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2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05588.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浙江飞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移动平台的无人机定点返航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通过响应定点返航指令,获取当前时间的无人机位置和移动平台位置;基于无人机位置和移动平台位置控制无人机抵达第一中间位置,确定无人机抵达第一中间位置的时间为第一时刻;基于第一时刻的平台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标识图像的位置;基于第一中间位置和第一标识图像的位置控制无人机下降至第二中间位置,确定无人机下降至第二中间位置的时间为第二时刻;获取第二时刻的平台图像数据,基于第二时刻的平台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标识图像的位置;基于第二中间位置和第二标识图像的位置控制无人机降落于所述目标停落位置。解决了无人机返航中返航路径不准确造成返航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08346.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绕障飞行方法、装置、无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无人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预先训练的语义分割模型对摄像头拍摄的前方图像进行障碍物识别,得到无人设备前方的障碍物的位置信息;根据雷达采集的雷达数据,确定无人设备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根据障碍物对应的位置信息和距离信息,控制无人设备进行绕障飞行。通过上述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障飞行的技术实现成本较高的问题,提高了无人设备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5571.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福建汉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1/242 , G05D1/249 , G05D1/244 , G01S17/06 , G01S17/08 , G01S7/48 , G01S7/481 , G01B11/00 , G01C21/00 , G01C21/20 , G06T7/73 , G06T7/13 , G06T1/00
Abstract: 一种多感知融合的智能机器人对位方法及电子设备,料架至少有一侧部署有定位标识,且对应定位标识两侧的料架脚外周分别包围有反光条,大大降低了部署成本;通过测量与两个反光条的横向距离,精准控制机器人移动到两个反光条的中部位置;随后,利用定位标识相对于机器人的相对位姿信息,调整机器人的移动方向,确保机器人朝向定位标识行驶;最终,机器人被精确控制移动到料架底部,实现精准的自主导航和定位,机器人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完成料架的顶升任务,减少了人工干预,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该方法能够满足应用场地多变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复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51835.8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移动眼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1/43 , G08G1/01 , G08G1/0962 , G08G1/0968 , G05D1/249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成地图来存储沿道路段的转弯信号激活位置的基于服务器的系统,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电路系统和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括指令,该指令当由电路系统执行时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从穿过道路段的多个交通工具中的每个交通工具接收驾驶信息,其中,驾驶信息包括转弯信号激活信息,该转弯信号激活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目标交通工具的转弯信号的检测到的状态变化、以及目标交通工具的转弯信号的检测到的状态变化在其中发生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6683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92493.1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市分公司
IPC: G05D1/648 , G05D1/249 , G05D1/683 , G01C21/20 , G06Q10/047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126 , G06Q10/04 , G06V10/25 , G06V10/82 , G05D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域智保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塔视联平台的水域智保监控系统,包括:获取监管水域在当前时刻R下的水域图像;根据水域图像识别出在监管水域中的所有待清理目标,并预测每个待清理目标在未来时刻下的实际空间坐标;获取监管水域的地理地图,根据地理地图和所有待清理目标的实际空间坐标构建无向图;通过深度优先搜索方法获取无向图中关于无人船的所有条清理路径,并利用预配置遗传算法从所有条清理路径中筛选出最优的清理路径;在未来时刻下,根据最优的清理路径控制无人船在监控水域上进行污染物清理;本发明有利于避免无人船发生“跑空”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4815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512478.8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深圳市助尔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房间内的空间图像;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空间图像,获取房间内的待清扫区域和垃圾分布信息;指令规划模块,用于根据待清扫区域,规划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路径,将垃圾分布信息与清扫路径进行匹配,来向清扫路径中的每个栅格配置垃圾子信息,并向对应栅格配置清扫力度,得到规划指令集;控制模块,用于按照规划指令集控制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扫作业。通过获取房间内的空间图像,并进行图像分析,获取规划指令集来控制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扫作业,在实现对扫地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的同时,配置相应的清扫力度,有效提升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7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31496.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广东蓝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路径重规划的无人帆船避障方法及装置,属于路径规划领域,其中方法包括:持续采集传感监测信息序列和视觉监测信息序列,并监测获得风况信息;进行障碍物识别,获得障碍物位置信息序列,分析获得障碍物移动路径信息;在判别障碍物移动路径信息将与无人帆船的规划航行路径交汇时,基于交汇点按照避障范围划分获得避障区域;在避障区域内,进行避障路径的优化,获得最优避障路径,进行路径重规划并控制无人帆船进行避障航行。通过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融合,达到了在复杂海况下对障碍物进行智能感知和精准预测,并实时优化避障路径,提高无人帆船避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92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84937.2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IPC: G05D1/698 , G01C21/34 , G05D1/246 , G05D1/249 , G06V20/17 , G06Q10/047 , G06V10/20 , G06V10/62 , G06V20/54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视觉相对定位的无人车辆运动控制方法,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基于预设跟随模式与无人车辆进行协同运动,基于预设时间间隔对所述无人车辆的行驶环境进行拍摄,生成第一图像集;对第一图像集中任一第一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提取图像特征,基于图像特征确定无人车辆的当前位置和运动姿态;控制单元基于当前位置和运动姿态建立运动地图模型,运动地图模型计算出最优运动路径,基于最优运动路径向无人车辆发送运动指令;无人车辆接收运动指令后进行运动,实时监测无人车辆的实际运动路径,动态调整运动指令,完成无人车辆的运动控制过程。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无人车辆控制的及时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6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518436.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上海新蜂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风机巡检航线生成方法,通过完全自主飞行的方式,每次进行巡检时都自动进行风机经纬度和轮毂中心点海拔的重新测量,避免经纬度造成的误差。在识别风机偏航角和叶片相位角时加入分类模型,通过冗余的方式提高识别率;到达轮毂正前方后,再进行最后矫正,保证风机的位置没有偏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专利中测量和经纬度出现偏差的问题,同时引入叶片预弯的曲线拟合方程,解决了在巡检前后缘时,叶片会超出摄像头画面的问题,本申请通过无人机自动获取风机的关键参数、偏航角及叶片相位角,并通过曲线拟合算法检测叶片预弯,最终生成精准的无人机叶片巡检航线。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85026.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视觉相对定位的无人车队运动协同控制方法,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实时采集任一无人车辆对应的周围环境的视觉信息,进行区域视觉相对定位,获取任一无人车辆在车队中的相对位置和运动状态;基于通信共享模式将车队中所有无人车辆对应的相对位置和运动状态传输至控制模块;基于相对位置设计生成协同控制策略,基于运动状态调整协同控制策略,并生成车队的整体运动路径;监测任一无人车辆的运动状态,基于整体运动路径和视觉信息实时生成任一无人车辆的运动指令;任一无人车辆基于通信共享模式接收运动指令,并调整运动状态,完成车队的运动协同控制。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无人车队运动协同控制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