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5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8510.0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内蒙古民族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058 , H01M10/052 , D01F9/22 , D01F1/10 , D04H1/728 , D04H1/42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夹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硫电池。本发明的静电纺丝形成Nb掺杂的铌碳纳米纤维,将硒粉和铌碳纳米纤维混合,依次进行碳化和硒化,碳化将有机碳源碳化为碳基,硒化将铌转化为NbSe2,形成锂硫电池夹层(包括纳米碳纤维,和构筑在纳米碳纤维上的NbSe2)。纳米碳纤维具有优异柔性和机械性能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催化Li/S转化化学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NbSe2能增加电催化和增加化学活性位点,引发长链LiPSs的转化和相变,抑制多硫化物溶解穿梭,能有效调节金属锂均匀沉积扩散,抑制枝晶生长。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677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80061137.5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东洋纺艾睦希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田武将
IPC: D04H1/4242 , B01D53/02 , B01J20/20 , B01J20/28 , C01B32/318 , D01F9/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吸附脱附性能优异且厚度方向的载荷耐久性较高的活性碳纤维无纺布。对于本发明的活性碳纤维无纺布而言,BET比表面积为1000m2/g以上且2000m2/g以下,体积密度大于100kg/m3,X射线衍射中的石墨状结晶度Xg为0.35以上,拉曼分光测定中的R值为1.20以上,以及拉曼分光测定中的D带的半值宽度为145cm‑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58896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691596.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上海嘉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34 , D04H1/4242 , D04H1/46 , D04H1/492 , D04H1/732 , D04H1/60 , B32B29/06 , B32B27/04 , B32B33/00 , B32B37/12 , B32B38/08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38/00 , H01M8/1004 , H01M8/1018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基材,所述气体扩散层的基材的为多层复合结构的碳纸,其中支撑层的碳纤维的具有交叉支撑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得气体扩散层具有较高的压缩弹性模量和较低的电阻率,可以实现0.3MPa面压强下的垂直方向的面电阻率低于5mΩ·cm2。本申请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由该基材形成的气体扩散层、包括该气体扩散层的膜电极组件以及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89466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80030246.0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科德宝两合公司
IPC: D04H1/4242 , D04H1/43 , D04H1/492 , H01M4/00 , H01M8/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气体扩散层的方法,其中,用特定水质的含水流体射流来加固由碳纤维或碳纤维前体制成的无纺布,本发明还涉及根据所述方法获得的气体扩散层以及包含这种气体扩散层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88716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80026580.9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大阪燃气化学株式会社
IPC: D04H1/4242 , D04H1/43 , B01D53/04 , B01D53/047 , A61L9/014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的无纺布包含:平均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且30μm以下、拉伸强度(1)为40N/mm2以上且300N/mm2以下、伸长率为0%以上且10%以下的碳纤维或碳纤维前体(A);以及平均纤维直径为5μm以上且30μm以下、拉伸强度(2)为200N/mm2以上且600N/mm2以下、上述拉伸强度(2)大于上述拉伸强度(1)的纤维(B),上述碳纤维或碳纤维前体(A)与上述纤维(B)的配合比((A):(B))以质量标准计为50:50~99:1,上述碳纤维或碳纤维前体(A)为活性碳纤维或不熔性纤维,上述纤维(B)为碳纤维或碳纤维前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2630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1532077.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D06M13/02 , D01F9/12 , D01F1/10 , C09K5/06 , D01D5/06 , D04H1/4209 , D04H1/4242 , D04H1/70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热调温复合相变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混合的悬浮液,与氮化硼混合I,经搅拌、超声得到均匀的纺丝原液;配制离子液体盐凝固浴溶液;将所得的纺丝原液置于纺丝推进装置中;其末端出口置于所得的凝固浴中,得到杂化纤维;将所得杂化纤维打碎抽滤,抽滤自组装成无纺布;将所得的无纺布置于还原溶液中加热至30~80℃下还原,然后冷冻干燥得到还原后的无纺布。将所得的无纺布和相变材料共混合,在50~80℃下真空浸渍,得到相变无纺布。可以加入不同的相变材料,可得到具有不同相变温度的相变无纺布。同时,在应用人体织物控温方面展示了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056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810184.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IPC: D04H1/4242 , D04H1/46 , D04H1/43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材料预制体,由碳纤维网胎层和开松的碳纤维短丝层叠层针刺制备,碳纤维网胎层和碳纤维短丝层可根据摩擦材料的特性要求进行逐层设计,碳纤维网胎面密度为10‑300g/m2,碳纤维短丝层面密度为100‑500g/m2。一种摩擦材料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碳纤维网胎层、制备碳纤维短丝层、铺放、针刺成型步骤。本发明将不同长度的碳纤维短丝开松后制备碳纤维短丝层用于取代碳纤维无纬布并与碳纤维网胎交替叠层针刺制备摩擦材料预制体,使碳纤维在面内均匀铺放,保证制备的摩擦材料面内碳相分布均匀,从而提高材料摩擦性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18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5807.X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烟台奥森制动材料有限公司
IPC: B32B37/00 , B32B38/00 , B32B38/16 , B32B9/04 , B32B5/06 , B32B3/24 , B32B7/02 , H01M4/96 , H01M4/88 , H01M8/18 , D06M13/513 , D04H1/4242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技术领域,涉及液流电池电极用预氧丝短丝长丝混合针刺毡制备方法,本发明中3‑(3‑喹啉)丙烯酸中的双键与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形成新的Si‑C键,生成稳定的有机硅化合物;锂配合物和锑配合物可通过其金属中心与喹啉环或其他功能团羧基、醚基等形成配位键,从而增强处理剂的稳定性和活性;本发明制备的针刺碳纤维预制体,中间层密度较上下表层密度大,当整个预制体受载荷时,中间层起着提高变密度预制体强度的作用,上下表层预制体的密度小,韧性较好,较易拉伸,不易折断。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82080.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烟台奥森制动材料有限公司
IPC: D04H1/4242 , D06C7/04 , D06M15/65 , D06M15/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短纤维固态保温毡干法成型工艺,属于及碳纤维保温毡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短纤维经浸渍、氧基团与巯基(硫醇)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形成稳定的硫醚键;具体地,环氧环己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中的环氧基与6‑(二茂铁基)己硫醇中的巯基反应,生成含有二茂铁基的改性聚倍半硅氧烷;巯基与烯烃(碳‑碳双键)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形成硫醚键;在引发剂作用下,改性后的聚倍半硅氧烷上的剩余巯基与乙烯三氟硼酸钾和乙烯基环氧树脂中的烯烃基团反应,形成交联网络结构;本发明制备的短纤维固态保温毡,密度均一,导热系数低,力学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72927.9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 铁塔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 , D04H1/728 , D06C7/04 , D04H1/4382 , D04H1/4242 , D01F9/22 , D01F9/21 , D01F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发领域,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二硼化钛/二氧化钛异质结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相结合。随后,经过预氧化和高温碳化处理,制得柔性二硼化钛/二氧化钛/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最后,采用熔融扩散法得到可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二硼化钛/二氧化钛/氮/硫共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制得的多孔碳纳米纤维材料不仅具备出色的导电性和多孔结构,为硫物种提供了更大的储存和转化空间,有效缓解了由体积膨胀引发的机械应力,为锂硫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新的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