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1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6864.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及方法。控制装置位于电池管理系统内,由数据采集模块、状态判断模块、温度调节模块、故障处理模块以及信息交互模块组成;可有效采集动力电池信息,判断动力电池状态,调节动力电池温度,处理整车故障工况,传递交互整车信息至大数据平台与用户移动端,实现远程操作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调节控制,提升动力电池性能,满足用户高低温条件下对于整车功率输出需求。本方法在高低温环境或者整车严苛工况下,通过对动力电池温度有效地调节控制,保证动力电池工作在适宜温度,不仅有利于整车平稳驾驶,更提高了新能源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助力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竞争,有效促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35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13712.X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深圳市百千成电子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13 , H01M10/617 , B60L58/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BMS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BMS控制温度均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动力电池组中N个电池单体的温度数据和热损耗功率进行采集和热力学特性分析,得到电池组温度动态特性参数和温度场分布预测轨迹;对电池单体间的热耦合干扰和温度测量噪声进行估计补偿,得到各电池单体实际温度数据;对各电池单体实际温度数据进行电池组温度均值计算,生成温度均衡目标轨迹,并通过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到各电池单体的温度均衡控制量;计算各电池单体的目标散热功率,输出各电池单体散热器的调控指令。本申请通过散热功率修正系数的实时调节,实现了散热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温度均衡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32587.X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浙江卧龙储能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10/61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33 , H01M10/617 , H01M50/24 ,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55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柜,该储能柜包括柜体、电池组件和控制组件。柜体内设置有密闭空间。电池组件安装于密闭空间内,电池组件与密闭空间的内壁面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电池组件上设置有吸热组件,吸热组件至少用于吸收电池组件产生的热量以降低第一间隙的温度。控制组件安装于密闭空间内,控制组件与密闭空间的内壁面之间存在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相互连通。控制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风力驱动机构和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二间隙与壳体内部,风力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间隙内的空气流入壳体内。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能柜内的控制模块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9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74546.7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盈帜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3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27 , H01M10/6567 , H01M50/244 , H01M50/251 , H01M50/204 , H01M10/42 , H02J9/06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装置,涉及应急照明光源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内柜体和智能调控器,内柜体的下端设有外沿部,且内柜体的外侧套设有外柜体,外柜体与内柜体之间形成散热腔,且外柜体的上端安装有风冷组件,外柜体内的两侧均安装有液冷组件,内柜体的内侧通过固定框架安装有智能调控器,且智能调控器内预设有调控算法和BMS电池管理系统,内柜体内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主电池仓和备用电池仓,内柜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ATS切换开关,且第一ATS切换开关的输入端与主电池仓和备用电池仓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引入调控算法,可以根据集中电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负载,对风冷组件和液冷组件进行智能调节,从而降低电能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7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080022344.6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德国安海公司
IPC: H01M10/44 , H01M10/48 , H01M10/6235 , H01M10/643 , H01M10/647 , H01M10/633 , H01M10/651
Abstract: 应在圆柱形储能器(1)中以简单的方式测定温度分布或热分布。为此,通过多个同轴地彼此嵌套和/或彼此邻接的空心圆柱体(2)或多个同轴地和/或就其轴线而言平行地彼此邻接的部分圆柱体的布局来描述所述储能器(1)的结构。测定每个空心圆柱体(2)或部分圆柱体的相应温度或热量,其中沿时间序列在每个单个观察时间点假设每个空心圆柱体或部分圆柱体中的准静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21861.3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中车工业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15 , H01M10/651 , H01M8/04701 , H01M8/04955 , B60L58/26 , B60L58/27 , B60L58/33 , B60L5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混合动力机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氢混合动力机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和中间换热装置,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冷却液循环回路,动力电池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动力电池冷却液主回路、动力电池冷却液加热支路、动力电池冷却液换热支路、第一电子三通阀和第二电子三通阀,动力电池冷却液主回路上设有第一散热器,动力电池冷却液加热支路、动力电池冷却液换热支路和第一散热器并联。可以利用燃料电池的余热对动力电池的冷却液进行加热,当余热不足时,可以通过动力电池冷却液加热支路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此时可以减小对燃料电池的温度影响,从而使得燃料电池维持在正常温度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68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10798.3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A62C3/16 , H01M10/613 , H01M10/633 , H01M50/24 , A62C3/07 , A62C31/00 , A62C31/28 , A62C3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调节的机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灭火抑制方法,包括:步骤1、消防控制器获取最高电池单体温度和/或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环境温度并判断是否大于第一梯度温度阈值,若是,执行降温抑制动作;步骤2、消防控制器最高电池单体温度和/或环境温度和CO浓度信息,并判断是否大于第二梯度温度阈值且CO浓度大于等于增量阈值,若是,执行灭火抑制动作;步骤3、消防控制器获取CO浓度信息并判断CO浓度上升速率是否大于设定值,若是,执行二次灭火抑制动作。本发明公开的可自调节的机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灭火抑制方法,实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的极早期发现险情并由抑制装置及时介入,具有降温抑制及灭火抑制的多次动作及冗余保护,有效抑制电池热失控及扑灭电池明火。
-
公开(公告)号:CN1191337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29231.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浙江晶科储能有限公司
Inventor: 温俊云
IPC: H01M10/613 , H01M10/63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50/25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系统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浸没式液冷装置、储能系统及热管理方法。其中的浸没式液冷装置包括箱体、流体循环结构及液位调节结构。箱体具有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隔绝的多个液冷空间,每个液冷空间用于容纳电池模组。流体循环结构连接在箱体上,流体循环结构包括进液管路、串流管路以及出液管路,进液管路用于供给冷却液,串流管路用于传输冷却液,出液管路用于排出冷却液。在预设方向上相距最远的两个液冷空间中的一者与进液管路连通,另一者与出液管路连通,相邻两个液冷空间经由串流管路相互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浸没式液冷装置、储能系统及热管理方法,能够有利于控制储能系统中的不同电池模组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5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50786.6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25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6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匹配驾驶行为的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计行车时长和电池的当前SOC;根据所述预计行车时长计算所述电池的加热能量消耗;根据所述当前SOC计算所述电池因加热所获得的新增可用能量;若所述新增可用能量大于所述加热能量消耗,则开启行车热管理系统,以使所述行车热管理系统在每个加热周期内,根据当前的车辆功率和上一加热周期内的油门平均开度预测用户的驾驶需求,进而根据所述驾驶需求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在行车过程中通过匹配用户的驾驶行为和驾驶需求对电池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能量释放效率和用户的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5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76772.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15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智能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电池包智能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BMS获取当前电芯温度,所述BMS基于所述当前电芯温度与温度阈值的对比结果向逆变器发出请求;逆变器接收到请求后则利用电网和/或光伏模块为电芯供电;BMS通过闭合加热继电器为电芯提供加热电流,逆变器获取加热电流值并反馈至BMS;BMS获取电芯的温度值,BMS基于获取的温度值和加热电流值调节加热电流的大小。通过BMS获取电池的实际温度和电量情况,控制电网或光伏模块调节电池的加热电流,提高电池工作温度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