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6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20343.X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超声波信号处理电路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一种超声波信号处理电路包括:限幅电路,用于将输入信号的电压控制在第一阈值内;第一放大电路,用于基于提前设定的第一增益对限幅电路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进行放大;第一滤波电路,用于对第一放大电路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进行滤波;第二放大电路,用于基于接收的第一数字控制信号确定第二增益,并基于第二增益对第一滤波电路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进行放大;第二滤波电路,用于对第二放大电路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二滤波电路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本公开的超声波信号处理电路,能够满足超声波雷达对低噪声、高增益、宽频带等性能指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9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28633.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西安工业大学
IPC: G01S15/58 , G01S15/66 , G01S15/88 , G01S7/539 , G06F18/23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声学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小慢目标的声学特征识别与轨迹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小慢目标的定位和个数求解步骤:采用MUSIC算法配合DBSCAN聚类算法,判定信源个数并进行位置求解;低小慢目标的追踪和轨迹预测步骤:基于GRU网络,同时结合加速度、位置与速度信息设计3D‑GAA架构模型,通过3D‑GAA架构模型进行追踪和轨迹预测。这种方法显示了在准确性与鲁棒性方面的优势,尤其在捕捉复杂动态和数据模式方面具备更强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28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06311.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输水隧洞缺陷水下定位装置与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水下潜航器的多源传感器数据,对数据进行时间同步和预处理;建立声学环境特征模型,识别强反光标识信息,更新环境参数;计算各数据源的动态权重,进行数据一致性检验,执行多源数据融合;对融合定位结果进行轨迹优化,执行标识点约束处理,对历史轨迹进行回溯修正;对定位结果执行多重验证和不确定性评估。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和多层次优化策略,有效解决了复杂水下环境中的多径效应、温跃层影响、惯导累积误差和图像质量问题,实现了超长输水隧洞内的高精度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5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269227.7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海强水动力环境下的水下地形自动探测装置,包括探测载具,所述探测载具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船头,所述探测载具的另外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探测载具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测深仪,所述探测载具的顶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靠近船头的一侧连接有水浸传感器,所述船头的顶部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出管,所述吸水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卡合件。本装置在深海强水动力环境中行驶时,能够及时清理迸溅进入装置空间内部的水体,以防加重整体装置的重量,同时另外开展辅助气囊,以进一步提高本装置于水面上的浮力,降低其下沉或侧翻的概率,且本装置具备调整方向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0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696890.9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1N3/08 , G01N11/00 , G01N15/08 , G01N19/00 , G01N33/24 , G01S15/08 , G01S15/88 , G01S15/89 , G01V1/30 , E21B47/002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倾斜夹层的盐矿老腔改建储气库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属于废弃盐矿资源化利用领域;首先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确定出盐矿老腔所在岩层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对盐矿老腔的直井及斜井的盐腔进行三维形态测量,得到盐矿老腔的三维图像和体积;然后在盐矿老腔外近场钻资料井,提取资料井岩心进行试验,获取盐岩、泥岩及夹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建立盐矿老腔的地质力学数值模型;最后评估不同工作气压、运行参数条件下储气库的动态稳定性;实现对倾斜夹层的对接井老腔改建储气库稳定性的定量评价,优化出合理库容参数以提高对接井老腔改建储气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1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19744.6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坝隐微缺陷的水下多模态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位移监测数据、应力监测数据和温度监测数据,通过时间同步处理生成多源监测数据矩阵,采用自适应权重方法提取异常特征,得到带优先级的可疑区域列表;根据可疑区域列表规划声呐扫描路径,通过多级信号增强处理获取边缘特征数据,确定精确缺陷区域;采集声学数据和光学数据,经时空配准和特征融合得到融合特征矩阵;对融合特征矩阵进行特征判别,确定缺陷类型和等级,通过多层次分析得到定位结果和可靠性评估结果,最终生成缺陷识别报告。本发明提高了水下隐微缺陷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4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370861.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15/88 , G01S15/04 , G01S15/931 , G01S7/539 , B60R21/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检测方法、装置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传感器发出信号所产生的余震的余震信息;根据所述余震信息确定所述车辆是否浸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车辆行驶或者熄火停放等情况下,获取车辆的传感器发出信号所产生的余震的余震信息,来确定车辆是否浸水,适用于各种环境,提高对车辆浸水判断的准确性,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车辆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4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32614.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浮沉海带智能浮标装置及布阵系统,涉及海洋浮标领域,浮标装置整体为一个圆球形状;天线系统包括可伸缩DGPS,可伸缩DGPS一端插入装置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另一端伸出外部用于定位;天线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浮标设置在浮标装置的上半球内,能量补充系统设置在浮标内,能量补充系统将收集来的能量转化能电能并存储,用于给整个装置供电;传声器将收集的外部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信息处理系统;水听器用于接收水中的声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系统;自沉浮系统设置在在整个装置的下半圆球内,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控制浮标实现装置的自沉浮。本申请可作为检测高超音速导弹和探测水下隐蔽目标的重要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9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1456892.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转运车的危险检测方法与终端,实时获取超声波模块返回的超声波数据,根据所述超声波数据得到障碍物距离,并实时检测托盘高度;在所述障碍物距离小于预设的危险阈值时,锁死托盘并控制轮毂抱刹;在所述托盘高度低于高度阈值时,获取左右两个接近开关的状态信息,判断左右两个所述接近开关是否同时触发,若否则发出未到位提醒;利用设置在低位的超声波模块来进行障碍物测距,即使是较为矮小的障碍物也能够有效识别到,且在对接过程中,通过判断左右两个所述接近开关是否同时触发,从而判断车身是否准确对位或是否发生倾斜,能够识别发现转运车前方的障碍物,识别车身异常,保证与开关柜对接的准确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7044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30150.5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深远海测绘的平面接收换能器基阵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利用定位模具将多波束换能器基阵所有球形阵元固定,利用聚氨酯第一次灌封;将上端球形定位工装取下,清洗球形基元表面后放入80°烘箱中预热1小时,然后在球形基元表面及聚氨酯上端面涂覆偶联剂,放入80°恒温烘箱1小时后灌注第二次聚氨酯;将接收换能器基阵翻面,完成基阵引线焊接后,完成接收换能器基阵的第三次灌封;将完成三次灌封的接收换能器基阵预热1小时表面涂覆偶联剂后装入第四次灌封模具中完成第四次灌封,放入80°恒温烘箱固化8小时自然降至室温后拆模;将紧固抱箍装配在灌封好的接收换能器基阵紧固螺柱上,获得可用于深远海测绘的平面接收换能器基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