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643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0499536.2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1D15/10 , F01K11/02 , F22B31/00 , C10L5/04 , C01B33/021 , C04B35/584 , C04B35/626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燃料的多联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硅燃料制取子系统、硅燃烧发电子系统和氮化硅制氨子系统;本发明通过将基于硅燃料储能、硅燃烧发电、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和氮化硅制氨等进行有效地耦合,具有储能密度高、储能周期长可实现永久储存、燃料循环再生、实现氨气‑氧气‑电力多联产和便于开展全球能源贸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61793.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化学链燃烧的光热电氨醇一体化系统,包括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化学链燃烧系统、光热发电系统、电解制氢系统、气体压缩储存系统、甲醇合成系统、氨合成系统;所述光伏系统、光热发电系统与所述储能系统及电解制氢系统连接;所述化学链燃烧系统通过所述光热发电系统与所述气体压缩储存系统连接;所述气体压缩储存系统与所述甲醇合成系统及氨合成系统连接;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电解制氢系统连接;所述电解制氢系统与所述气体压缩储存系统连接。本发明通过储能优化和多能源耦合,不仅能够保障离网区域的能源供应稳定性,还能在工业应用中实现经济性与灵活性的平衡,为绿色制氨和制醇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713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64206.9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北京森鼎立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压力相变锅炉,包括送风燃烧单元、分离返料单元、相变换热单元、烟气余热收集单元和检修单元,送风燃烧单元与分离返料单元连通,分离返料单元与烟气余热收集单元连通,送风燃烧单元的水冷壁为相变换热单元的换热流体管道,检修单元与相变锅炉外的保温墙体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压力相变锅炉,实现高效、稳定的蒸汽生产,通过冷凝换热器将相变锅炉的换热流体管道中的蒸汽冷凝成冷凝水再回到换热流体管道中,锅炉内不需要补水,受热面不结垢,正常使用过程不需要排污,且无水质影响造成运行不稳定、效率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26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157717.0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平湖独山港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给水温度调整的节能供热机组,包括:锅炉,添加燃料对供热机组进行加热,锅炉外设置主蒸汽减温器,由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到主蒸汽减温器降低蒸汽温度,降温后的蒸汽经过用户使用后形成冷凝水,冷凝水经过高压给水管进入到给水调节站供给至给水系统;连接管路,连接锅炉、主蒸汽减温器、给水调节站以及给水系统,形成蒸汽由锅炉至给水系统的流动。本申请通过改变锅炉内部的状态,增加锅炉的保温结构,在锅炉进行加热的过程中能够对温度进行回收,通过锅炉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加热蒸汽,利用蒸汽对燃料进行加热,提高燃料在进入锅炉内部时的温度,进而减少燃料的热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70158.4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江苏东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加热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锅炉给水温度控制用的蒸汽加热系统,包括安装座、刮除结构、密封结构、进水结构、搅拌结构和固定结构;进水结构的设置便于使水源以较为平稳且均匀的状态进入加热炉内,避免流速过快的水源对加热炉造成冲击影响加热炉的使用寿命,加热结构的设置便于对加热炉内的水加热产生蒸汽,刮除结构的设置便于对加热管内的污垢进行刮除,避免大量污垢堆积粘附在加热管内壁上对导热效果造成影响,同时通过收集箱的设置便于对清理的污垢进行清理,搅拌结构的设置便于充分地扰动水,避免水源在不均匀的受热状态下对热传递效率造成影响,同时避免增加了燃料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787928.2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华能青岛热电有限公司
IPC: F22B31/00 , F23L7/00 , F23K1/04 , F23K3/14 , F23J1/06 , F23J15/02 , H02J7/35 , C25B9/6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富氧式过热注汽锅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太阳能充电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时,利用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通过电解产生的氧气与燃料混合,实现了富氧燃烧;这种燃烧方式能够确保燃料燃烧更加充分,释放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富氧燃烧技术有助于降低燃烧后各种排放物的有害程度,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整个系统通过优化能源利用和减少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符合当前绿色、低碳的能源发展趋势;系统通过多个驱动机构和阀门实现了煤炭的自动上料、预热、推送和燃烧过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55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022962.2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中科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2B31/00 , F22B31/08 , F22B37/00 , F23C3/00 , F23C7/02 , F23Q13/00 , F23Q13/02 , F23J15/00 , F23M11/04 , F23C9/00 , F2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粉料锅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为解决现有燃烧器底置的立式煤粉锅炉的燃烧不稳、炉膛压力不稳的问题,本立式粉料锅炉系统包括炉膛、粉料循环可燃气体发生器等,粉料循环可燃气体发生器设置在立式可燃粉料锅炉一侧,炉膛底部设有集尘换热室,集尘换热室与炉膛之间设有布风装置,集尘换热室底部设有多个围绕集尘换热室的竖直中心线均匀分布的集灰漏斗,每个集灰漏斗呈上大下小的倒锥管形,每个集灰漏斗下端均连有竖直排灰管,每个竖直排灰管上均设有排灰阀。本发明立式粉料锅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运行可靠、燃烧充分,适合充当电厂锅炉、集中采暖锅炉等各种工业、生活用锅炉。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6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49972.6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秦皇岛秦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与循环流化床锅炉耦合的床料储能方法,包括旋风分离器、回料器和多分仓储能鼓泡床。其中,旋风分离器可以采用原有机组中的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主要起到气固分离的作用,在离心力作用下,床料沿旋风分离器外壁旋转分离至底部,烟气由旋风分离器中心筒离开分离器进入锅炉尾部烟道。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床料通过立管进入回料器中。回料器中的床料进入多分仓储能鼓泡床中,通过多分仓储能鼓泡床对床料实现加热和放热。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循环流化床锅炉耦合的床料储能方法,以便可充分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的巨大蓄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36910.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安康柏盛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石泉柏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包括壳体、供热机构和蒸发机构,蒸发机构包括多个外管和多个内管,多个外管和多个内管均以壳体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壳体的内部,内管设置在外管的内侧;本发明的燃气锅炉,外管中的水垢积累较多时,驱动组件带动转动组件移动,使转动组件带动外管和内管远离供热机构,然后调节组件通过铰接组件带动转动组件上的外管移至内管内侧,最后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动组件复位,以使外管靠近供热机构,避免影响外管的受热,同时能够减缓内管中水垢生成的速度,避免内管中的水垢长时间快速累积而导致需要频繁拆卸壳体进行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1190426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24543.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西咸新区北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焚烧垃圾的发电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机体,连通在机体顶部的蒸汽组件,设置在机体一侧且与蒸汽组件传动连接的发电组件,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位于机体外侧的震荡结构,所述震荡结构能够驱动机体往复升降并对内部的垃圾进行抖动,使垃圾分布均匀并充分燃烧,所述蒸汽组件的表面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能够在蒸汽组件运转过程中推动震荡结构同步运行。本发明通过集成底座、机体、蒸汽组件、发电组件、震荡结构、传动结构、搅拌结构和间歇上料结构,实现了垃圾的高效焚烧和能量的有效转换,震荡结构和搅拌结构的设置,提高了垃圾焚烧的均匀度和锅炉水的加热效率,从而提升了发电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