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动反馈机制的3D打印混凝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3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66946.8

    申请日:2025-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反馈机制的3D打印混凝土挡墙,包括:分层打印结构,由多层混凝土材料逐层堆叠形成,每层厚度为8‑15mm;挡土墙基座,所述挡土墙基座为C30混凝土基座;异形优化路径,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生成的打印轨迹,使挡土墙内部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复合材料保护层,设于分层打印结构表面,复合材料保护层包含均匀分布的纤维增强材料,纤维复合材料在3D打印混凝土中的添加比例为0.5%‑1%;排水管道,设置在分层打印结构和复合材料保护层中;嵌入式传感器网络,分布于挡土墙内关键受力区域,实时监测应力、温度及湿度数据。本发明在打印路径过程中根据反馈动态调整,降低裂缝发生率,减少材料浪费,通过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施工效率。

    一种用于装配挡土板墙就位的滑轮滚轴输送式悬挑平台架

    公开(公告)号:CN119933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38016.4

    申请日:2025-0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挡土板墙就位的滑轮滚轴输送式悬挑平台架,包括第一道腰梁,形成在所述第一道腰梁底部凸起段上的倒角;第二道腰梁,形成在所述第二道腰梁顶部最内侧的多段式弧形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道腰梁和所述第二道腰梁之间的装配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道腰梁顶部外侧的调节结构,用于使所述装配板斜向滑动进入所述第一道腰梁和所述第二道腰梁之间,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由竖杆、横杆、连接杆以及弧形导向杆连接组成的调节支架,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导向杆之间并用于输送移动所述装配板的托辊滚筒。本发明在安装效率、精度、稳定性、适应性、安全性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传统挡土墙安装方法中的诸多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创造性。

    一种高阻尼减震防撞废旧轮胎生态挡土墙及其事故报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33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81816.X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尼减震防撞废旧轮胎生态挡土墙及其事故报警系统,通过三级消能阻尼结构实现分阶段吸能与冲击力耗散:一级阻尼模块利用填充陶粒的废旧轮胎进行弹性变形和摩擦吸收动能;二级阻尼模块由螺旋弹簧组与陶粒进一步压缩变形以耗散冲击力;三级模块通过U型阻尼器与陶粒的耦合结构的几何变形分散残余应力,显著提升抗冲击性能并减少对车辆的反作用力。本发明集成了太阳能供电的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薄膜阵列压力传感器、蜂鸣报警器和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实时采集撞击数据,并在检测到异常压力时触发蜂鸣报警,有效降低追尾事故。挡土墙内部可种植爬藤类植物,结合陶粒的保水特性,实现绿化功能,增强生态环保效果。

    一种叠层吸振隔振沟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13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42692.4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吸振隔振沟结构,包括挡土隔振结构、附加叠层吸振结构,所述挡土隔振结构包括立板、趾板、踵板,所述附加叠层吸振结构位于踵板上部、立板外侧,包括柔性垫层、刚性约束层、覆土质量体。本发明中的叠层吸振隔振沟结构一方面通过挡土隔振结构隔离从外部输入目标受控体的振动能量,同时保证隔振沟的静力稳定,另一方面通过附加叠层结构共振吸收环境振动中部分频段的振动能量,阻断特定频段的能量向目标控制体传递,提升关注频段的减振效果。

    一种利用地下室刚度的挡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057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707387.9

    申请日:2022-06-21

    Inventor: 金雪峰 张兴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地下室刚度的挡土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挡土结构包括挡土结构主体,所述挡土结构主体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桩基础,若干所述桩基础通过对应的承台与挡土结构主体连接,所述挡土结构主体与地下室侧壁之间通过若干支撑结构连接,若干所述支撑结构与桩基础一一对应。本发明通过地下室侧壁为底连系梁、顶连系梁及斜支撑梁提供非常强大的支点,通过在挡土结构主体下方间隔设置承台和桩基础,当距离已有建筑(或桥梁)很近时,也能够预留足够的施工空间;将顶连系梁穿过挡土结构主体后挑出,挑出端由顶连系梁和其下侧的挡土结构主体受力,有效解决了新建挡土结构与已有建筑(或桥梁)的连接问题。

    装配式路肩加宽结构及施工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73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44662.4

    申请日:2025-02-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如何提升路肩加宽结构的稳定性的问题,提供装配式路肩加宽结构及施工方法。装配式路肩加宽结构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和第二横板。第一竖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横板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突榫。第二竖板包括第二板部、第二突榫和第二连接部。第二横板包括第二水平部和第三突榫。装配式路肩加宽结构通过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和第二横板依次装配连接,第一连接部凸伸入地面以下与地面固定,第二连接部凸伸入边坡的表面以下与边坡固定,并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与边坡接触以增加沿着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以抵抗水平方向的土压力,以达到提升装配式路肩加宽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