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3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60199.1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负极添加剂、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所述负极添加剂包括聚合物A或聚合物B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A包括A1和A2的共聚物,A1包括含丙烯酸酯结构的均聚物,A2包括含环状碳酸酯结构的均聚物,或A2包括含环状硫酸酯结构的均聚物,或A2包括含环状碳酸酯结构的和含环状硫酸酯结构的共聚物;聚合物B包括B1的均聚物,B1包括丙烯酸酯结构,且B1还包括含环状碳酸酯结构或环状硫酸酯结构的侧链。所述负极添加剂可用于电池负极材料表面的SEI膜的形成,提高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23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80068203.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8 , H01M50/46 , H01M50/417
Abstract: 提供轻量的电池。该电池包括隔离体与电极成为一体的隔离体一体型电极,隔离体一体型电极包括隔离体、碳粒子层以及位于隔离体与碳粒子层之间的硅层。硅层可以通过溅射法制造,碳粒子层可以通过涂敷法制造。隔离体优选包含聚丙烯,硅层的厚度优选为100nm以上且200nm以下,碳粒子层优选包含石墨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1184.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广东小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50/531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倍率高容量锂离子电芯。技术问题:高倍率电芯基本采用叠片或卷绕多极耳方式,全部采用石墨作为负极做高倍率电芯容量偏低,从而导致续航不足,且叠片工艺生产效率低,采用卷绕多极耳,工艺复杂,降低整体制造性能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高倍率高容量锂离子电芯包括有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的卷芯以及填充于所述卷芯中的电解液组成;正负极、极片与极耳全部采用中置结构,聚丙烯酸酯乳液配合硅负极使用,电解液中添加硅负极膨胀抑制剂,通过负极粘结剂以及电解液中添加抑制硅负极膨胀剂,也大大改善硅负极的膨胀,从而提高电芯性能,采用高锂盐浓度电解液来提高电芯倍率性能,使其电芯倍率高,容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14247.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IPC: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该负极活性物质包括无定型碳,无定型碳满足以下条件:10%≤A≤30%,其中,A为所述无定型碳内直径小于2nm的孔的体积总和占直径小于100nm的孔的总体积的百分比;10%≤B≤30%,其中,B为所述无定型碳内直径在2‑10nm的孔的体积总和占直径小于100nm的孔的总体积的百分比;50%≤C≤70%,其中,C为所述无定型碳内直径在10‑100nm的孔的体积总和占直径小于100nm的孔的总体积的百分比;A+B+C=100%;无定型碳包括硬碳。采用该负极活性物质制备得到的电化学装置可同时具有优异的动力学性能、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51427.2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 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膨胀石墨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先将微膨胀石墨浸泡在含有过渡金属离子的溶液中,使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扩散进入到微膨胀石墨的层间结构中;然后与硫源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过渡金属硫化物;最后利用低熔点的芳香烃类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进入微膨胀石墨的层间结构中,通过三氟化硼催化芳香烃类物质聚合的同时将过渡金属硫化物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微膨胀石墨的层间结构中,避免经多次充放电循环后微膨胀石墨在应力影响下,微膨胀石墨内部结构发生部分分解、重组和结构变化等缺陷。进一步地,包覆在内核外表面的硬碳层的存在还可以进一步稳定内核的层状结构,保证微膨胀石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16951.2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铜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铜前驱体溶液;将生物质多孔碳浸于铜前驱体溶液中边搅拌边浸泡,得到混合溶液;其中,生物质多孔碳与铜盐中的铜元素的质量比为20:1‑200:1;搅拌时间为1小时‑10小时,搅拌速率为500转/分钟‑2000转/分钟;将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铜盐与生物质多碳混合的粉末状物质;在惰性气氛下,将粉末状物质置于回转炉中进行烧结,使得粉末状物质中的铜盐分解之后被碳还原成铜单质,负载到生物质多孔碳中,得到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7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52825.6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阳
IPC: C01B32/205 ,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造石墨及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制备人造石墨的方法包括:对离子液体进行适温处理,以得到人造石墨前驱体适温处理;对所述人造石墨前驱体进行粉碎处理,以得到所述人造石墨,其中,所述人造石墨中氮元素掺杂量为0.5wt%‑6wt%,磷元素掺杂量为1wt%‑9wt%。本申请提出的制备人造石墨的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使得碳原子发生结构重排,形成石墨对应的层状结构,并通过掺杂元素原子的杂化,调整石墨层间距,降低了人造石墨生产的工艺难度和制备成本,作为电池负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9829.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甬江实验室
IPC: C01B32/05 , C01B32/949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物衍生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将过渡金属碳化物与MClx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熔融,得到中间体,其中,M包括Fe、Ni和Zn中的一种或多种,x=2‑3;对所述中间体进行后处理,得到碳化物衍生碳,所述碳化物衍生碳的拉曼光谱图中,ID/IG值为0.29‑0.97。所述方法制备周期短,且得到的碳化物衍生碳的石墨化程度适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7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80484.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生物质硬碳及其生物酶预处理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领域。所述高性能生物质硬碳的生物酶预处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原料进行切割粉碎,并进行清洗纯化;将清洗后的生物质粉末加入含有生物酶的溶液中进行酶解预处理;将酶解预处理后的生物质粉末过滤取出,烘干后置于大型气氛炉中进行高温碳化,随后将碳化后的粉末进行酸洗干燥,即得高性能生物质硬碳。本发明通过绿色高效的生物酶预处理工艺,调控生物质原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者的相对含量,影响其碳化的微观进程,制备出结构稳定的生物质硬碳材料,同时极大提升了其可逆容量和首圈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41774.7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01B32/05 ,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高分子纤维材料进行预氧化,之后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所述硬碳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且制备得到的硬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性能稳定性,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和高性能电池材料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