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0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18866.0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58 , H01M4/13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领域。全固态电池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以及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固态电解质层,固态电解质层包括晶态的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包括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和LISICON型固态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正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负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与固态电解质的晶体结构的类型相同;或者,负极片为金属锂,正极活性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晶体结构的类型相同,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增加界面处晶格匹配性,降低界面阻抗,使锂离子可以快速通过界面,提高全固态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6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95643.7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炎崇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2 , H01M10/04 , H01M4/136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电极组件呈卷绕结构且具有中轴线,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层、第一材料层及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设于集流体层面向中轴线的一侧,第一材料层包括第一子层及第二子层,第一子层相较于第二子层更靠近中轴线,第一子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第一活性物质包括内核及保护层,内核包括磷酸铁锂及第一掺杂元素,第二子层包括第二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及第二掺杂元素;第二材料层设置于集流体层远离中轴线的一侧,第二材料层包括第三活性物质,第三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及第三掺杂元素,第一掺杂元素的质量含量分别小于第二掺杂元素的质量含量及第三掺杂元素的质量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8301.X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58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1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高聚磷酸与脂肪醇醚聚氧乙烯醚加入反应釜混匀,在70~90℃下反应2~4h,得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步骤二:将磷酸铁、锂源、导电剂、金属化合物和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加入水中进行球磨,形成混合浆料;步骤三:将所述混合浆料依次进行喷雾干燥、烧结、粉碎,得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作为碳源的方案优化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碳包覆的方式,在烧结过程中碳源的分解产生较大的空间位阻,阻碍磷酸铁锂颗粒的生长,制备出以小颗粒分布为主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51427.2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 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膨胀石墨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先将微膨胀石墨浸泡在含有过渡金属离子的溶液中,使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扩散进入到微膨胀石墨的层间结构中;然后与硫源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过渡金属硫化物;最后利用低熔点的芳香烃类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进入微膨胀石墨的层间结构中,通过三氟化硼催化芳香烃类物质聚合的同时将过渡金属硫化物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微膨胀石墨的层间结构中,避免经多次充放电循环后微膨胀石墨在应力影响下,微膨胀石墨内部结构发生部分分解、重组和结构变化等缺陷。进一步地,包覆在内核外表面的硬碳层的存在还可以进一步稳定内核的层状结构,保证微膨胀石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0083.1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浙江晶科储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 H01M10/42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补锂方法、储能设备。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正极材料嵌入到具有互穿结构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的孔隙中,得到复合封装材料;将包括复合封装材料和第二正极材料的原料依次进行混合、匀浆和涂布,得到复合正极极片;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复合正极极片中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可解离并释放第一正极材料以对二次电池进行补锂;将包括复合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的组件进行组装,得到二次电池;其中,第一正极材料为镍钴锰酸锂材料、钴酸锂材料和镍钴锰铝锂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上二次电池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使复合正极极片中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解离,并缓释封装的锂源材料,从而实现有效补锂。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19254.6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铁锂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磷酸铁锂正极片包括集流体和位于其表面的正极活性层,该集流体的表面含碳,正极活性层的材料包括堆叠的磷酸铁锂纳米片和包覆在磷酸铁锂纳米片表面的碳层,磷酸铁锂纳米片以(010)面为堆叠面。本申请的磷酸铁锂正极片中磷酸铁锂纳米片沿着(010)面堆叠在集流体上,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降低磷酸铁锂反应的电荷转移阻抗和离子扩散阻抗,进而有助于提升磷酸铁锂正极片的倍率性能。磷酸铁锂正极片中碳层的存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正极活性层的电导率和稳定性;另一方面,碳层与集流体之间通过碳键连接,有助于提高正极活性层与集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75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6626.7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江西缙禧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G81/02 , H01M4/62 , H01M4/58 , H01M4/1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防开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的:将第一聚合物、第二聚合物、改性剂溶解于第一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于60~100℃反应4~48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40℃以下,加入胺类化合物后,反应0.5~8h,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防开裂剂;所述第一聚合物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羟基含量为18~21%;所述第二聚合物为如结构式Ⅰ所示的三嵌段聚合物,第二聚合物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为8%~65%;所述改性剂为马来酸酐或马来酸酐衍生物;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盐酸、硫酸中的一种。所述防开裂剂,在较低的添加量下可以使电池极片在高面密度下完整不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98738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97825.7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G19/00 , H01M4/58 , H01M4/136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4/04 , C01B32/21 , C01B32/168 , C01B32/194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镧掺杂锡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酸处理后的碳源、含锡化合物、含镧化合物加入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其中,碳元素、锡元素、镧元素的摩尔比为150:(1‑10):(0.1‑5);将混合溶液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镧掺杂锡基负极材料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将镧掺杂锡基负极材料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进行加热,得到镧掺杂锡基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866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80065885.0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Inventor: 远藤大辅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具备:具有碳被覆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上述碳被覆正极活性物质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和被覆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具有聚阴离子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化合物,上述被覆层包含碳元素且被覆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至少一部分,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面积与上述碳被覆正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面积的比为0.40~0.80,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3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52160.0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膜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磷酸铁锂干法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极片包括膜片和集流体,所述膜片由质量百分比为90%~98%的磷酸铁锂、质量百分比为0.5%~5%为的导电剂、质量百分比为0.5%~4.9%的PTFE和质量占比为0.1%~1%的粘结性聚合物组成;所述膜片的厚度为300~420μm,压实密度为2.6~3.2g·cm‑3,剥离强度为0.5~1.25 N·cm‑1。本发明通过改进膜片组分以及加工工艺,得到高负载磷酸铁锂干法电极片,解决了膜片厚度较厚时存在的不均匀以及开裂问题,且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和电池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