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6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54219.2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宏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机电设备调控方法和系统,涉及机电设备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用户设备作为计算节点大大减少额外硬件投资,便于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扩展机电设备调控系统,在减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系统可扩展性。用户设备在本地完成敏感数据的隐私处理,生成包含空间人数和人群类型信息的空间信息,仅需要将空间信息上传给调控平台,无需上传全部用户数据,能够降低数据传输量,减少网络时延,提高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效率,同时有效保证用户信息安全。调控平台直接根据各用户设备上传的空间信息调控空间标识对应的机电设备,以保证调控平台在低负载的情况下实时响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能效和环境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16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94726.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居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家居配置需求信息;根据目标用户的家居配置需求信息和预设数据评分规则,确定目标用户的数据评分等级;根据目标用户的数据评分等级,获取目标推荐模型;根据目标用户的家居配置需求信息和目标推荐模型,确定目标家居配置信息;能够自动、快速地生成符合用户需求的配置方案,显著提升了配置效率,缩短了用户等待时间,精准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77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110281.7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浩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环境状态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环境状态调节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空间的当前环境数据;若当前环境数据不满足环境阈值,则按照初始调节幅度,对目标设备进行追赶调节,以基于环境阈值调节目标空间的环境数据;若调节后的当前环境数据超过环境阈值,则对上一次的调节幅度进行更新,并按照更新后的调节幅度对目标设备进行收敛调节,直到当前环境数据满足环境阈值。采用追赶调节和收敛调节的方式对目标空间的环境数据进行逐步调节,既能够使目标空间的环境数据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以满足用户的舒适度要求,又能够避免调节时环境突变情况的发生,对用户造成刺激,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93002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010848074.6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山东鑫客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晓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用控制器,涉及智能家居用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机和线束理线机构,所述控制器主机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支架,且内置支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内置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槽壳,且槽壳的内部设置有氯化钙干燥剂,并且氯化钙干燥剂的上方安装有活性碳板,所述线束理线机构位于槽壳的上方。该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用控制器设置有线束理线机构,将线束嵌入至线槽架的内部,以及球头螺杆推动压板沿线槽架的竖直中心线方向移动,直至压板将压紧力作用于线束,从而能够有效的限制线束的位置,线槽架能够有效的为线束提供有序的排线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51400.3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模型的家居客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家居客控样本输入大模型进行模型训练,直至大模型收敛;对收敛后的大模型进行模型压缩,得到预训练的所述大模型,获取用户家居客控指令;将用户家居客控指令输入预训练的大模型进行客控分析,得到目标家居设备和设备客控参数,根据设备客控参数生成客控调节指令;根据客控调节指令控制目标家居设备进行参数调节。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家居客控样本输入大模型进行模型训练,使得收敛后的大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自然语言指令中的语义和意图,对模糊、复杂指令以及不同表述方式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从而显著提高复杂的客控指令理解的准确性,提高了家居客控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88233.2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双燃料发动机数字孪生状态监测方法,涉及船舶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对双燃料发动机的零件进行重要等级评估,并基于零件的重要等级依次部署传感器,获取传感器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双燃料发动机的健康状态,并确定维护方式;构建双燃料发动机的三维模型,并使用传感器数据对双燃料发动的三维模型进行驱动,模拟双燃料发动机的运行;对双燃料发动机的三维模型以及模拟的双燃料发动机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将状态监测和数字孪生结合起来,对船用双燃料发动机进行全方位、高保真的建模,并在UI界面上进行展示,将状态监测升级到动态、可视化,直观地展示了双燃料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83776.2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居设备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家居空间中至少一个设备对应的能耗信息,确定至少一个设备分别对应的优先级;采集用户的行为信息以及周围环境信息;将用户的行为信息、周围环境信息、以及至少一个设备分别对应的优先级输入预设的场景模型中,获取场景模型输出的设备控制信息;采用设备控制信息,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由此,可以基于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设备的能耗,合理地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实现降低家居设备的能耗,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61943.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目标用户输入的第一控制指令,若所述目标用户属于绑定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家庭成员,则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指令预测,获得针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二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所述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设备操作,从而提升了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43026.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 H04L12/2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能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服务器接收智能家居设备发送的应答帧;根据应答帧确定智能家居设备对应的初始能源曲线;将初始能源曲线发送至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初始能源曲线生成目标能源曲线;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目标能源曲线;将目标能源曲线发送至智能家居设备,以使智能家居设备采用目标能源曲线确定智能家居设备对应的目标供电能源。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优化能源曲线,并根据优化后的能源曲线确定目标供电能源,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实现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32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60282.2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小未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设备联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居家覆盖网络;执行网络分区聚合,建立网络分区聚合结果,配置分布式计算中心;将传感器组的监测数据同步至分布式计算中心;利用分布式计算中心进行居家设备的调用定位,并读取对应居家设备的设备状态,进行区域内设备联动控制寻优,建立第一联动控制结果;若分区联动的概率评价结果满足预设阈值,则将第一联动控制结果、监测数据同步至集中计算中心;利用第二联动控制结果进行居家设备的联动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联网设备联动控制响应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物联网设备联动控制的实时性、效率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