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1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88045.9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 南京大学
IPC: G02B30/33 , G02B30/30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块、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主波导,外部光源由主波导进入波导层,通过光束耦合单元扇出多路次级波导,每路次级波导对应一行像素,从像素波导输出的光线经准直透镜和光束转化结构后输出高准直度光束;背光模组包括像素显示模块和两层电润湿棱镜阵列,准直消相干的光线经两层电润湿棱镜阵列,实现xy方向上的角度偏转;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设置在背光模组光线出射端的上下偏振片、上下TFT玻璃基板、液晶层、滤色片层和显示相位板,光线经显示相位板形成左右眼视察,产生真实的3D效果,通过电压控制,不仅可以提高3D显示的分辨率和观察视场,同时能够实现2D观察模式和3D观察模式的自由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7666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462987.X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 苏州大学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偏振干涉光刻的光路结构与偏振干涉光刻系统,所述光路结构包括串接在光路上的光源模块、偏振组件、分光组件、成像组件;所述光源模块用于产生具有相干特性的线偏振光束;所述分光组件用于将射入的光线分出两束光线且射向所述成像组件,两束光线的夹角可变且可绕入射光线光轴旋转,所述成像组件用于将两束光线汇聚在光刻基片表面;所述分光组件配合所述偏振组件用于将线偏振光进行光学调制,使光束到达光刻基片时为两束偏振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进而形成偏振干涉光场。本发明建立偏振干涉光刻系统,通过控制分光组件和偏振组件,能调节光场中偏振结构的周期、取向等参量,与偏振感光材料进行光化学作用,形成特定的偏振图形分布,偏振光刻系统根据预定义的偏振图形设计文件,控制上述偏振光场参量与基片的坐标走位,进行光场拼接光刻,在光刻基片上形成预期的偏振图形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79460.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照明波长与方向编码的多模式同步成像显微镜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可编程全彩LED点阵照明控制系统、XYZ轴运动载物台、镜头模组以及成像观测模块。LED阵列作为显微镜成像系统的光源放在样品载物台下方,其中心处于系统的光轴上。通过改变LED阵列的照明模式,可实现明场成像、暗场成像、相衬成像、差分相衬成像,其中彩色编码照明模式可实现多模式实时同步成像,无需模式切换。调控镜头模组后焦面的傅里叶频谱,可对图像进行颜色和方向编码解码。本发明成像光路结构简单,可灵活实现多种模式的光学显微成像,允许光源、物镜后焦面在空间、色彩等维度的自由调控,同时彩色相机可、实现多通道实时信息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70915.6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光谱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入射狭缝、耦合元件、色散元件和探测设备,待测样品自发或受激所产生的信号光经入射狭缝后由耦合元件收集,耦合元件再将光束入射至色散元件分散成多束色散光,色散元件用于将光束的偏振相关量分离到不同的衍射级,然后由探测设备探测多束色散光,直接获得待测样品的偏振光谱。本发明通过调控光束和色散元件的位置可搭建不同光路形式的光谱仪,包括透射式、折射式和反射式。通过对光源的调控和探测信息的选择,该光谱仪可以实现在紫外、可见、红外波段的吸收、散射、发射、拉曼等光谱的检测,具有快速稳定、简单高效地获得光谱信息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78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026544.5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扫描探针的纳米颗粒三维操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一个导电且表面镀有低表面能涂层的扫描探针,以及扫描模块和观测模块。利用观测模块观测扫描探针及纳米颗粒的位置;扫描模块根据观测模块收集的位置图像,将扫描探针移动到纳米颗粒的附近,并通过在探针表面施加电压信号来调控探针与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可以实现三维空间上单个纳米颗粒的拾取、转移和放置。本发明通过对扫描探针的电压信号进行调控,进而引入介电泳力实现对其表面能的调节,能够高效可控地重复实现对纳米颗粒的操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0605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31157.7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29C64/124 , B29C64/135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固化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光固化树脂分散于第一转移衬底上,得到第一墨片;将所述第一墨片以所述光固化树脂所在的表面与目标衬底贴合,以在所述第一转移衬底和所述目标衬底之间形成光固化树脂夹层;其中,所述第一转移衬底和所述目标衬底中的至少一个为能使光固化所用的光源透过的透光材质;自所述透光材质的衬底所在的一侧对所述光固化树脂夹层进行光固化,以形成光固化树脂薄膜;及除去所述第一转移衬底,在所述目标衬底上形成有光固化树脂薄膜。该光固化增材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制造精度和扩展制造成品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5583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0852145.8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单元的偏振传感器及传感方法。该偏振传感器包括衬底和由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单元构成的阵列,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单元围绕阵列中心形成一圈或者多圈的同心圆;在同一个圆周上,等离激元共振单元的共振波长相同,且共振单元在360°的范围内均匀分布;对于多圈的同心圆阵列,从阵列内圈到外圈,等离激元共振单元的共振波长呈等差数列逐渐增大或减小。这种传感器通过成像设备来探测在单色偏振光照射下,传感器上等离激元共振单元阵列中发生共振的单元的位置,来实现入射光偏振方向的传感。本发明具有探测技术简单直观,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好,所需检测设备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7335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104030.6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折射率材料的超分辨聚焦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源、聚焦元件和类透镜聚焦结构,光源发出的光束先经过聚焦元件初步聚焦为聚焦光或者平行光后,再入射到类透镜聚焦结构进一步聚焦,在类透镜聚焦结构的聚焦面处形成亚波长尺寸的聚焦光斑;类透镜聚焦结构的材料采用折射率大于3的材料。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将聚焦光斑缩小至λ/10,利用径向偏振光照明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聚焦光斑的焦深,同时聚焦光斑尺寸可以保持λ/8,且焦深可达到λ/5,有望用于纳米尺度超分辨光刻技术、成像以及数据存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59687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75310.8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短焦距的双透镜显微系统。该显微系统包括显微装置和手机,显微装置包括透镜组和光源,透镜组由两片凸面相对的平凸透镜组成;光源位于透镜组的下方,手机的镜头放置在透镜组的上方。本发明的显微装置具有放大倍数高、分辨率高、边缘畸变较小、成本低廉、小巧便携的优点,配合手机使用可以达到高质量的放大成像,在复杂情景下尤其是家居化诊疗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694029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149279.3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41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图案的等离基元折射率传感器及其传感方法。该传感器是由一层等离基元纳米天线阵列和支撑该天线阵列的平整透明衬底组成,等离基元纳米天线阵列为周期性的阵列结构,其周期为50~1000纳米,厚度为10~100纳米;构成阵列结构的单个纳米天线的尺寸是按一定规律逐渐变化的,且变化范围为10~10000纳米。这种传感器通过成像设备来探测在单色光或白光源照射下,处在待测介质环境中的传感器上等离基元纳米天线阵列的亮度和色彩变化或是共振纳米天线位置的变化来实现介质折射率传感的。本发明具有探测技术简单,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好,所需检测设备成本低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