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288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1008920.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节能技术领域,为实时满足用户的冷需求或者热需求。该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循环回路、冷水循环管路、热水循环管路、中间水循环管路、阀门组件和、热平衡装置、蒸发室和冷凝室。蒸发室用于与蒸发器进行换热,冷凝室用于与冷凝器进行换热,蒸发室与冷水循环管路和中间水循环管路均串接,冷凝室与热水循环管路和中间水循环管路均串接。阀门组件用于使所述蒸发室在与所述冷水循环管路连通和与中间水循环管路连通之间切换;阀门组件还用于使所述冷凝室在与所述热水循环管理和与中间水循环管路连通之间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0077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1911318336.1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蒸汽热水联供热泵装置,包括通过气冷器换热耦合的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和蒸汽热水联供系统;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包括膨胀机,气冷器的放热侧出口与膨胀机的进口连接,膨胀机的出口与气冷器的放热侧进口连接;蒸汽热水联供系统包括给水泵、闪蒸罐和水蒸汽压缩机,给水泵通过气冷器的吸热侧与闪蒸罐的进口连接;闪蒸罐包括热水出口和与水蒸汽压缩机进口相连接的蒸汽出口;膨胀机与水蒸汽压缩机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循环工质的相变潜热提供蒸汽和热水,并通过膨胀机有效回收超临界二氧化碳节流时的膨胀功,带动水蒸汽压缩机转动,提高热泵效率,使装置更为清洁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14574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10414065.6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采暖和生活热水供应于一体的换热站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一级网供水管道、一级网回水管道、二级网采暖供水管道、二级网采暖回水管道、二级网生活热水供水管道、二级网生活热水回水管道、二级网采暖回水泄压管道、软化补水管道、换热站内排水地沟、总电调阀、采暖电调阀、采暖板换、采暖循环泵组、地沟泄水阀、水箱泄水阀、采暖补水泵组、水箱、生活热水板换、生活热水循环泵组及生活热水补水泵组,该系统能够同时实现采暖及生活热水的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8633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80019766.1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菲斯曼气候解决方案欧洲股份公司
IPC: F24D11/02 , F24H15/212 , F24H15/375 , F24H15/136 , F24D3/08 ,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热发生器(1、12)的方法,包括限定在液压回路中的目标热量Qsoll,检测回路中的加热回路介质的第一实际温度T1;检测在第二时间t2的第二实际温度T2;确定温升ΔT为第二实际温度T2和第一实际温度T1之间的差;检测引入液压回路中的热量Qzu;根据目标热量Qsoll、温升ΔT和引入的热量Qzu确定加热回路介质的目标温度Tsoll;以及根据确定的目标温度Tsoll操作热发生器(1、12)。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3596.4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四川萃火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灶具余热回收的供水供暖集成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由热水灶和加热设备组成的热水生成单元,由热水箱和与热水箱相连的供水回路组成的供水单元,由与热水箱相连的供暖回路和安装在供暖回路中的散热器组成的供暖单元,由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相连的安装在各监测点的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以及安装在管路上的电控阀门组成的控制单元;控制器通过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实时采集数据对所述电控阀门进行控制,实现供水、供暖的集成控制。本发明通过将热水灶的剩余热水用于供水、供暖,节约了能源;通过对供水、供暖进行集成控制,相对供水、供暖相互独立控制,可明显降低能耗。
-
-
公开(公告)号:CN111219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0107125.X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电厂集中制冷加热系统冷热源的组合配置结构和操作方法,结构包括热水型溴机、风冷冷水机组、水‑水整体式换热机组以及热水型溴机、风冷冷水机组、水‑水整体式换热机组的连接结构。本发明提出的集中制冷加热系统冷热源组合方式,通过热水型溴机或风冷冷水机组向空调制冷提供冷水,水‑水整体式换热机组提供空调热水;热水型溴机的冷却水取自发电厂工艺系统的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无需建设冷却塔。本发明提出的集中制冷加热系统冷热源组合方式利用废热进行集中制冷供热,可以很好地适应发电厂不同的运行状态变化和用户冷负荷波动的情况,节约占地面积和投资,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174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0894947.X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间断式热源热水储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高效蓄能水罐,高效蓄能水罐的上部连通设置高温水通道管,下部连通设置低温水通道管,间断式热源热水储热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余热利用部和余热供给部,低温水通道管、第一低温水管、余热供给部、第一高温水管和高温水通道管连通构成充热循环通道,高温水通道管、第二高温水管、余热利用部、第二低温水管和低温水通道管构成放热循环通道。该间断式热源热水储热综合利用系统能将多个工序中间断产生的热水汇总储存并利用,实现设备的简化,并且能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及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0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10250.0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西安新港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
IPC: F24D3/02 , F24D3/08 , F24D3/10 , F24D3/18 , F24T10/10 , C25B9/67 , C25B15/021 , C25B1/04 ,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6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PEM制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氢能热电联产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PEM制氢装置、燃料电池、生活热水水箱、浅层地热井、集水器、分水器,本发明通过将PEM制氢装置、燃料电池的降温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器交换降温,进而将制氢及氢发电的余热进行充分回收后作为生活热水或供热的基本热源,通过将其与浅表层地热、市政供暖及热泵机组供热进行组合搭配使用,兼顾了平复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的同时又能充分利用余热进行生活供暖供热,因此本发明能源利用率高,降低了PEM制氢及氢发电环节的能源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8483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80013723.8
申请日:2022-02-04
Inventor: T·基施内尔
IPC: F24D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产生用于中央加热的家用热水和热量的系统(100),系统(100)包括:热发生器(1),其用于从热源获得热量,热发生器(1)具有发生器出口端口(1.1)和发生器返回端口(1.2);中央加热回路(3),其具有加热供给端口(3.1)和加热返回端口(3.2);箱(11),其具有顶部和底部,箱(11)包含储热介质(12);第一分接盘管(7),其浸没在箱(11)的底部中的储热介质(12)中;第二分接盘管(6),其浸没在箱(11)的顶部中的储热介质(12)中;以及用于加温家用热水的装置(8、9、13、14);其中,热发生器(1)、第二分接盘管(6)、中央加热回路(3)和第一分接盘管(7)串联地流体连接,以便允许流体从热发生器(1)经由第二分接盘管(6)、中央加热回路(3)和第一分接盘管(7)中的至少一者流回到热发生器(1);系统(100)还包括:第一三通阀(2),其流体连接到发生器出口端口(1.1)、第二分接盘管(6)和加热供给端口(3.1),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使流体绕过或流过第二分接盘管(6);第二三通阀(4),其流体连接到加热供给端口(3.1)和加热返回端口(3.2),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使流体绕过或流过中央加热回路(3);以及第三三通阀(5),其流体连接到第一分接盘管(7)和发生器返回端口(1.2),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使流体绕过或流过第一分接盘管(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