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空巡洋舰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8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39862.0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陆空巡洋舰。该系统包括:飞行器运输工具,所述运输工具包括拖车车体、拖车钩、车轮、车门和至少一个挂载接口;和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起落架、螺旋桨机构和动力系统;其中,所述飞行器运输工具通过所述拖车钩与牵引车辆连接,所述飞行器本体通过所述挂载接口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运输工具的拖车车体内,所述飞行器运输工具的车门能够打开以便飞行器的装卸和部署,该飞行器具有折叠式结构,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折叠。本发明提供的陆空巡洋舰能够快速部署和起飞,且折叠后的体积大幅缩小,进一步便于运输、存储与快速部署。

    一种具有抓取功能的起落架、飞行器及目标物的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33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1910387949.4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龙岩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抓取功能的起落架、飞行器及目标物的转移方法,属于起落架技术领域。具有抓取功能的起落架包括机体、驱动组件以及能够围成抓取空间的多个抓取组件。驱动组件与机体连接。每个抓取组件均与机体可滑动地连接,每个抓取组件均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每个抓取组件在机体上滑动,以使多个抓取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当多个抓取组件相互靠近时抓取空间变小,当多个抓取组件相互远离时抓取空间变大。当抓取空间变大,可以容纳目标物,当抓取空间变小,可以将目标物固定住,以便进行目标物的移动,且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目标物的抓取,飞行器的运行更加稳定。

    一种飞机起落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3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11050.9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飞机起落架,包括:前部起落架和主起落架,所述前部起落架和主起落架间隔且独立设置,所述前部起落架和所述主起落架均用于连接机身,所述前部起落架和所述主起落架均包括顶部梁和分设于顶部梁两侧的侧部梁,两个所述侧部梁之间具有夹角,两个所述侧部梁靠近所述顶部梁的一端相靠拢,背离所述顶部梁的一端相远离,所述侧部梁和所述顶部梁平滑过渡。本申请的飞机起落架的前部起落架和主起落架的结构均为独立的U型结构,且前部起落架和主起落架之间没有设置连接结构,使本申请的飞机起落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承载能力强,可满足轻型垂直起降新能源飞机的起落架的结构设计和质量指标要求。

    无人机支架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14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58233.3

    申请日:2023-02-13

    Inventor: 李闯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无人机支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支架及具有其的无人机,无人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及第一定位架,支架主体的上方用于与无人机连接;第一定位架设置在支架主体的下方,第一定位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合;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均朝向第一定位架的中部逐渐向上倾斜,以在第一定位架的底部形成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用于接触待检修线路,并将待检修线路导向至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的交叉处。通过使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无人机支架,能够使无人机准确的悬停在待检修线路的上方,工作效率高。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433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084399.0

    申请日:2022-01-25

    Inventor: 薛国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过程简单,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得到保证飞机主起落架的生产工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板材下料,并通过加工中心得到主起落架折弯前的展开工件;S2.将展开工件装入固溶炉中,缓慢升温至410°C后保温3.5个小时;S3.将展开工件从固溶炉中取出,空气自然冷却到常温;S4.再把展开工件放在折弯机上,将展开工件一侧端作为基准,往里283‑284mm进行一刀折弯加工,得到折弯角为118‑119°,折弯半径76‑76.5mm的形状;S5.再以展开工件另一侧端作为基准,往里130‑131mm进行第二刀折弯加工,得到折弯角度为143‑144°,折弯半径76‑76.5mm的形状;S6.完成折弯工艺后,把折弯后的工件重新放进固溶炉加热到230°C,保温4.5小时;S7.再把工件从固溶炉中取出,空气自然冷却到常温。

    一种基于无人机采集的空中预警规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20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12155.3

    申请日:2022-03-28

    Inventor: 蒋灵搏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采集的空中预警规避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和信息模组,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基块,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部件,所述防护部件包括防护管、加热器、加热丝、连接架、防护气囊、硝酸胍固定壳和硝酸胍块,所述固定框架的表面焊接有固定管。本发明通过无人机发生碰撞或因其他因素发生坠落时,通过信息模组进行分析,并启动加热器进行使加热丝对硝酸胍块进行加热,并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的气体,通过气体使防护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在充气的过程中冲破防护管,从而对无人机进行防护,同时也避免了因无人机坠落,使附近的居民造成危害。

    一种具备模块化柔性配置栖息触点的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245566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249351.8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模块化柔性配置栖息触点的无人机,涉及航空领域,能够仅通过调整起落架和无人机的相对位姿来实现栖息,无需整体的改变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操作快速简单。本发明包括:无人机、起落架、栖息触点模块、增材制造模块、相机。无人机底部安装起落架,起落架由一对或多对机械臂组成,起落架和无人机活动连接,起落架上安装栖息触点模块。无人机底部还安装相机和增材制造模块,增材制造模块的作业范围覆盖起落架的安装及活动范围。本发明通过栖息触点模块建立与周围结构的稳定接触,栖息平稳后无人机可以减慢或完全停止某些旋翼,大大增强的无人机的任务作业灵活性及作业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