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等离子爆破实验系统的多功能替换式爆破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0985549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86675.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等离子爆破实验系统的多功能替换式爆破电极,包括可替换电极组件和基座组件;可替换电极组件包括聚乙烯绝缘杆和铜棒电极,绝缘杆表面设有两条电极安装凹槽,铜棒电极位于凹槽且对称分布;基座组件包括酚醛塑料材质基体和铜质导电部件,基体顶部设有电极组件插孔,基体腰部设有两条导电部件安装凹槽,可替换电极组件与电极组件插孔插装配合;铜质导电部件的电极导线一端位于电极组件插孔内且与铜棒电极插接配合,另一端与盘形接头相固连,转接螺杆固连在盘形接头上,转接螺母套装在转接螺杆上;导电部件安装凹槽配装有绝缘盖板。本发明具有尺寸小、制备工艺简单及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既能模拟柱状药包又能模拟球状药包,制作成本更低。

    一种确定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23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27503.7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包括:步骤S10:根据从声发射测试系统获取的测试数据,确定在加卸载过程中岩样内部发生的M处微破裂事件被N个声发射探头检测到的P组声发射数据;步骤S20:根据所述P组声发射数据,确定所述M处微破裂事件对应的视应力;步骤S30:根据获取的岩样剖面的位置坐标,确定所述岩样剖面上或位于所述岩样剖面的预先设定的区域内的Q个微破裂事件,Q≥0;根据所述Q处微破裂事件对应的视应力,确定所述岩样剖面上各点处的视应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取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演化过程,更加直观的了解岩石试样内部变化情况。

    一种确定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239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727503.7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包括:步骤S10:根据从声发射测试系统获取的测试数据,确定在加卸载过程中岩样内部发生的M处微破裂事件被N个声发射探头检测到的P组声发射数据;步骤S20:根据所述P组声发射数据,确定所述M处微破裂事件对应的视应力;步骤S30:根据获取的岩样剖面的位置坐标,确定所述岩样剖面上或位于所述岩样剖面的预先设定的区域内的Q个微破裂事件,Q≥0;根据所述Q处微破裂事件对应的视应力,确定所述岩样剖面上各点处的视应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取室内岩石加卸载过程中内部视应力场的演化过程,更加直观的了解岩石试样内部变化情况。

    一种用于等离子爆破实验系统的多功能替换式爆破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0985549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1486675.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等离子爆破实验系统的多功能替换式爆破电极,包括可替换电极组件和基座组件;可替换电极组件包括聚乙烯绝缘杆和铜棒电极,绝缘杆表面设有两条电极安装凹槽,铜棒电极位于凹槽且对称分布;基座组件包括酚醛塑料材质基体和铜质导电部件,基体顶部设有电极组件插孔,基体腰部设有两条导电部件安装凹槽,可替换电极组件与电极组件插孔插装配合;铜质导电部件的电极导线一端位于电极组件插孔内且与铜棒电极插接配合,另一端与盘形接头相固连,转接螺杆固连在盘形接头上,转接螺母套装在转接螺杆上;导电部件安装凹槽配装有绝缘盖板。本发明具有尺寸小、制备工艺简单及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既能模拟柱状药包又能模拟球状药包,制作成本更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