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417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78347.6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54 , B29C65/18 , B29C65/30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3 , H01M10/613 , H01M10/625
Abstract: 一种电池液冷板及其热熔连接模具及其热熔连接方法,所述电池液冷板包括流道板和平板;所述流道板上设有迂回盘绕的凹槽,流道板采用塑料或非金属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所述平板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平板对角线的两端,平板采用金属材质;所述流道板和平板通过热熔模压工艺集成为一体,在流道板的凹槽和平板之间形成与进液口及出液口连通的冷却介质导流通道,在非冷却介质导流通道区域设置若干组用于实现电池液冷板与电池壳装配的安装孔。本发明通过对电池液冷板及其热熔连接模具及其热熔连接方法的创新设计,达到了保证液冷板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延长电池工作寿命和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1093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180017827.1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奥迪股份公司
Inventor: M·格曼斯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池的方法,该电池具有电池壳体和至少一个电芯模块,其中,以在电池壳体的壁与电芯模块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将电芯模块插入到电池壳体中,随后通过引入设备(2)将导热介质引入到间隙中。在此规定,从引入设备(2)的第一运行方式和引入设备(2)的第二运行方式中选择一种运行方式,并且使用该运行方式来引入导热介质,其中,在第一运行方式中以设定为预设体积流量的引入体积流量引入导热介质,而在第二运行方式中以设定为预设压力的引入压力引入导热介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电池壳体和至少一个电芯模块的电池的制造设备(1)。
-
公开(公告)号:CN119895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56286.2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24M技术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3 , H01M10/654 , H01M10/658 , H01M10/42 , H01M10/60 , H01M50/105 , H01M50/14 , H01M10/6554 , H01M10/04 , H01M50/531 , H02J7/00 , H02J7/34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2J7/35
Abstract: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具有集成到所述电化学电池单元中的加热元件的电化学电池单元。在一些方面,一种电化学电池单元包括:阳极集流体;阳极材料,所述阳极材料安置在所述阳极集流体上;阴极集流体;阴极材料,所述阴极材料安置在所述阴极集流体的第一侧上;隔膜,所述隔膜安置在所述阳极材料与所述阳极材料之间;以及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安置在所述阴极集流体的第二侧上,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加热元件可以包括导电材料和安置在绝缘材料中的传导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17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0552054.9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9K5/06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50/213 , H01M50/195 , H01M50/25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1 , H01M10/6567 , H01M10/659 , H01M10/653 , H01M10/643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相变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热致柔性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缓震电池模组。高稳定性热致柔性相变材料由相变基材、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以及导热增强剂在搅拌下熔化混合制得。通过添加三元乙丙橡胶(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烃共聚物),能够有效增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交联,增加其对相变基材的吸附,有效避免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相变基材出现相分离的现象,进而改善相变材料的均匀度,使得相变材料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仍具有高的质量保持率,能够实现电池模组的轻量化和紧凑性,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且有效避免泄露及震动时与电池脱离热接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6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439812.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7 , H01M10/613 , H01M10/655 , H01M10/65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得可以有效率地将电池单体冷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池模组具备多个电池单体、一个以上的母线及冷却部件。母线将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极彼此电连接。冷却部件可传热地抵接于母线中的与前述电极抵接的部位的里侧。根据本结构,可以将从电池单体的电极传至母线的热散热至处于电极的里侧的冷却部件。因此,可以有效率地将电池单体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09235.2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孝感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9D1/00 , H01M10/0525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53 , H01M10/654 , H01M10/6551 , H01M50/124 , H01M50/133 , B82Y30/00 , B82Y40/00 , C09D7/61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导热纳米涂料、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以高导热纳米涂料为基准,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高导热纳米涂料包括少层石墨烯粉末5%‑20%;聚晶金刚石粉末15%‑30%;粘结分散剂大于2%;余量为溶剂。该高导热纳米涂料成膜后的热导率为1200‑2500W/(m*K)。本申请还提出了高导热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方便加工的特点。本申请还提出了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结构简单利用高导热纳米涂料形成导热层,改善电芯中心快速产热难以及时疏散的问题,且电芯的散热更均匀,节约二次电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3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6091.4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博森新材料(烟台)有限公司
IPC: C09J175/14 ,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50/204 , H01M50/24 , H01M10/0525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锂电池用阻燃耐导热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本发明通过对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的主要成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行改性处理,同时引入改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等功能性填料,制备得到新能源锂电池用阻燃耐导热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有效提高结构胶的拉伸强度,增加导热系数,同时获得良好的阻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8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7266.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50/414 , H01M50/423 , H01M50/446 , H01M50/403 , H01M50/489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10/653 , H01M50/581 , C08F220/54 , C08F220/5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复合材料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智能复合材料隔膜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泡沫骨架和填充在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泡沫骨架中的凝胶电解质;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泡沫骨架的制备原料包括环氧树脂和D‑230固化剂;所述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原料包括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和锂盐溶液。本发明中的智能复合材料隔膜能够在电池工作过程中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实时响应,调节离子电导率以控制电池输出功率,同时能够提供过温保护,具有自主热防护功能,此外还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的功能,能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要求的电池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03878.6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东莞市永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健勇
IPC: H01M10/613 , H01M50/244 , H01M50/209 , H01M10/6554 , H01M10/653 , H01M10/6555 , H01M10/6563 , H01M10/48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电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多模块散热的快速充电电芯,电芯壳体内布置有电芯模组;电芯腔设置有对电芯模组散热的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散热结构还包括风扇模组,电芯腔还设置有多个温度感应器,相邻的两个温度感应器间隔布置,以形成多个感应温区,温度感应器与距离感应器信号连接;一部分热量可通过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导热;一部分热量可通过风扇模组吸入排出,风扇模组在移动驱动件的带动下,对不同区域的热量向外排出;风扇模组可集中地将对应的感应温区热量吸附向外排出,实现特定区域的高效散热,防止集中在一处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无需在每个感应温区布置散热风扇,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393151.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10/654 , H01M10/655 , H01M10/6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电池包括壳体、至少一个极芯、引出片和至少一个弹性金属导热件,壳体上穿设有极柱;极芯设置在壳体内,极芯的端部形成有极耳,极耳通过引出片与极柱电连接;弹性金属导热件的一端与极耳和/或引出片相连接,弹性金属导热件的另一端与壳体绝缘连接。本申请通过弹性金属导热件将极耳和/或引出片与壳体相连接,从而增加了极芯和壳体之间的传热路径,便于将电池工作时的温度均匀的分散到壳体上,改善电池工作时的温度分布状况,提高电池的可用功率和循环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