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2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6197.9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H10D86/40 , H10D86/01 , H10H29/30 , H10H29/39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发光基板、显示模组、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分辨率。该阵列基板包括衬底、绑定电极和线路层。衬底设有第一过孔。绑定电极设置与第一过孔内;绑定电极被配置为连接电路板。线路层设置于衬底上。线路层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与绑定电极连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氧化物晶体管,至少一个氧化物晶体管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过孔靠近线路层的开口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参考面为衬底远离线路层的表面所在的平面。上述阵列基板用于制备发光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19916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3225.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3 , G02B6/00
Abstract: 一种前导光模块、触控显示装置以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前导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光源模块及复合光路调整层。导光板具有0.1至0.3毫米的厚度,并布设有光学微结构。光源模块包含软性电路板及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具有不透明反光表面且承载部分的导光板。发光二极管设置于不透明反光表面上并对准导光板的侧入光面,且发光二极管的上表面至软性电路板的垂直距离≦导光板的上表面至软性电路板的垂直距离。复合光路调整层包含反射层及遮光层。反射层覆盖发光二极管及导光板部分的上表面。遮光层叠设于反射层上。前导光模块的亮度平均值>120cd/m2,且亮度均匀性>80%。此设计可确保为因应薄型化设计而将导光板减薄不会影响到前导光模块的光学性能及结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6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403220.9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夏普显示科技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2F1/1337 , G02F1/13357 , G02F1/1343 , G02F1/1362 , H05F1/00 , G02B1/10 , G06F3/041
Abstract: 实现显示品质的提高。显示装置(11)具备:第一基板(20),其一个主面(20A)作为显示面(11DS);第二基板(21),其与第一基板(20)中的与显示面(11DS)相反侧的另一个主面(20B)相对配置;以及导电膜(35),其设置于第一基板(20)的第二主面(20B),第一基板(20)的显示面(11DS)被划分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AA)和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NAA),导电膜(35)至少与显示区域(AA)重叠地配置且包含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3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45885.X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志良
IPC: G02F1/13357 , G02B6/00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包含背框、光学板材、光源及缓冲件。背框包含底板及连接底板的侧墙。光学板材设置于背框中,且具有入光侧、连接入光侧的第一侧及面对底板的底面。光源设置于背框中并位于入光侧。缓冲件设置于背框与光学板材之间,且包含底部、第一壁及第二壁。底部位于底板与底面之间。第一壁连接底部,且位于侧墙与入光侧之间。第二壁连接底部及第一壁,且位于侧墙与第一侧之间。入光侧及第一侧分别具有凹陷,第一壁及第二壁分别包含对应入光侧及第一侧的凹陷的凸出部,且凸出部面对凹陷的表面为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3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7707.6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IPC: G02F1/1337 , G02F1/1347 , G02F1/139 , G02F1/13357
Abstract: 一种液晶盒结构的量子棒发光板及其制造方法,量子棒发光板包括液晶盒,液晶盒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和液晶层,液晶层夹合在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第一透明基板的内侧面、第二透明基板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配向层、第二配向层,第一配向层、第二配向层的预倾角均小于3°;液晶层是由向列液晶构成,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受到第一配向层、第二配向层的锚定而呈现为沿第一轴向的水平排列;液晶层中均匀分散有量子棒,量子棒受液晶分子的锚定而呈现为一致的第一轴向水平排列。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量子棒在发光板中呈现为一致且可控的第一轴向水平排列,从而显著地提高光的偏光度、发光效率和稳定性,而且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1047.3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京东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F1/13357 , G02F1/1343 , H01L25/075 , H10H29/24 , H10H29/85 , H10H29/85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发光基板包括:背板、驱动电路层和多个发光单元,其中,发光单元包括:反射层、铺垫层和发光芯片,由于发光芯片的出光面朝向反射层,发光芯片出射的光线先向背板的一侧传输,再被背板上的沉孔的内壁上设置的反射层反射后,可以延长发光芯片出射的光线的路径。这样,在将这种发光基板集成在背光模组后,无需增大发光基板和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保证背光模组具有较好的混光效果,使得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5942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583747.3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京东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灯板、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灯板用于安装至背光模组的背板上;所述灯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间隔排列;及用于将所述基板磁性吸附固定至所述背板上的第一磁性结构,所述第一磁性结构被配置为可被磁性吸引、且具有磁性或不具有磁性。本公开提供的灯板、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灯板翘曲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68473.8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面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面光源装置(20)依次具有光漫射部(50)和光反射部(70)。光漫射部(50)具有光透射性和光漫射性。以0°的入射角入射的特定波长的光在光反射部(70)的反射率为80%以上。以绝对值大于45°的入射角入射的至少一部分上述特定波长的光在光反射部(70)的反射率小于50%。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02065.2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部件以及光源装置,能够抑制发光面内的亮度不均匀。反射部件具有:多个第一区域,其在俯视下被多个第一壁部包围,并且在俯视下呈阵列状配置;多个第二区域,其在俯视下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配置在外侧,具备一部分随着从所述外侧朝向内侧而高度变低的第二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侧端部相连的第二壁部;多个第三区域,其在俯视下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具备高度比所述第一壁部低的至少一个第三壁部。
-
公开(公告)号:CN119836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10729.4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10H20/855 , H01L25/16 , H10H20/85 , G02F1/1347 , G02F1/1335 , G02F1/13357 , G02F1/1343 , G02F1/13363 , G09G3/36 ,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制备方法及控制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基板,被配置为驱动发光芯片发光并提供第一电位;发光芯片,设置于第一基板一侧,包括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第三发光芯片,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和第三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不相同;第二基板,设置于发光芯片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被配置为提供第二电位;其中,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液晶层至少覆盖部分发光芯片,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电压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其中,电压为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的差值。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能对发光芯片的出光方向进行调节,提高了对出光方向的控制精度,降低了工艺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