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2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66221.9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IPC: G09F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耗材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变色的耗材管理指示卡,包括卡体,还包括:内腔,形成在卡体的内部,且预抽真空;隔水透气的透明容器,设于卡体内,内部盛装有亚铁离子溶液;气筒,固定安装在内腔中,且内部上下活动设置有柱塞,所述柱塞用于将气筒中的氧气输送至内腔中。该可变色的耗材管理指示卡,通过亚铁离子溶液由绿变黄的氧化反应,能够直观的显示医用耗材是否过期,避免了传统标签标注或电子记录方式的信息滞后问题,提升了有效期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31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6554.4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德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复合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粒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荧光成像中的应用。小粒径复合材料包括碳量子点和CsMnCl3纳米颗粒,所述,所述碳量子点表面修饰有羧基,碳量子点与CsMnCl3纳米颗粒通过氨基与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小粒径复合材料360~400nm的激发波长下,440~500nm具有蓝光发射峰,不仅具有较高的荧光发射强度,可以作为荧光染料,而且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还具有温度传感的性能,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98891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94104.9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惠安县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交互式服装吊牌,涉及服装吊牌技术领域,包括服装吊牌、交互件、防护件、第一挂绳、警示件和装饰件,所述服装吊牌前端下方中心处粘黏连接有交互件,所述服装吊牌的前后两端上方均喷涂有防护件,所述服装吊牌顶部缝线连接有第一挂绳,所述第一挂绳右下端缝线连接有警示件,所述防护件外壁设有装饰件,设置装饰件,通过两组金属件相互碰撞呈渐弱状并保持一段时间的响声,在服装吊牌展示过程中能吸引顾客兴趣,同时服装吊牌拆除后还可做装饰品进行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63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38164.9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感压印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液晶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热感压印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向列液晶与手性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反应后蒸发有机溶剂,得到胆甾液晶;将所述胆甾液晶和聚合物溶解于水中,得到前驱体乳液;将所述前驱体乳液刮涂成膜,进行退火处理,再经模具恒力按压,即得热感压印防伪标签。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能够形成螺旋状的胆甾液晶,并胆甾液晶以油相小球分散在聚合物水溶液中,只有达到特定温度时,由于受压力的区域与未受压力的区域反射率不一致,进而显示图案并达到防伪的技术效果,具有防伪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在防伪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16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80061722.5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森德·伯斯塔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锁弹簧夹(1;100),用于将具有至少一个通孔的标签(14)附接至产品(16)。安全锁弹簧夹(1;100)包括用于布置到标签(14)中的第一通孔(20)和/或第二通孔(22)的基部(2;102)和从基部(2;102)延伸的至少一个突出腿(4)。至少一个突出腿(4)具有用于当弹簧夹(1;100)附接至产品(16)和标签(14)时延伸穿过标签(14)中的所述第一通孔(20)或所述第二通孔(22)的外端(10A),至少一个突出腿(4)相对于基部(2;102)沿横向(L)布置。腿(4)具有沿切向(T)突出穿过标签(14)中的第一通孔(20)或第二通孔(22)使得所述外端(10A)与第一通孔(20)或第二通孔(22)有一距离的延伸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安全锁弹簧夹(1;100)将标签(14)附接至产品(16)的方法,以及用于将标签(14)提供给产品(16)的安全锁弹簧夹(1;100)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45916.4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重庆两江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Inventor: 舒俊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隔离信标结构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的框架结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以及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绑定区,在所述绑定区内设置有PCB结构以及围绕所述PCB结构设置用于电性连接所述PCB结构的若干个导电线路,所述框架结构围绕所述PCB结构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底部内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所述导电线路通过的凹部空间,所述凹部空间设置在所述导电线路密集处的顶部,在所述凹部空间远离所述导电线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本身由热致变色材料制成或其上涂布有热致变色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1549.3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浙江上峰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9F3/02 , C09D11/037 ,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27/32 , B32B27/36 , B32B27/08 , B32B33/00 , B42D25/305 , B42D25/378 , B42D25/387 , B42D25/40 , B42D25/455 , B42D25/46 , B65D65/40 , B65D85/10 , B65B53/02 , B05D1/00 , B05D3/00 , B41M3/14 , B41M1/12 , B41M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伪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伪工艺及应用材料;包括基础材料层、增强防伪层、彩色聚酯纤维全息膜、BOPP激光全息收缩膜、保护层以及数字化防伪层构成;所述基础材料层为双重荧光复合颜料,按每单位油墨的质量份占比为:8%‑12%。本发明通过结合双重荧光复合颜料、温变微缩复合油墨、彩色聚酯纤维全息膜、BOPP激光全息收缩膜以及数字化防伪层等多种防伪手段,形成了多层次的防伪体系,大大提高了防伪的难度和效果,采用物理、光学和化学原理,使得伪造者难以复制和模仿,保护层涂布不仅保护了防伪层不受外界环境破坏,还赋予了产品良好的耐磨性、耐水性和耐撕裂性,延长了防伪材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6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21835.0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矽万(上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菲涅尔透镜化微图文阵列结构的成像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薄膜基底;复合结构微聚焦元件阵列层,设置于所述透明薄膜基底的一个表面,包括多个复合结构微聚焦元件单元,每个复合结构微聚焦元件单元通过将微图文阵列进行菲涅尔透镜化得到,从而形成为菲涅尔透镜化微图文阵列结构,相邻的所述复合结构微聚焦元件单元之间具有紫外胶层,所述紫外胶层高于所述菲涅尔透镜化微图文阵列结构;以及反射膜层,覆盖于所述菲涅尔透镜化微图文阵列结构表面。本发明中的成像薄膜,可视角大,厚度薄,菲涅尔微透镜阵列与微图文阵列形成复合结构,优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实现具有超薄柔性特性的薄膜型成像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2626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388420.5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赛维精密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敏标签及其制备方法。热敏标签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热敏层和原纸层,所述热敏层是由热敏涂料涂覆形成的。所述热敏标签片条通常用于可变信息印刷应用,与市面上的热敏标签纸相比,本发明的热敏标签打印后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光性,打印后可长时间使用或保存,也具有更好的耐摩擦及耐热摩擦性能,可作为货物标签来使用,同时可适应于高速打印,且打印清晰度更好。热敏标签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易控,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制得的热敏标签质量稳定,综合性能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6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02029.9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苏州市搏熠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立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伪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学3D防伪膜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通过以基材作为承载主体并在基材上依次制作复合层、防伪膜主体和离型膜层,既能够便于制作透光层、图纹层和粘附层而提高制作效率,也能够对透光层的透镜部分进行制作过程中的有效保护,并且通过透光层的透镜部分和透光部分,能够便于图纹层的图文信息通过不同视角分别引导至左右眼,使人在观察防伪膜标识时就能看到具有3D效果,显著提升视觉体验,这样的视觉效果能够更好的为仿造提高难度而减少仿造,同时光学3D防伪膜一但被转移到贴到承载体上,剥离初始承载基膜并粘附在承载体,防伪膜无法完整的从承载物上被取下,仿造难度大,防伪力度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