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2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89169.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京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提锂及氢氧化锂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法直接制备氢氧化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含锂卤水,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及悬浮物;将过滤后的含锂卤水通入电化学提锂设备的吸锂流道,吸锂流道包括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活性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惰性电极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含锂卤水在电场作用下,锂离子通过活性电极富集;吸锂完成后,用脱盐水冲洗吸锂流道。本发明通过直接将原卤水引入电化学提锂设备,采用活性电极与惰性电极配合的电化学方法,实现了锂离子的快速选择性富集与释放。该技术无需复杂的卤水蒸发浓缩或多步转化,避免了工序繁琐、设备占地大的问题,有效降低了生产周期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8268.5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基烧绿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钴基烧绿石材料的压力高,反应条件苛刻,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中至少一个。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化学压力”和“物理压力”协同调控的策略,通过引入化学压力来降低样品制备所需的物理压力。具体是采用Ru元素部分替代Co元素,通过引入化学压力调控的方式,在较低的压强条件下合成了Pb2Co2‑xRuxO7材料,样品合成所需的压强显著降低,实现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制备Pb2Co2‑xRuxO7材料,为后续Pb2Co2‑xRuxO7材料电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99988.X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锡/硫化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锡源、铋源、硫源、活性剂、酸溶液和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后干燥,得到硫化锡/硫化铋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方法,通过一锅法合成了硫化锡/硫化铋复合材料,在活性剂的作用下,既增加了硫化锡的活性位点,又调控了硫化铋的微观形貌。
-
公开(公告)号:CN119920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18643.4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H01M4/90 , B22F1/054 , B22F9/20 , H01M4/88 , H01M12/08 , C01B32/162 , C01B32/168 , C01B32/05 , C25B11/04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双金属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首先将金属钴盐、铁盐、二氰二胺和硼酸研磨得到均匀的混合物,将该混合物放置于管式炉中进行加热处理,制备三维双金属碳材料前驱体,其次该前驱体中的金属离子经过碳热还原过程生成双金属合金,最后在双金属合金催化作用下制备三维双金属碳材料。本发明通过引入铁形成双金属钴铁合金有效调控材料的电子结构,降低电催化反应能垒和提高本征活性;制备的三维双金属碳材料具有较好的析氧反应、氧还原反应和可再充电锌空气电池的性能。该材料的制备过程简单可控、易于批量合成和原材料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作为电催化反应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35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09517.5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珠海能联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1253 , C25B9/17 , C25B9/60 , C25B11/04 , H01M8/0236 , H01M8/0243 , H01M4/90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隔离层具有催化活性的固体氧化物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固体氧化物电池,依次包括层叠设置的La0.6Ca0.4Fe0.9Ru0.1O3燃料电极、第一催化性隔离层、YSZ电解质、第二催化性隔离层、La0.6Sr0.4Co0.2Fe0.8O3氧电极;催化性隔离层由氧化铈基离子导体和催化剂构成;催化性隔离层阻挡惰性物质在电极/电解质介面生成的同时,催化燃料电极反应和氧电极反应的进行。催化性隔离层消除多孔隔离层中氧离子传递困难制约电池过程进行的问题,显著提升电池性能。在氢燃料电池模式、二氧化碳电解池模式和可逆燃料电池‑电解池池模式,本发明均表现出优异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77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42804.6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东莞理工学院
IPC: C25B11/095 , C25B11/04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镍铁基MOFs异质结构催化剂的合成方法,通过合成稳定的Ni MOFs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引入Fe元素来构筑异质结构,从而解决MOFs材料在电催化分解水领域中的稳定性和导电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升其催化活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镍铁基MOFs异质结构催化剂、其合成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合成稳定的Ni MOFs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引入Fe元素来构筑异质结构,从而解决MOFs材料在电催化分解水领域中的稳定性和导电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升其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7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327871.4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吉林化工学院
IPC: C25B11/091 , C25B11/04 , C25B3/26 , C25B1/23
Abstract: 此发明为油浴加热法制备铟掺杂氧化亚铜催化剂(In‑Cu2O),应用于电催化还原CO2。制备包含以下步骤:在圆底烧瓶中加入NaOH颗粒和去离子水形成NaOH溶液。随后,在样品瓶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CuCl2、In(NO3)3和葡萄糖。连续搅拌5min后,将样品瓶置于70°C油浴锅中,剧烈搅拌4min。离心收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冲洗,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得到In‑Cu2O。本发明的In‑Cu2O催化剂制备简单、CO2利用率高、吸附CO2能力强,拥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CO2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5193.9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陕西大聚能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25B3/03 , C25B3/26 , C25B11/04 , C25B11/077 , C25B11/052 , C25B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捕集液高效制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疏水性多孔碳纸清洗、沉积铜薄膜、氧化、冲洗和喷涂聚合物溶液,得到氧化铜基催化剂电极;二、将氧化铜基催化剂电极作为阴极装入电催化CO2捕集和转化一体化平台;三、将模拟烟道气体通入电催化CO2捕集和转化一体化平台,实现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捕集液高效制乙烯。本发明通过设计电催化CO2捕集和转化一体化平台,并采用氧化铜基催化剂电极,CO2吸收器实现对模拟烟道气体中的CO2进行捕集,膜电极组件型电解槽通过阴极电解液和阳极电解液进行电催化反应,在较长的测试时间内实现连续式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捕集液高效制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570029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1423758.7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1/01 , C25B11/061 , C25B11/056 , C25B11/093 , C25B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五氧化二氮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电极材料是由具有In2O3/Rh2O3/CeO2三元复合涂层的银网,并在其表面涂覆镍掺杂的硅烷疏水膜层,并附着于阴离子交换膜上形成的复合材料。将该电极材料用于采用NO2为原料电解合成N2O5的阳极,银网表面覆盖的In2O3/Rh2O3/CeO2三元复合涂层可有效催化硝酸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N2O5,外部刷涂镍粉掺杂的硅烷镍粉掺杂的硅烷疏水膜层,可消除NO2和N2O4在阳极室传质阻力,抑制产品N2O5向阴极区域的扩散,抑制阴极生成的水向阳极的渗透,解决产品及原料在阴阳极室间扩散问题,提高电解收率,降低生产比能,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09760.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玄武岩阴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制备方法及用途,该方法由玄武岩矿石预处理、氧化镍‑玄武岩阴极支撑体的制备、浆料的制备以及镍‑玄武岩阴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制备等步骤完成,通过将玄武岩粉末与氧化镍粉末混合、压制、煅烧以及特定气氛还原,制备出具有高导电性能、高机械强度和高孔隙率的镍‑玄武岩阴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在温度750℃测试条件下,以纯二氧化碳为原料气、流速为100 mL/min、外加电压为1.6 V时,该电解池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可达631 mA/cm2;本发明选取具有物理化学特性的玄武岩矿石粉末及高催化活性的镍金属作为阴极材料,不仅有效降低了材料制备成本,而且显著提升了电解效率,为玄武岩在高性能应用领域的开发开辟了新路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