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0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80056412.4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是对聚酰胺树脂(a)或包含聚酰胺树脂(a)作为主要成分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A)、聚酰胺系树脂废料(B)以及纤维状增强填料(C)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的,且所述聚酰胺系树脂废料(B)包含聚酰胺树脂(b1)和除聚酰胺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2),在设所述聚酰胺树脂(a)以及所述聚酰胺树脂(b1)的总和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所述聚酰胺树脂(b1)的含量为11.0质量份以上,在设所述聚酰胺树脂(a)以及所述聚酰胺树脂(b1)的总和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所述除聚酰胺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2)的含量为0.13质量份以上,再生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包含0~80.0质量%的所述聚酰胺树脂(a)或所述包含聚酰胺树脂(a)作为主要成分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A)以及5.0~70.0质量%的所述纤维状增强填料(C)。本发明的再生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能够对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所贡献。

    用于制备经表面改性的微原纤化纤维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56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80042771.4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用于制备疏水的干燥的经表面改性的原纤化纤维素以改进其在疏水的基质中的分散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在水中5至30wt%,优选约7至11wt%的微原纤化纤维素悬浮液;b.)以0.1至2.0wt%,优选0.5至1.0wt%,更优选约0.8wt%的表面活性剂与微原纤化纤维素悬浮液的质量比向悬浮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c.)以20至300wt%,优选80至120wt%,更优选约100wt%的表面改性剂与微原纤化纤维素干物质的质量比向悬浮液中加入表面改性剂,其中所述表面改性剂是通过硅烷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以在硅烷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之间形成共价键获得的;d.)将表面改性剂与微原纤化纤维素通过以下共价结合:(i)表面改性剂水解形成反应性硅烷醇基团(R‑Si‑OH)和(ii)表面改性剂的硅烷醇基团与微原纤化纤维素的可用的OH‑基团缩合;e.)向经表面改性的微原纤化纤维素悬浮液中加入增塑剂;f.)干燥悬浮液以除去水并得到经表面改性的微原纤化纤维素的干燥粉末。

    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品

    公开(公告)号:CN1161338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80059588.6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一种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包含:增强纤维(A)5~50重量份、聚酰胺树脂组合物(B)40~94.9重量份、和由碳原子数6~12的脂肪族二羧酸与氨形成的铵盐(C)0.1~10重量份,增强纤维(A)的重均纤维长度(Lwa1)为0.4~7mm,聚酰胺树脂组合物(B)由聚酰胺树脂(B1)、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树脂(B2)、和通过(B1)与(B2)的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B3)构成,树脂(B2)以数均粒径10~1,000nm粒子状地分散。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力学特性(弯曲特性、耐冲击特性)优异,并且纤维分散性和成型性、进一步吸水时刚性优异的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品。

    导热性树脂组合物及由其构成的成型体

    公开(公告)号:CN1155519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80034970.1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制造流动方向的导热系数为2W/(m·K)以上且防雾性优异的成型体的树脂组合物。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性树脂组合物,是含有热塑性树脂(A)和导热性填充材料(B)的导热性树脂组合物,上述热塑性树脂(A)与上述导热性填充材料(B)的质量比率为38/62~85/15,125℃、200小时的起雾试验后的玻璃板的雾度值为8以下,将上述导热性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的成型体的流动方向的导热系数为2W/(m·K)以上。

    基于纳米技术的聚烯烃树脂性能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1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33141.3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树脂性能调控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纳米技术的聚烯烃树脂性能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纳米填料掺入聚烯烃树脂中,以增强其力学性能;S2、对聚烯烃树脂表面进行纳米表面修饰,以改善其表面性质;S3、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将纳米材料与聚烯烃树脂复合,以提高其综合性能;S4、在聚烯烃树脂表面涂覆纳米表面涂层,以增强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S5、调控聚烯烃树脂的纳米结构,以改善其光学性能;S6、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粒子,如纳米锌氧化物,以赋予聚烯烃树脂抗菌性能。通过纳米填料如纳米碳管的掺入,聚烯烃树脂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这包括提高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抗冲击性,使得材料更加适合于高性能要求的应用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