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前传感器微透镜阵列与探测器间距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0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5216.0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波前传感器微透镜阵列与探测器间距的测定装置及方法,属于传感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间距值校准方法存在难以精确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点光源、滑台、线性导轨、数据传输线和处理器,点光源包括激光光源、光纤耦合器、光纤和调节座,光纤的首端通过光纤耦合器与激光光源连接,光纤的尾端架在调节座中心处;波前传感器通过滑台沿线性导轨前后移动;波前传感器入光侧与光纤的尾端正对,点光源发出的光束入射至波前传感器生成光斑矩阵灰度图,波前传感器移动至不同位置下的光斑矩阵灰度图通过数据传输线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不同位置下的光斑矩阵灰度图获取波前传感器微透镜阵列与探测器间距。

    基于几何扭曲模型的拼接CCD芯片间距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1141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792480.3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扭曲模型的拼接CCD芯片间距求解方法,涉及天体测量技术领域。通过三角形匹配算法将CCD图像中的恒星星象与天体测量星表中的恒星进行匹配;计算各芯片单元的几何扭曲模型;利用光学系统几何扭曲以光心为中心对称的原理,将各芯片的量度坐标系统进行联合拼接。本申请利用拼接CCD芯片单元共享望远镜成像系统的原理,通过分析芯片单元扭曲模型的连续性,在扭曲模型导出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不需要通过观测资料就可以得出芯片之间的关系并且最终导出符合所有芯片单元的全局量度坐标系统,有效地减少了处理流程和数据计算量。

    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更换机构及校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852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7877.8

    申请日:2025-03-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更换机构及校准结构,针对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安装拆卸较为繁琐以及动触头的移动行程校准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的顶部固定有多个壳体,壳体内用于放置灭弧室,所述断路器本体的顶部滑动贯穿有多个延伸至壳体内的动导电杆;还包括滑动在壳体相互远离的两侧内壁的两个升降杆,本发明中,通过盖板控制升降杆的升降进而能够同步完成灭弧室的安装拆卸,操作简单,且安装过程中能够保证灭弧室两端的动、静触头的连接稳定性,此外,通过转动杆与丝杆的配合控制升降触板升降,在激光传感器的配合下实时把控升降触板的升降距离。

    一种安全帽垂直间距激光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451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2063.9

    申请日:2025-01-02

    Inventor: 张斌 余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帽垂直间距激光检测装置,涉及安全帽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平行传输带和头模组件,所述平行传输带的表面固定有吸附磁石,所述头模组件设置于吸附磁石的表面,所述检测框架的内壁下部固定有第二激光测距仪,所述头模本体的顶部佩戴有安全帽本体。该安全帽垂直间距激光检测装置,在不影响头模本体外部轮廓的基础上在其以及测距基板表面开设有检测竖向孔,由此通过上下对称分布的测距仪可以一次性测得帽壳所在高度与帽衬所在高度,从而一次性完成帽壳到帽衬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计算,无需对安全帽进行二次佩戴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且利用佩戴辅助件可正确佩戴安全帽本体,以防止安全帽本体在检测时因歪斜导致测得的垂直距离失准。

    光栅栅距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75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343583.9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光栅栅距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光栅检测领域,解决了人为操作对精度的影响,和高精度检测时系统的复杂程度的问题。利用光栅衍射干涉原理结合光栅相移定理解决以上问题,采用对称结构的Littrow衍射光相干涉,当光栅移动一个栅距时,其衍射光的相位变化一个周期,对称结构的Littrow衍射光干涉相位变化两个周期,利用差频相位检测原理和高倍的电子细分技术检测衍射光干涉相位变化,再利用双频激光测距系统检测光栅移动距离,通过高精度二维工作台的快速扫描可以对不同刻线密度光栅栅距进行高精度检测。

    位置计测系统以及照明条件优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16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80061837.4

    申请日:2023-08-22

    Inventor: 成濑洋介

    Abstract: 位置计测系统将工件以及工件所具备的立体的形态要素作为对象,计测形态要素相对于工件的相对位置,该位置计测系统具备:拍摄装置,拍摄工件;照明装置,作为用于拍摄装置进行拍摄的光源使用,能够使对工件的照明条件变化;图像处理部,使用工件的图像求出相对位置;照明条件确定部,确定照明装置的适宜照明条件,该适宜照明条件使得由于拍摄工件的图像时的拍摄装置与工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变动而产生的、由图像处理部求出的相对位置的变动变小;以及计测控制部,在适宜照明条件下使拍摄装置拍摄工件,使用所拍摄的工件的图像使图像处理部求出相对位置。

    一种共轴刚性旋翼模型风洞试验桨叶间距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89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51505.9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轴刚性旋翼模型风洞试验桨叶间距测量方法,属于航空气动力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桨叶间距测量方法难以实现对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的重叠方位角进行监测的问题;本发明确定桨叶挥舞测量路径并布置光栅光纤传感器,搭建光栅光纤测量系统,根据上下桨叶重合相位及旋翼旋转一圈数据采集点数计算重合相位对应的数据位置,分别对低转速状态和试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及相关滤波后,获得上下桨叶重合位置光栅光纤初始中心波长和中心波长偏移量,采用平面点的坐标变换法分别对上下旋翼桨叶变形重构,得到上下桨叶桨尖在竖直方向的距离。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对特定方位角进行测量的局限性,可以应用于共轴刚性旋翼风洞试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