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8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0072.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IPC: G07C9/27 , G07C9/26 , G07C9/00 , B61C17/00 , B61D27/00 , B61D29/00 , B61D33/00 , H05B47/10 , H05B47/11 , H05B47/115 , F21V33/00 , F21V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司机室智能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这种基于RFID技术的司机室智能门禁系统包括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连接中控触摸屏、读写器、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取暖系统继电器、空调系统继电器、门锁电机继电器、照明驱动回路和智能座椅继电器,所述取暖系统继电器连接取暖系统,空调系统继电器连接空调系统,门锁电机继电器连接门锁电机,照明驱动回路连接司机室照明,智能座椅继电器连接智能座椅,读写器连接设有RFID芯片的电子钥匙。该结构实现了驾驶员进入司机室之前,提前自动开门锁,降低了驾驶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机车司机室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0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431653.4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磁浮列车双向冲压进气口及磁浮列车,所述双向冲压进气口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左侧导流板、右侧导流板及中间导流板;所述上盖板的两侧翼边向下弯曲,所述下盖板的两侧翼边向上弯曲;所述左侧导流板和右侧导流板分别呈折弯状且左右对称,两者均包括呈角度的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的宽度从端部向折弯处逐渐变宽;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左侧导流板、右侧导流板围合形成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宽且深度逐渐加深的开口;所述中间导流板设有导流体,将所述开口分为两个左右对称的喇叭形进气口。该冲压进气口能够实现双向高效进气,可以满足磁浮列车双向运行的空调系统进气要求,同时降低列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09966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370943.3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广州浔沣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铁车空调机组安装设备,涉及空调机组的技术领域,安装设备包括机体、检修口、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密封环,设置在机体上且使得检修口位于密封环内侧;检修门,转动安装在机体上且开设有密封腔,当检修门抵靠机体上时,密封环位于密封腔内且抵靠在密封腔上实现定位和密封;定位支撑机构,设置在机体上且用于对检修门位置进行支撑定位。本申请通过定位支撑机构对检修门位置进行定位支撑,然后即能通过检修口对空调机组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使得检修门抵靠到机体上关闭检修口,从而使得密封环伸至密封腔内进行密封,提高了空调机组的检修效率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40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59691.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江苏特之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通风空调监控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模块:工作状态识别模块S1,用于对目标地铁通风空调进行多参数实时监测,得到空调运行参数集;根据空调运行参数集对目标地铁通风空调进行工作状态识别,得到空调实时工作状态数据;客流监测模块S2,用于对目标地铁车厢进行全景摄像,得到车厢实时全景图像;根据车厢实时全景图像对目标地铁车厢进行乘客密度分布计算,得到车厢乘客密度分布数据,其中,目标地铁车厢为所述目标地铁通风空调所在的地铁车厢。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通风空调监控系统存在的灵活性差、响应慢、单一参数调控、能源浪费的问题,显著提升了地铁乘客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214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408676.4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APM车辆空调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安装于APM车辆空调系统中的供暖箱体和制冷箱体,所述供暖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供暖管道,且供暖管道的端部连接有水泵,并且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平置板箱连接,所述平置板箱安装于APM车辆的顶部,且平置板箱的上端安装有外置囊体;储存箱体,其安装于所述制冷箱体的侧部;所述制冷箱体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冷凝组件;喷气箱,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制冷箱体的内部上端。该APM车辆空调系统节能装置,通过平置板箱和外置囊体的配合,实现冬季夜晚液体的保温作用,并降低平置板箱白天加热功耗,实现节能,同时处于夏季时,利用外置囊体内的气体实现对冷凝管表面霜体的去除作业,保证冷凝管的制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55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074910.5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动车组车顶两侧饰盖板结构,该结构在饰盖板上设置了独立送风模块,从根本上解决了商务区乘客无法享受独立新风口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相对与现有饰盖板结构的优势在于,该结构上部采用挂钩方式,只要拆除下部螺钉即可实现饰盖板整体打开,无需拆除饰盖板即可实现对饰盖板集成的座位显示器、侧墙板卷帘机构的维护保养,降低了检修难度且大幅度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使得饰盖板操作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9783.8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制暖系统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判断步骤,判断温度开关的状态是否为断开,若是,则预热器停止运行,风机持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并累加开关断开次数一次;第二判断步骤,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判断温度开关是否闭合,若否,则锁死预热器;若是,则预热器启动,并累加故障次数一次;循环判断步骤,在温度开关闭合且预热器启动的情况下,返回第一判断步骤,第一判断步骤和第二判断步骤依次循环判断,同时判断累加的故障次数是否大于第一次数阈值,若是,则锁死预热器,或,判断累加开关断开次数是否大于第二次数阈值,若是,则锁死预热器。通过本申请,解决了容错率低和可靠性低的问题,实现了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739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427181.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进气引流结构及轨道车辆,所述冲压进气引流结构包括进气接管以及双向进气部位,各所述进气部位分别包括用于形成进气流道的进气口侧边、进气口前缘以及进气口底面,所述进气口侧边之间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经由所述进气流道连通至所述进气接管;所述进气口侧边在横截面上呈逐渐扩口的形状,且所述进气口侧边从所述进气口前缘向所述进气接管所在的方向逐渐加宽,所述进气口至进气口底面的深度从所述进气口前缘向所述进气接管所在的方向逐渐加深,所述进气口的宽度从所述进气口前缘向所述进气接管所在的方向变宽。该冲压进气引流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车辆超高速、低真空运行工况下新风供给及冷凝散热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1826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56554.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空调新风量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各车厢对应车辆转向架的承重数据;根据所述承重数据确定对应车厢的载荷工况;根据所述载荷工况确定车厢的新风量;根据基于二氧化碳浓度对新风量优化后的优化新风量控制新风风门执行器调整对应车厢的风门角度,以控制所述轨道车辆各车厢的空调新风量。本申请能够避免二氧化碳感测器所检测的二氧化碳具有区域局限性,通过车辆转向架的承重数据准确判定车厢人数,从而为乘客提供与人数相匹配的新风量,确保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相对稳定,提升乘客乘坐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76841.9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加热器的插接件快速固定机构,属于动车加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加热器本体和搭接块,所述加热器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工作时被对接在需要的位置;还包括:清灰组件,所述清灰组件设置在加热器本体上,且清灰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本体表面的击打杆,并且加热器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该动车加热器的插接件快速固定机构,在初始时,卡块的末端位于卡槽的内部,此时保护板处于盖住插口的状态,进而不会有灰尘进入到插口内,保证了插接件对接和插接件后续工作的稳定性,而在需要对接插接件时,拉动把手,使卡块的末端移出卡槽即可,此时保护板和连接轴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旋转展开,使插口暴露出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