,且防老剂结构中较其他防老剂多了一个N杂原子,同时拥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及抗屈挠龟裂性能,抗臭氧活性高,对环境友好,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4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303766.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D333/50 , C09K11/06 , C07D333/76 , C07D405/04 , C07D405/10 , C07D405/12 , C07D405/14 , C07D407/12 , C07D409/04 , C07D409/10 , C07D409/12 , C07D409/14 , C07D413/12 , C07D413/14 , C07D421/12 , C07D491/048 , C07F7/08 , C07F7/10 , C07D209/80 , C07D209/88 , C07D213/74 , C07D239/26 , C07D251/24 , C07C211/54 , C07C211/61 , C07D307/77 , C07D307/91 , H10K50/11 , H10K85/40 , H10K8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主体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述主体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式(1)所示的第一主体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式(2)所示的第二主体化合物:#imgabs0#式(1),#imgabs1#式(2);其中,环A选自以下式(1‑2)或式(1‑3):#imgabs2#式(1‑2),#imgabs3#式(1‑3),X1‑X12分别独立地选自CR0或N,X选自NRa、CRbRc或氧族元素。该主体材料具有升华温度低,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器件寿命长等优点,可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522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80052395.7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童友之
IPC: C07D213/74 , C07D401/14 , C07K5/02 , A61P35/00 , A61K38/05 , A61K31/4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官能团药物用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本发明具体公开了式(A)化合物及其多种制备方法,以及式(A)化合物用于制备双官能团药物的用途,解决了现有生产工艺的原料毒性大、中间体不稳定、收率低等缺陷,制备得到的双官能团药物杂质含量低,满足了药物的质量要求,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也可实现工业化放大生产。#imgabs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