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4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6709.6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江苏为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10/42 , H01M50/296 , H01M50/5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户用电池模块和电池箱组件。户用电池模块包括底座、控制器和串联或并联在底座和控制器之间的电池包,每个电池包均设有快插端子公头和快插端子母头,快插端子公头和快插端子母头均包括电力端口和通信端口,电力端口引出电力线连接电池包的正/负极端子,通信端口引出通信线连接电池包,一个电池包的快插端子公头与另一个电池包的快插端子母头插接配合实现串联或并联。本发明易于实现多个电池包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简化了拆装工艺流程;多个电池包在串联或并联的同时,实现了通信连接,减少了安装接线,降低了拆装复杂度,安全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74180.3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深圳市恩宇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 , H01M10/6554 , H01M50/244 , H01M50/271 , H01M50/289 , H01M10/6555 , H01M10/653 , H01M10/617 , H01M50/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散热的锂电池,包括导热外壳、上盖、电芯、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隔离支撑板以及连接铜排,导热外壳的内底部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有三个第一固定板,位于最外侧的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壁以及位于中间的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壁分别间隔地凸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板,电芯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嵌设于电芯固定槽内,第一导热片设置于导热外壳的内底部,且第一导热片与电芯的底部抵接,第二导热片设置于前后两相邻的电芯之间,第二导热片的下端部与第一导热片抵接,隔离支撑板设置于电芯的上端部,连接铜排的两端分别与电芯的上端部的极柱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成本低廉,能够在有限空间内保障锂电池组的热均衡及散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28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770538.5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66 , H01M50/184 , H01M50/186 , H01M50/531 , H01M50/503 , H01M50/59 , H01M50/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锂离子电池结构。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的卷芯模块(A)包括正极片(23)、正极耳(16)、隔膜(24)、负极片(25)和负极耳(17),所述的正极片(23)将正极材料涂布在铝箔两侧,负极片(25)将负极材料涂布在铜箔两侧,正极铝箔和负极铜箔即为电池的集流体,正极片(23)、隔膜(24)和负极片(25)采用卷绕方式排列连接,隔膜(24)位于相邻正极片(23)和负极片(25)之间。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结构,有效避免激光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进入模块内部,避免锂离子电池短路的风险,提升制造效率及合格率,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防止卷芯模块在入壳过程中出现损伤,提升电池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0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2268.6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天航
IPC: H01M50/211 , H01M50/202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50/51 , H01M50/593 , H01M50/291 , H01M50/293 , H01M50/264 , H01M50/503 , H01M50/517 , H01M10/65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及电池包,电池组件包括软包电池单元和固定组件,软包电池单元包括铝翅片、单体软包电池、泡棉,两个铝翅片相互拼合形成容纳腔,若干个单体软包电池设于容纳腔中,且若干个单体软包电池分为若干个电池组,电池组中的单体软包电池相互串联,相邻的两组电池组之间均设有泡棉,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和螺母,若干个软包电池单元相邻排列形成软包电池单元堆,若干个固定杆贯穿于软包电池单元堆,螺母与固定杆进行螺纹装配,使得每个软包电池单元在固定杆上的位置固定。解决了传统的电池组件所采用的软包电池成组方案集成度不高,需要设置大量的电连接件和结构件,导致成组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95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80004058.5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Inventor: 张炳道
IPC: H01M50/516 , H01M50/276 , H01M50/211 , H01M50/503 , H01M50/524
Abstract: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电芯组件。该电池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堆,其包括多个袋型电池电芯;以及顶板组件,其设置在电芯堆上,顶板组件包括:覆盖电芯堆的顶板、与顶板联接的汇流条框架、以及安装在汇流条框架上的多个汇流条,其中,汇流条框架中的每一者包含与顶板的材料不同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43941.1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江苏睿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528 , H01M50/503 , H01M50/516 , H01M50/682 , H01M50/30 , H01M50/107 , H01M10/0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负极集流盘和圆柱锂离子电池,该负极集流盘包括盘体和翻边,盘体的形状为由多条圆弧沿边和多条内凹沿边交替首尾依次连接组成的封闭图形,翻边设置于圆弧沿边,内凹沿边在盘体的外周缘处限定形成缺口,盘体设有位于其中心的中心孔和位于所述中心孔外周的辅助孔,以盘体未开设中心孔、辅助孔和缺口时面积为S1,缺口以盘体外周缘边沿线为基准形成的面积为S2,S2/S1的范围在2%~10%。通过在盘体的外周缘上设置缺口,并且通过合理设置缺口的尺寸,一方面可以提升排气效率,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解液注液效率,减少注液时间,提升生产效率,减少电池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77306.4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苏州市美格尔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龚晓冬
IPC: H01M10/48 , H01M50/569 , H01M50/519 , H01M50/503 , H01M50/258 , H01M10/42 , H01M10/04 , H05K1/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采集组件及其安装方法、电池模组和电池系统。信号采集组件包括:PCB板,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三表面,及彼此隔开的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和第三焊盘;第一焊盘用于焊接电压采集线,第二焊盘和第三焊盘用于焊接温度采集线;温度传感器,导热性地安装在所述PCB板上,且电性地串联在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之间;导电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固定到所述PCB板上并与第一焊盘电性连接,第二部分用于焊接到与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电性连接的导电排上,导电排与电池单体导热性地结合,且导电排具有供第三表面贴靠接触的第一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8430.0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威
IPC: H01M4/70 , H01M50/503 , H01M50/179 , H01M50/152 , B60L50/6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车辆。集流组件包括正极集流盘、负极集流盘和绝缘支架,负极集流盘设置在正极集流盘的一侧,绝缘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绝缘部和支撑部,绝缘部位于正极集流盘和负极集流盘之间,且分别与正极集流盘和负极集流盘连接,支撑部位于正极集流盘背离负极集流盘的一侧,因此,当集流组件装配至电池单体内时,负极集流盘可以直接与电池单体的壳体电连接,而无需绕过绝缘支架,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负极集流盘的体积,提高电池单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21730.5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孝感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在锋
IPC: H01M50/531 , H01M50/528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50/107 , H01M50/258 , H01M50/503 , H01M50/507 , H01M50/55 , H01M50/179 , H01M50/184 , H01M50/188 , H01M50/593 , H01M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及电池模组。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具体包括电池壳体,设于电池壳体内的卷芯,设于卷芯底部的第一连接片,设于卷芯顶部的第一连接片,与电池壳体固定连接且导通的顶盖,以及设于卷芯顶部的极柱;第一连接片将卷芯的第一极与电池壳体导通,极柱与顶盖绝缘,第一连接片将卷芯的第二极与极柱导通。本发明通过顶盖将卷芯的第一极引出,极柱将卷芯的第二极引出,从而使圆柱电池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均位于电池壳体的顶端,因此在电池成组的过程中,可在多个圆柱电池的顶部进行第一极和第二极的连接,从而使大量圆柱电池的集成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194909.5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范士建
IPC: H01M50/569 , H01M50/516 , H01M50/503 , H01M50/502 , H01M50/249 , H01M50/204 , H01M10/4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采样单元、采样组件以及电池包,该采样单元包括导体层和设于所述导体层外周的保护膜,所述导体层包括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电连接,所述保护膜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位置具有至少一个开窗,各所述开窗平行布置,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每个所述开窗对应的位置形成一个焊接位,所述第二焊接部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保护膜外。该采样单元的结构设置方便FFC内部的线路和被采样对象之间的电连接,可避免对FFC内部的线路进行翻折处理,有利于实现工业化量产作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