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合成手性芳香族多取代γ-丁内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31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6103.2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合成手性芳香族多取代γ‑丁内酯中的应用。烯还原酶突变体为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第100位色氨酸替换为丙氨酸后而形成的新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烯还原酶突变体SsER‑A314Y/W100A,并且与羰基还原酶SsCR的突变体SsCR‑V3(V126A/N210H/M215G)构建了双酶级联催化体系,用于多种芳香族手性γ‑丁内酯的高效立体选择性合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芳香族手性γ‑丁内酯双酶级联体系,具有工艺简单、原子经济性高、产品光学纯度高和环境友好的显著优势,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脂肪酸脱羧酶P450BSβ突变体及其在γ-内酯制备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6763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303268.8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酸脱羧酶P450BSβ突变体及其在γ‑内酯制备中的应用,其中脂肪酸脱羧酶P450BSβ突变体是由野生型P450BSβ的氨基酸序列在第78位、85位、173位和290位突变得到的,可以利过氧化氢为直接的电子供体,脂肪酸为底物直接一步氧化内酯化为内酯。催化的底物范围扩展为链长为C6~C18链长的脂肪酸,含官能团的脂肪酸,含芳香(杂)环的脂肪酸。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效率更高、反应更简洁、底物范围更广,在制备γ‑内酯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价值。

    一种3-酮基四氢呋喃的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30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7852.2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3‑酮基四氢呋喃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催化和制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高转化率和高产率获得3‑酮基四氢呋喃的酶促氧化反应的方法。本发明以醇脱氢酶突变体进行全细胞及纯酶催化手性3‑羟基四氢呋喃氧化,实现了3‑酮基四氢呋喃的生物合成,产率最高为29.73%,选择性为95.3%,该方法以水为溶剂、生物酶为催化剂、室温下反应,具有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一种甘蔗渣微晶纤维素固定化酶聚砜膜填充床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9685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87147.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渣微晶纤维素固定化酶聚砜膜填充床反应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固定化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填充床反应器不采用商品化固定化酶,依靠酶与吸附剂发生物理吸附作用或弱化学吸附作用,有效提高酶活性,并且反应中酶不易漏出,也不造成额外的环境污染。此外,原酶反应装置和外循环准固定化酶反应装置可同时反应,不改变已有的所有工艺参数,极大的提高反应速度。反应器在重复使用10次后保留28%以上的水解率,固定化酶在4℃储存180d后保留90%以上的初始酶活。本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无需反复拆卸安装,因而也节约了拆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种混源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147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077733.X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在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从鲜红青霉(Penicillium chermesinum)的发酵产物中获得混源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活性中的应用。混源萜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中所示的化合物1或化合物2;其中,化合物1的分子式为C24H36O4,结构式为式I中的1,化合物2的分子式为C24H34O4,结构式为式I中的2。本发明制备所得的混源萜类化合物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培养获得的,具有操作比较简单、生产周期较短、成本较低等特点。#imgabs0#

    一株隐生木霉WGJ7及其菌剂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512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35624.2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隐生木霉WGJ7及其菌剂和应用,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菌株WGJ7是申请人从梨的根际土壤中分离而得的,具有良好的产IAA、溶磷、产过氧化酶和产蛋白酶能力,经过盆栽试验发现菌株WGJ7可显著促进杜梨幼苗生长改善杜梨幼苗根系发育形态,提高幼苗生物量,对杜梨有良好的促生作用;将该菌株和废弃的菇渣发酵后制备了生物菌剂,并进行田间实验,然后发现该生物菌剂能显著提升杜梨果实的品质,其中显著提升了果实的可溶固形物、单果重、纵径和横径;说明,本申请的菌株对梨树有良好的田间提质增产效果,而且菌剂原料简单,可作为生物有机肥材料推广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