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4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5007.9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气体吸附置换竞争关系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气体注入系统、等温吸附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气体检测系统、真空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等温吸附系统包括恒温箱、第一PVT筒、第二PVT筒、参考容器、样品容器、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注入系统包括装有待测气体的中间容器,通过压力控制系统注入样品,并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整压力,当样品进行检测时,或者样品在中间容器中调配样品时,通过管线传入到气体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气体检测系统可检测气体组分。本申请可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精确测量甲烷在岩石中的吸附程度,在相同压力环境下,探究甲烷与二氧化碳在岩石上的竞争吸附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14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35546.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剂测评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尾气吸附剂测评方法与应用,在设定的恒定温度和恒定空速的条件下,通过获得该吸附剂的稳态模拟测试的第一本征吸附量与实际应用环境下的第一实际吸附量评价该吸附剂的实用性;第一本征吸附量为吸附剂在稳态模拟测试中的理论吸附量;在设定的温度区间范围内和体积空速区间范围内,通过获得该吸附剂的稳态模拟测试的第二本征吸附量与实际应用环境下的第二实际吸附量评价该吸附剂的适应性;第二本征吸附量为吸附剂在稳态模拟测试中的理论吸附量。本发明的测评方法通过获取尾气吸附材料本征吸附特性,测评吸附剂的应用稳定性和实时吸附性能,进而测评吸附材料性能的优劣,有利于吸附材料的挑选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41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4050.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瓦斯赋存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RC电路充放电的煤粒瓦斯吸附解吸量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根据预先构建的吸附解吸模拟电路,对煤粒吸附解吸实验进行瓦斯吸附解吸模拟;基于预先构建的电解吸模拟模型,确定煤粒吸附解吸实验中的瓦斯解吸量。籍以,通过电压调节对传统煤粒吸附解吸实验过程中的气体压力进行模拟,通过电容调节对传统煤粒吸附解吸实验过程中的罐体体积进行模拟,通过电路充电、电路放电对传统煤粒吸附解吸实验过程中的瓦斯吸附、瓦斯解吸进行模拟,整个实验过程完全规避传统煤粒吸附解吸实验过程中所存在风险,提高了实验可靠性、可操作性与安全性,且有效节约了实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23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0344.8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层页岩储层甲烷真实吸附能力测定方法,选取目标区岩心样品;确定目标区储层参数;结合目标区储层参数开展等温吸附实验,获取不同条件下过剩吸附曲线,优选过剩吸附模型;利用过剩吸附模型拟合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分别建立不同温度、含水饱和度以及TOC含量下Langmuir体积VL、Langmuir压力PL的计算模型;利用VL、PL的温度计算模型将实验温度条件下的VL、PL校正为储层实际温度条件下的VL_T、PL_T,利用VL、PL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将实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VL、PL校正为储层实际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VL_TSW、TL_TSW,利用VL、PL的TOC含量计算模型将实验样品TOC含量下的VL、PL校正为目标储层实际TOC含量的VL_TOCTSW、PL_TOCTSW;根据VL_TSW和PL_TSW或VL_TOCTSW和PL_TOCTSW计算得到甲烷等温吸附曲线,结合目标储层压力得到深层真实储层条件下的绝对吸附气量Va_TSW或Va_TOCTSW。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15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566037.5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基于固定流导元件改进定压法测试NEG吸气性能系统,在进气室和吸气室之间安装纳流控固定流导元件,结合微调针阀,提供可控精确的进气流量,在测试过程中维持吸气室压力恒定。使用的纳流控固定流导元件为玻璃‑硅分子流漏孔或者石墨烯分子流漏孔。通过测量记录进气室内部压力变化,获得瞬时抽速、吸气量、最大吸气量和扩散活化能等NEG吸气性能参数。本发明装置可以用于测试不同吸气压力、工作温度、吸气材料以及吸气能力的NEG吸气性能,也可以用于测试蒸散型吸气剂的吸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1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0783741.4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混合气体吸附解吸的装置,包括真空脱气系统、混合气体配制系统、高压吸附解吸系统、水浴加热系统、计算机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真空脱气系统与高压吸附解吸系统之间通过管道串联,混合气体配制系统与高压吸附解吸系统之间通过电磁阀、管道串联,混合气体配制系统、高压吸附解吸系统都设于水浴加热系统内,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与各个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复合式无损气体浓度传感器、质量流量计单元和阀体之间设有电连接控制线路。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监测煤体对混合气体吸附解吸过程中综合参数的装置,动态分析混合气体吸附解吸规律,能够配制任意组分与浓度的混合气体,实时监测煤体对混合气体吸附解吸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4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464447.9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气中痕量硫化氢分析方法,包括:1)配制吸收液:吸收液为NaOH与KOH的混合溶液,测定吸收液的H2S浓度,将吸收液放入反应罐中,吸收液液面高度不低于罐体高度一半的位置;2)采用气体输送管分别将煤气入口、抽气泵Ⅰ、流量表、储气包Ⅰ、抽气泵Ⅱ、吸收器、储气包Ⅱ、抽气泵Ⅲ、储气包Ⅰ顺次连接;采用液体输送管将吸收器、液体体积测量仪、液体成分分析设备顺次连接;3)煤气中氰化氢在线吸收;4)将吸收液全部排出吸收器,测定吸收液体积及H2S浓度;5)计算H2S浓度。优点是:待测气体多次循环,确保煤气中的硫化氢完全吸收,本发明方法不但准确性极高,并且成本低、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50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922930.7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界瓦斯压力下煤层瓦斯含量快速确定方法,属于煤矿瓦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瓦斯吸附常数测定;S2:试验结果分析;S3:确定煤层瓦斯含量。本发明通过对90个煤矿煤样进行瓦斯参数及煤质指标测试试验,运用SPSS数据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曲线估计及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瓦斯吸附常数a、b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建立了瓦斯吸附常数a与Q0‑Δp关联、b与Vdaf‑ARD关联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26812.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吸附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的方法,按照第一预设温度值控制第一腔室内的温度,按照第二预设温度值控制第二腔室内的温度;执行预设次数的吸附控制动作,获取每一次吸附控制动作对应页岩样品吸附天然气前,页岩气吸附测量系统内的天然气的物质的量,以及页岩样品吸附天然气后,页岩气吸附测量系统内的天然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每一次吸附控制动作对应的吸附前天然气的物质的量和吸附后天然气的物质的量,确定每次吸附控制动作对应的页岩样品的气体吸附量。能够还原长期高温状态下的深层页岩对气体的吸附过程,提升了吸附气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控制高精度仪器所在的腔室保持低温,保护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6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93416.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气体吸附仪气路结构及控压方法,属于测量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高压气源、进气管路和测试系统,高压气源输出端设置有总控阀,其特征在于:测试系统包括主管路以及与主管路相连的样品室、真空泵、第一压力变送器和排气管路,进气管路至少为两条,每条进气管路上均设置有进气阀和第一限流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不同通量的进气管路对高压气源与测试系统进行连接,可以根据分界压力和不同的测试压力选择相匹配的进气管路进行进气,便于对进气压力进行精确控制和调整,而且采用可调节通量的手动阀或漏孔能够使进气更加平稳,还保证了样品室进气流量的稳定,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