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3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4489.5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深圳金湖电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磁化学镍的镀液及沉积工艺。一种无磁化学镍的镀液成分包括20‑30g/L硫酸镍、20‑30g/L次磷酸钠、10‑20g/L络合剂、0.5‑2ml/L光亮剂、1‑3g/L稳定剂,其余为水;其沉积工艺为:在镀槽中加入镀液并搅拌,将镀液的pH值调整到4.5‑5.5,将镀液加热至80‑90℃;将待镀工件放入镀槽中,以100‑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镀液,保持1‑3h;施镀完成后,将工件从镀槽中取出并清洗,将清洗后的工件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两次热处理,将经过热处理的工件进行钝化并干燥。本申请的无磁化学镍的镀液及沉积工艺具有镀层均匀且无磁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7623.1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深圳金湖电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材料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的化学黑化工艺及应用。不锈钢的化学黑化工艺为:将不锈钢工件除油,再依次进行活化处理和敏化处理;镀液组分包括硫酸镍、次磷酸钠、柠檬酸钠、碳纳米管,将镀液pH值控制在4.8‑5.2,温度为90‑92℃,将工件放置在镀液中,施镀1‑2小时后得到黑化后的不锈钢工件。本申请的不锈钢的化学黑化工艺可用于摄像头模组遮蔽类部件和毫米波雷达反射类部件,其具有杂散光抑制率高、毫米波反射率高以及镀层耐久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476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1973.3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王怡然
IPC: B22F5/00 , C23C18/36 , C23C18/18 , B22F1/18 , C22C9/06 , C22C1/05 , B22F3/14 , C22C1/047 , B21D37/01 , B21D37/12 , B21D37/20 , C01B3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产品加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模具导向板及其制备方法。自润滑模具导向板的制备方法为:将鳞片石墨进在20KW~30KW下微波处理5min~15min,以使鳞片石墨π键打开,将微波处理后的鳞片石墨置于镀液中,进行镀镍处理,得到镀镍鳞片石墨;将镀镍鳞片石墨、金属粉末混合搅拌5h~10h,得到混合粉,将混合粉放入模具中进行热压烧结,待冷却脱模后得到新型自润滑模具导向板。本发明通过微波处理,提高金属原子扩散进入石墨晶体内的程度,使石墨与金属的亲和力增强,保证了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进而防止了当自润滑模具导向板受到较大载荷时,石墨相剥落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663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77107.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江西屹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铝合金表面硬度的化学镀方法,制备步骤包括:(1)制备纳米粉末固相;(2)制备镀液掺杂颗粒;(3)酸洗,获得酸洗后的铝合金板;(4)改性,获得铝合金板表面;(5)配置镀液,所述镀液的组分为掺杂颗粒、硫脲、硫酸镍、硫酸铜、次磷酸钠、乙酸铵、柠檬酸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溶剂为水;施镀,获得高表面硬度的铝合金。本发明所述工艺是在铝合金表面镀覆一层掺杂颗粒‑Ni‑Cu‑P复合镀层,镀层显著提高了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改善了耐用性,减少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96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640077.9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惠州市荣安达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印制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体钯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化学沉铜工艺。一种胶体钯活化剂,按质量浓度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氯化钯2‑3g/L、氯化亚锡170‑210g/L、盐酸溶液150‑180mL/L、氯化钠170‑200g/L、润湿剂3‑5g/L、稳定剂4‑7g/L、抗氧化剂1‑3g/L、其余量为去离子水。本申请的胶体钯活化剂在稳定性、解胶性、活性性能、沉铜速度和背光等级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能够提高印刷线路板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6151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1106.3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镇江锦兴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降低钯层厚度的陶瓷厚铜化镀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陶瓷基板进行表面预处理,通过微蚀和清洗形成适合镀层附着的表面;敏化处理在基板表面生成活性层;采用均匀的钯催化层沉积为后续镀铜提供高效催化;通过特定成分的保护剂对钯层进行保护,防止其在化学镀铜及电镀铜过程中受损;化学镀铜形成初始均匀的铜种子层;电镀铜生成厚度为50‑100μm的高质量厚铜层;最终通过后处理去除表面残留,确保镀层质量。本发明通过优化各步骤的参数和工艺条件,有效保护钯层厚度,提高镀层附着力和均匀性,获得高导电性和机械强度的厚铜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17019.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江苏天健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炳泉
IPC: C22C47/04 , C23C18/18 , C23C18/36 , C23C24/10 , C22C30/00 , B22F1/18 , C22C47/08 , C22C49/14 , C22C49/08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缸用高强度钢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钢材技术领域,本方案调整了激光熔覆的合金粉末配比,并以合金粉末、镀镍碳纤维、镀镍碳化硅作为熔覆原料,与水玻璃混合后调成糊状,并预置至不锈钢铸件表面,同时方案以镀镍碳纤维布为内增强层,限定方案按照熔覆料‑镀镍碳纤维布的顺序铺设,最终得到的钢材不仅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也得到改善,且该高强度钢的耐腐蚀性能也十分优异,实用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15147.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磨料化学镀覆用模具、金属结合剂团聚磨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研磨技术领域,所述金属结合剂团聚磨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磨料依次进行酸洗、敏化、活化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磨料装入所述的磨料化学镀覆用模具中进行化学镀覆;最后将化学镀处理好的磨料进行热处理,得到金属结合剂团聚磨料。所述磨料化学镀覆用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及盖板,所述盖板为设在模具本体两端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模具本体上分布有若干个贯通上盖板和下盖板的通孔,通孔两端被上盖板和下盖板封闭形成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存放磨料;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和模具本体为微孔板,微孔板中的微孔直径小于磨料尺寸,且镀液能够透过微孔板。本发明所制备的研磨垫,自锐性高,提高去除率大,被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98249.9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镀制备的复合三维集流体及金属负极和金属二次电池,属于金属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复合三维集流体包括非金属三维骨架基体和通过化学镀均匀分布在基体表面的金属镀层。在金属电池工作时,利用金属间的亲和力诱导Mg、Li、Na、Ca及Zn等金属在所述复合三维集流体表面进行均匀的电沉积和剥离,且基体的三维多孔结构为金属沉积提供了缓冲空间,使得金属离子快速且均匀电沉积,能够增强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并减少枝晶生长,降低金属的电沉积过电位,延长金属负极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基于化学镀制备的复合三维集流体解决了金属负极生长不均匀的难题,是金属二次电池进行商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51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568540.0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22C1/05 , C22C9/00 , C23C18/18 , C23C18/36 , B22F1/18 , B22F9/04 , B22F3/105 , B22F3/14 , B22F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向碳纳米管‑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初始增强相为多壁碳纳米管及石墨烯纳米片,通过混酸预处理使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功能化,提高其分散性;通过对碳纳米管进行镀镍处理使其具备磁性,并在外接磁场的作用下通过超声分散技术结合磁力搅拌与未镀镍处理的石墨烯纳米片定向结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从而实现增强相间的有序结合;后续通过间歇真空球磨使其与铜粉充分结合从而获得复合粉末,并再次采用外接磁场处理使复合粉末定向排列,结合SPS真空烧结制备获得定向碳纳米管‑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此外增强相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复合添加量仅为0.1wt%~0.15wt%。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