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5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66336.5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引能仕材料
IPC: H01M4/62 , H01G11/06 , H01G11/38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设备用粘结剂组合物,是水系粘结剂,能够制作密合性和柔软性优异的蓄电设备电极,能够减少蓄电设备的内部电阻的上升而提高循环特性。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设备用粘结剂组合物含有聚合物(A)和液状介质(B),将上述聚合物(A)中含有的重复单元的合计设为100质量%时,上述聚合物(A)含有来自于具有脂肪族烃基的不饱和羧酸酯(具有脂环式烃基的不饱和羧酸酯除外)的重复单元(a1)15~64质量%、来自于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重复单元(a2)35~84质量%,上述聚合物(A)的动态粘弹性的tanδ(损失弹性模量/储存弹性模量)的峰顶在-50℃~0℃的范围仅出现1个,在50℃~150℃的范围仅出现1个。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04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80053447.3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旭化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系碱金属蓄电元件,其可降低离子的扩散电阻,且可抑制高温下的电子迁移电阻的上升。非水系碱金属蓄电元件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含有具有平均纤维径为5nm以上20nm以下的束状结构的单层碳纳米管。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有助于提供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输出性的非水系碱金属蓄电元件的正极涂布液。正极涂布液含有单层碳纳米管,具有特定的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578994.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墨水直写3D打印平面叉指型锂离子电容器,包括柔性基底、电池材料指型电极、双电层材料指型电极、凝胶电解液、封装层;所述柔性基底在同一平面内并排放置电池材料指型电极、双电层材料指型电极,电池材料指型电极、双电层材料指型电极呈相对的叉指型结构电极;电池材料指型电极、双电层材料指型电极间填充有凝胶电解液;所述封装层将电池材料指型电极、双电层材料指型电极、凝胶电解液封装于柔性基底上;所述柔性基底、电池材料指型电极、双电层材料指型电极、凝胶电解液、封装层均通过墨水直写3D打印方式得到。制造过程简单,成本低,可与不同种类便携化、可穿戴电子器件有效兼容集成,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4331.9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深圳市铂易鸿电子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晚平
IPC: H01M4/02 , H02J7/00 , H01M4/137 , H01M4/60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44 , H01G11/48 , H01G11/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导电聚合物海绵的储能装置及其智能监控系统,属于电化学领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电解质和集流体;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和负极,以及设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为导电聚合物海绵的复合电极;所述导电聚合物海绵是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技术制备的具有多孔网络的聚合物海绵,还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该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导电聚合物海绵的独特微观结构,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技术,制备具有高度互联的多孔网络的聚合物海绵,其三维立体结构增大电极的有效表面积,提高电化学反应活性位点,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电荷传输和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19296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695406.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电容器的制作方法,所述锂电池电容器由不同比例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活性炭、粘结剂、导电剂、硬碳、石墨和涂有导电层的铝箔、铜箔复合而成;所述正极是镍钴锰三元材料、活性炭、粘结剂、导电剂和溶剂经均匀搅拌混合、高速搅拌后用涂布机制成;所述负极是硬炭、石墨、粘结剂、导电剂和溶剂经均匀搅拌混合、高速搅拌后用涂布机制成。本发明所述锂电池电容的制作方法,可获得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高性能混合电容,可广泛推广于轻轨车动力电源、发电储能领域、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储能式无轨电动车动力电源等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
-
公开(公告)号:CN1192135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80041089.3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筑波材料创新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容量且耐久性也优异的锂离子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使用该电极材料的电极以及电容器。使用如下的电极材料形成电极,并将该电极用于例如正极,从而构成锂离子电容器,所述电极材料包含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的复合体(10),该复合体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定的碳原子与氧原子之比(C/O)为7以上、且碳纳米管的含量小于20质量%(不包括0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566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80038752.4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B1/06 , C01G25/00 , H01B1/08 , H01G11/06 , H01G11/46 , H01G11/52 , H01G11/56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提供能够简化品质管理的电解质粉末、片、电化学元件和蓄电装置。电解质粉末具有包含Li、Zr和La的石榴石型晶体结构,在CIE 1976L*a*b*颜色空间的色坐标中,b*≥2。电解质粉末可以为a*≥0,由c*={(a*)2+(b*)2}1/2表示的饱和度可以为2≤c*≤10。片、电化学元件和蓄电装置包含电解质粉末。
-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6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31119.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俊铭
IPC: H01M10/0525 , H01G11/06 , H01G11/32 , H01G11/58 , H01M10/054 , H01M10/0567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电解液,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膜片,负极膜片包含纳米导电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负极膜片的电阻值标准差SR和负极极片的厚度值对电阻平均值归一化标准差Sd满足:1≤SR/Sd≤10;硅碳复合材料包含硅组分和碳组分;硅组分的平均粒径为D0,D0的范围为2nm‑50nm;电解液包括不饱和碳酸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所述电化学装置。本申请可实现显著提升电化学装置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膨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1667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1036801.9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钒酸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负极和锂离子电容器,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前驱体混合溶液;将所述前驱体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并快速干燥,收集并获得前驱体物料;将所述前驱体物料进行高温热处理,获得钒酸锂/碳复合材料。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钒酸锂/碳复合材料的球体尺寸较小,可以缩短锂离子扩散路径,提升材料离子电导性能,与碳材料的复合可以提高材料电子电导性,二者共同构成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具有优良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