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晶碳前驱体生产用过热蒸汽煤调湿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845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1911105771.6

    申请日:2019-11-13

    Inventor: 孙占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晶碳前驱体生产用过热蒸汽煤调湿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由粉碎机、筛分机、料斗、套筒式运输管内管、干燥塔、螺旋运输带和炼焦炉顺序连接构成的物料运输路径,由炼焦炉的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管道、套筒式运输管外筒、冷凝水管道、蒸汽发生器、蒸汽管道、过热器和过热蒸汽管道和干燥塔顺序连接构成的蒸汽循环路径。方法包括物料运输流程:将炼焦煤粉碎、筛分后经过套筒式运输管的内管和原料输送管道进入干燥塔内的螺旋运输带,在被运输到塔底的过程中被吸水干燥;蒸汽循环流程:炼焦炉余热经套筒式运输管外筒冷凝、经蒸汽发生器和过热器加热形成过热蒸汽进入干燥塔。本发明能够保障煤调湿工艺后的原料煤湿度低于6%。

    一种焦炭粉回收制备焦丁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45980.5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炭粉回收制备焦丁的方法,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制焦丁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焦炭粉160‑200份、焦灰0‑40份、粘结剂10‑20份、稀磷酸10‑20份、稀硫酸10‑20份;其中,粘结剂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玉米秸秆焦15‑18份、硅藻土20‑25份、改性钙基膨润土35‑4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8‑10份、玉米秸秆焦油5‑8份、水6‑8份;玉米秸秆焦和玉米秸秆焦油均来自农业废弃物,与电炉冶炼中的废渣焦粉共同实现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一种有机固废烘干和金属提取的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28576.7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固废烘干和金属提取的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有机固废热能利用率低、含金属废料提取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多和金属氧化损失率高等系列问题。一体化装置包括热解室、高温裂解室、材料烘干室、蒸汽锅炉、旋风除尘室、喷淋室、静电除尘室、水浴净化室、生物质气体处理室和金属炭化室,热解室通过过风口与高温裂解室相连,热解室上设置有第一生物质进气口,高温裂解室上设置有第二生物质进气口,高温裂解室通过下热风管和上热风管与材料烘干室相连,材料烘干室内设置有风干筒,上热风管与风干筒内部连通,下热风管与风干筒外侧空间连通。它主要用于有机固废烘干和废料中金属提取。

    一种油页岩热解控制系统及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2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19894.7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页岩热解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热解炉、控制器、电子鼻、甲烷储气罐、气体分离器、集气罐、洗涤塔、气阀、甲烷气路和混合气路;其中,热解炉包括:进料口、排烟口、废料出口、预热室、干馏室、燃烧室、冷却室、环形管道、空气入口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方法中通过RNN‑SVM模型对电子鼻采集的气体进行成分识别,学习气体数据与温度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实现更精确快速的油页岩热解过程控制,从而达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

    一种螺旋干燥碳化一体设备及用于污泥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047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392123.4

    申请日:2021-04-13

    Inventor: 利锋

    Abstract: 一种螺旋干燥碳化一体设备及用于污泥处理的方法。该设备为立式污泥干燥碳化一体设备,由干燥炉体、碳化炉体和出料仓组合而成;设备内部设置有一根从上到下的固定杆,螺旋传送带和打散杆安装在固定杆上,螺旋传送带起到传送污泥的作用,打散杆起到打散污泥的作用;在设备的外壁面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发热口位于所述设备一侧;所述加热装置使得设备内温度具有梯度变换,设备内热气流进行内部循环流动。本发明可用于三大类污泥的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水体疏浚污泥;食品污泥、印染污泥、造纸污泥等工业污泥。本发明同时具有焚烧模式:也可对上述污泥进行焚烧处理。

    一种煤与生物质共气化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31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74933.6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宁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与生物质共气化方法,属于能源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气化原料的种类、配比和反应条件,能够显著提高煤气化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利用特定生物质的高反应活性,促进煤的气化反应,从而降低整体气化过程的能耗。通过共气化过程,本发明实现了煤和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转换率。本发明的共气化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煤和生物质原料,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本发明的共气化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氢氧能炭化炉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07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51210.2

    申请日:2024-10-17

    Inventor: 刘枫 刘文硕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氢氧能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中部的汽水收集筒,在炉体的上方设置有投料口,在炉体的炉壁内设置有水套;所述炉体从上至下包括烘干仓、第一喉口、气化仓、炭化仓、第二喉口,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喉口和第二喉口处的落料板;在烘干仓内设置有环形氢氧气管道,在环形氢氧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氢氧火嘴;在第一喉口的上部斜坡上设置有与水套相连通的透水层,在下部斜坡上设置有氢氧气喷嘴;在炭化仓的下方设置有出炭口。本方案利用氢氧能使木质型垃圾实现气炭联产,低耗能,高效益,零排放,变废为宝。本发明结构可以有效提升燃气燃烧热值,提高燃气纯净度。

    一种基于生物质废渣的炭粉制备炉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58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98723.X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李观德

    Inventor: 李观德 李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废渣的炭粉制备炉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炉体(1)及设于炉体(1)上侧并可相对炉体(1)拆装组合的预热箱(20),所述的炉体(1)内设有多组上下设置的处理通道(2),处理通道(2)一端下侧设有下料口(3)且相邻处理通道(2)的下料口(3)错位设置,处理通道(2)自上而下依次为预热通道(5)、炭化通道(6)和冷却通道(7),炭化通道(6)内设有用于提供物料炭化所需热量的加热层(8),炭化通道(6)和冷却通道(7)一端设有可以推动物料运动的第一推料板(4)。它能对物料起到较好的预热烘干作用,提升炭化效果。

    一种利用生物质热解烟气和硅酸盐菌改良红壤质量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6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786543.5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热解烟气和硅酸盐菌改良红壤质量的方法,包括制备生物炭、热解烟气加热、红壤热力风化、红壤与生物炭培养以及施加颗粒硅酸盐细菌肥培养步骤。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包括生物质热解系统、烟气加热系统、土壤风化系统、管道系统、反应控制系统。本发明将生物质热解生物炭产生的烟气用来加速红壤风化成土,促进矿质元素的释放,同时去除有害微生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也实现了净化烟气的效果,然后将热解的生物炭和红壤混合,生物炭不仅提供了碳源,增加红壤的肥力,同时很好地调节红壤地酸性,在此基础上添加硅酸盐细菌肥提供微生物源,进一步促进红壤中钾、磷和其他灰分元素的释放,达到红壤增肥提质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