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59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25530.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振动衰减率测试方法,包括:对待测试钢轨进行载荷施加标定,得到标准激振力;在待测试钢轨上设置起始位置,在起始位置处布设第二位移传感器;从起始位置起,根据待测试钢轨的轨枕间距在待测试钢轨上设置测点;使用匀速行驶的测试装置依次对所有测点处钢轨施加固定幅值的标准激振力,同时记录每个测点处的第一振动位移信号,并同时记录测点处每次施加固定幅值的标准激振力时起始位置对应采集的第二振动位移信号;将所有测点处的第一振动位移信号和起始位置对应的第二振动位移信号处理得到多个对应的加速度信号,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和待测试钢轨的轨枕间距计算钢轨振动衰减率,本发明能够提升钢轨振动衰减率测试效率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76630.5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F18/25 , G06Q10/04 , G06F18/213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F16/9535 , G01N29/12 , G01N29/11 , G01N21/17 , G01N33/24 , G01S19/39 , G01S17/86 , G01S17/933 , G01W1/02 , G01F23/00 , G01F1/00 , G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属于水利工程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数据采集层利用声学传感器网络、机器视觉监测设备、物联网监测设备、卫星遥感监测和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实时获取数据。数据传输层采用无线通信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通过数据融合与预处理、GIS技术应用和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对多源数据进行分析。决策支持与应用层包括防治措施生成与优化、实时预警与应急响应和用户交互与决策支持单元,为用户提供的水土保持与堤防加固策略,并具备反馈优化机制。本发明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了水土流失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堤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5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110104228.5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斯巴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健全性诊断系统、诊断方法以及航空器结构体,目的在于降低结构体的结构健全性诊断中的制约,提高缺陷检测精度。实施方式的结构健全性诊断系统进行具有无折弯部分的板状第一检查区域和包含折弯的板状部分的第二检查区域的结构体的结构健全性诊断,包括:超声波振子,其在所述第一检查区域振荡超声波;超声波传感器,其检测透射第一检查区域的所述超声波的透射波及在第一检查区域反射的所述超声波的反射波中的至少一方的波形;应变传感器,其检测第二检查区域的应变量;信号处理部,其基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波形和所述应变传感器检测的所述应变量求出表示包含第一检查区域及所述第二检查区域的所述结构体的健全性的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7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0797.2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旁孔反射波检测方法及桩长和完整性评估方法,属于工程桩技术领域,是基于在旁孔中某一深度收集桩身透射直达波和桩底反射透射波,通过两者之间走时差及检波器深度,即可分析桩长;不用沿深度每间隔一定距离收集信号来布置时间与深度信号图,测试中只需要检波收集一次信号即可。该旁孔反射波检测方法及桩长和完整性评估方法,不用沿深度每间隔一定距离收集信号来布置时间‑深度信号图,测试中只需要检波收集一次信号即可,节省大量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该方法可用于城市更新领域既有建筑工程桩等桩顶连接承台及上部结构下桩长及完整性检测,也可用于桩顶裸露自由桩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2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3001.6
申请日:2024-12-11
IPC: G01N29/44 , G01N29/11 , G06F30/23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透射损失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层合壁板声透射损失的半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计算层合壁板系统的势能和动能,并进行最小作用变分推导,以生成层合壁板系统位移变化控制方程;对层合壁板系统位移变化控制方程进行未知函数提取并假设为第一类切比雪夫多项表达式;利用瑞利‑里茨法确定待定常数并进行平面波激励响应求解,得到位移场响应;利用瑞利积分对位移场响应进行辐射声功率计算,以得到层合壁板辐射声功率;对层合壁板系统进行入射声功率及声学层间阻抗核算,并进行声透射损失计算,以得到层合壁板系统声透射损失。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操作便捷高效,并具有较高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7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1538688.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离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闭环超材料的太赫兹隔离器和隔离性能测试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闭环超材料的太赫兹隔离器,包括闭环超材料和偏振器;闭环超材料包括多个周期单元,周期单元沿互相垂直的相邻单元边缘所在的两个方向周期排列形成超材料;周期单元为包括两个正方形面的长方体,沿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三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三介质层朝向第一介质层的面均设置有闭环金属层;偏振器用于透射偏振方向与线栅的线垂直的偏振光,反射偏振方向与线栅的线平行的偏振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闭环超材料的太赫兹隔离器和其对太赫兹波隔离性能的测试系统,能够提供一种隔离太赫兹电磁波的隔离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43022.4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 安徽石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锚杆无损检测方法,锚杆包括插入锚孔内部的插入段和外露于锚孔的外露段,包括:将外露段距离锚孔预设距离的位置确定为检测点位;在检测点位激发产生声波,并在检测点位接收声波引发的第一反射波;根据第一反射波绘制波形图,并根据波形图确定锚杆的注浆密实度以及存在注浆缺陷的位置。本发明的锚杆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合理设置检测点位和锚孔之间的预设距离,使检测点位能够尽量靠近锚孔,减少声波和第一反射波在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需截断外露段,也无需设置辅助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长外露带弯头等异形锚杆进行检测时检测困难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12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1375.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材蛀虫无损检测与识别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木材检测技术领域;通过将木材划分为若干检测区域,根据各区域的密度和厚度动态调整声波频率和发射强度,同时设计合理的声波传输路径和探测点位置,记录反射信号能量衰减特征和频谱幅度波动特征,对检测区域的声波干扰程度赋予权重,生成综合的检测准确性指数,通过将准确性指数与阈值对比,将检测结果划分为准确性和不准确性两类,并在不准确性区域根据检测异常程度动态调整检测参数,有效解决了传统声波检测中受木材天然特性干扰导致的误报、漏报问题,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对其他补充手段的依赖,显著降低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21731.X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变材料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探测相变材料结构特性的声学表征装备,包括试样、测试反应釜、声学测试组件、温度控制组件、压力控制组件和数采组件;其中:所述试样为圆柱状结构,其外侧包裹三层乳胶膜和一层锡纸;所述测试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外壳、反应釜基座;所述声学测试组件设有两组,其安装在试样的上下两端,用于发出不同频率的声波,以得到测试材料衰减特性和内部结构特征。本发明实现不同温压条件下不同结构相变材料的制备与声学测试,与其他设备相比,该设备不仅可以实现高净围压下相变材料相变过程中声学测试,还可以在不更换声学探头的前提下开展频率变化和不同波形的声学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09502.9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桥连接件损伤检测方法及系统。本申请方案通过有限元建模获取基准数据结合实测数据提取并重构出个连接件对应的回波数据,进而结合基准回波数据进行处理,有助于快速检测与定位有损伤缺陷的连接件,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与检测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为后续的修复和维护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支持。进一步通过相应的波形重构技术并引入修正补偿机制及对应检测方案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得数据更贴近实际情况,大大减少了各种干扰因素带来的影响,提升了连接件回波数据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状态,显著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