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及减压脱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58494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011675.1

    申请日:2009-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2252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及减压脱泡方法,所述装置及方法可抑制构成减压脱泡装置的减压脱泡槽、上升管和下降管之类的熔融玻璃的导管壁面和熔融玻璃的界面上产生泡以及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的液面上升所导致的减压脱泡效果变差所造成的影响,可稳定地发挥减压脱泡的效果。所述减压脱泡装置包括上升管、减压脱泡槽、下降管、向所述上升管供给熔融玻璃的上游侧凹槽、以及收纳来自所述下降管的熔融玻璃的下游侧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将从所述下降管向所述下游侧凹槽移动的熔融玻璃的一部分分离;以及返回配管,该返回配管使被所述分离机构分离出的熔融玻璃返回至所述上游侧凹槽。

    玻璃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4586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44913.X

    申请日:2007-0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2252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不发生暴沸的情况下进行减压脱泡的玻璃制造方法、在不由于泡层的膨大而发生玻璃制品中的气泡残存的情况下进行减压脱泡的玻璃制造方法、抑制熔融玻璃中的特定的成分(硼等)的挥散而进行减压脱泡的玻璃制造方法。通过减压脱泡槽对熔融玻璃进行减压脱泡的工序中,使减压脱泡槽的气氛气体的水蒸气浓度达到60mol%以下的玻璃制造方法。

    减压脱泡装置、玻璃制品的制造装置及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6541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0980121249.5

    申请日:2009-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2252 C03B5/22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在不产生熔融玻璃流路中的熔融玻璃流的滞留、局部的熔融玻璃流的流速增大和熔融玻璃流的压降过度增加等问题的情况下实现200吨/天以上的处理能力的减压脱泡装置。一种减压脱泡装置,它是包括减压脱泡槽以及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上升管和下降管的减压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脱泡槽具有形成该减压脱泡槽中的熔融玻璃流路的宽幅部位,该宽幅部位的熔融玻璃流路的宽度W1和长度L1的比值W1/L1在0.2以上,在所述减压脱泡槽中,与所述上升管连接的部位的熔融玻璃流路的宽度W2和与所述下降管连接的部位的熔融玻璃流路的宽度W3比所述宽幅部位的熔融玻璃流路的宽度W1小,与所述上升管连接的部位的熔融玻璃流路的底部和与所述下降管连接的部位的熔融玻璃流路的底部位于比所述宽幅部位的熔融玻璃流路的底部低的位置。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及减压脱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5849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1675.1

    申请日:2009-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2252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及减压脱泡方法,所述装置及方法可抑制构成减压脱泡装置的减压脱泡槽、上升管和下降管之类的熔融玻璃的导管壁面和熔融玻璃的界面上产生泡以及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的液面上升所导致的减压脱泡效果变差所造成的影响,可稳定地发挥减压脱泡的效果。所述减压脱泡装置包括上升管、减压脱泡槽、下降管、向所述上升管供给熔融玻璃的上游侧凹槽、以及收纳来自所述下降管的熔融玻璃的下游侧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将从所述下降管向所述下游侧凹槽移动的熔融玻璃的一部分分离;以及返回配管,该返回配管使被所述分离机构分离出的熔融玻璃返回至所述上游侧凹槽。

    熔融玻璃制造装置及采用该制造装置的熔融玻璃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0977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2370.1

    申请日:2009-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同时实现玻璃制品的高品质化和熔融玻璃制造中的节能化的熔融玻璃制造装置及使用该制造装置的熔融玻璃制造方法以及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熔融玻璃制造装置具有减压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熔化槽中设有将熔化槽内的熔融玻璃流的循环分离为上游侧循环流和下游侧循环流的分离单元,将熔化槽的熔融玻璃流路的长度设为LF时,自分离单元至熔化槽的熔融玻璃流路的下游端的距离为0.1LF~0.45LF,第一导管结构中,在熔融玻璃的流动方向上游侧设有宽度比第一导管结构的其他部位大的宽幅部位,在该宽幅部位设有对通过宽幅部位的熔融玻璃进行冷却的单元。

    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及采用该导管结构的减压脱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06110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389.4

    申请日:2007-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2252 C03B5/1675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有效地除去从构成熔融玻璃的导管的耐火砖溶出的成分、在构成熔融玻璃的导管的铂壁面和熔融玻璃的界面产生的异物、残存于表层的气泡、因挥散而异质化了的玻璃等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体,减压脱泡装置及采用该减压脱泡装置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导管结构是由铂制或铂合金制的中空管形成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所述导管结构中,至少下游端侧呈由内管和外管形成的双层管结构;所述内管中,上游端和下游端为开放端;所述外管中,在下游端,所述双层管结构中属于所述外管和内管的间隙的区域为封闭端,属于所述内管的区域为开放端;所述导管结构的上游端为开放端;在所述外管的所述下游端侧设有开口部。

    玻璃熔体用的真空脱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37015C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02142726.7

    申请日:200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2252

    Abstract: 一种玻璃熔体用的真空脱气装置包括其内进行了抽真空减压的真空罩壳;装在真空罩壳中用于玻璃熔体真空脱气的真空脱气槽;连接于真空脱气槽的上升管,用来抽吸提升未脱气的玻璃熔体,以便将其引入真空脱气槽内;连接于真空脱气槽的下降管,用来从真空脱气槽中引出经脱气的玻璃熔体,以便将其排出;其中所述真空罩壳具有包住上升管的部分和包住下降管的部分,这两部分至少有一个再被水平分成多个部分,即形成在垂直方向上相邻的多个分隔室,而各分隔室都以压力控制装置独立控制其中的压力。

    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及采用该导管结构的减压脱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06110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780031389.4

    申请日:2007-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2252 C03B5/1675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有效地除去从构成熔融玻璃的导管的耐火砖溶出的成分、在构成熔融玻璃的导管的铂壁面和熔融玻璃的界面产生的异物、残存于表层的气泡、因挥散而异质化了的玻璃等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体,减压脱泡装置及采用该减压脱泡装置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导管结构是由铂制或铂合金制的中空管形成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所述导管结构中,至少下游端侧呈由内管和外管形成的双层管结构;所述内管中,上游端和下游端为开放端;所述外管中,在下游端,所述双层管结构中属于所述外管和内管的间隙的区域为封闭端,属于所述内管的区域为开放端;所述导管结构的上游端为开放端;在所述外管的所述下游端侧设有开口部。

    熔融玻璃制造装置、熔融玻璃制造方法及使用了该装置和该方法的平板玻璃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7471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2588.7

    申请日:2010-07-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193

    Abstract: 提供一种适合于生产高品质的无碱玻璃的熔融玻璃制造装置、熔融玻璃制造方法及使用了该装置和该方法的平板玻璃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熔融玻璃制造装置,用于制造使玻璃粘度η成为102[dPa·S]的温度Tη为1500~1760℃的熔融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熔融玻璃制造装置具有熔化槽,所述熔化槽具有多个第二扩散器和设置在比该第二扩散器靠上游侧处的多个第一扩散器,设所述熔化槽的熔融玻璃流路的长度为LF时,从所述熔融玻璃流路的上游端到所述第一扩散器的列为止的距离为0.4LF~0.5LF,从所述熔融玻璃流路的下游端到所述第二扩散器的列为止的距离为0.45LF~0.55LF,所述第一扩散器的列与所述第二扩散器的列之间的距离LP为500~1000mm,所述第一扩散器的列与在该列的上游侧最接近该列的燃烧器之间的距离LB1为0~2000mm,所述第二扩散器的列与在该列的下游侧最接近该列的燃烧器之间的距离LB2为800~2500mm,且LB2>LB1。

    玻璃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06109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310.8

    申请日:2007-0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5/2252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不发生暴沸的情况下进行减压脱泡的玻璃制造方法、在不由于泡层的膨大而发生玻璃制品中的气泡残存的情况下进行减压脱泡的玻璃制造方法、抑制熔融玻璃中的特定的成分(硼等)的挥散而进行减压脱泡的玻璃制造方法。通过减压脱泡槽对熔融玻璃进行减压脱泡的工序中,使减压脱泡槽的气氛气体的水蒸气浓度达到60mol%以下的玻璃制造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