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内饰件的固定构造
    9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0137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711006714.3

    申请日:2017-10-25

    Inventor: 山田和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在铆接头部处产生亏缺、抑制第1车辆用内饰件与第2车辆用内饰件之间的固定保持力降低的车辆用内饰件的固定构造。在将第1车辆用内饰件和第2车辆用内饰件固定在一起的固定构造中,特征在于,第1车辆用内饰件具备:柱状的凸起;多个肋,其从凸起的外周面延伸地设置;以及支承肋,其从多个肋中的至少1个肋沿着凸起的外周面延伸,第2车辆用内饰件具有供凸起贯穿的贯通孔,在凸起贯穿插入到贯通孔的状态下,多个肋配置于第1车辆用内饰件与第2车辆用内饰件之间,凸起的顶端部从贯通孔突出,为了将所述第1车辆用内饰件和所述第2车辆用内饰件固定在一起而将所述凸起的所述顶端部熔融,形成铆接头部,支承肋支承该铆接头部。

    滑动装置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239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320828.0

    申请日:2020-04-22

    Inventor: 樋口忠佑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的滑动装置。其具备:固定导轨;可动导轨;具有第1旋转体、第2旋转体以及蜗杆单元的驱动单元;与第1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的第1蜗轮;以及与第2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的第2蜗轮。第1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的第1突起部。第2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在与第1突起部错开的时刻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的第2突起部。蜗杆单元具有与第1蜗轮进行啮合的第1蜗杆、以及与第2蜗轮进行啮合的第2蜗杆。第1蜗杆以及第2蜗杆配置在同一旋转轴线上且一体地进行旋转。

    用于注射成型热流道的歧管

    公开(公告)号:CN1118058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249344.1

    申请日:2020-04-01

    Inventor: 水野佳荣

    Abstract: 一种用于注射成型热流道的歧管,其包括供材料从注射装置流到模具的通道。所述歧管包括:入口块,其连接到所述注射装置;出口块,其与所述入口块分离并连接到所述模具;以及第一中继块,其在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入口块和所述出口块之间。所述通道被限定为通过所述入口块、所述第一中继块和所述出口块的内部。所述第一中继块被构造成能够被第二中继块替换,所述第二中继块具有改变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的功能和将所述通道分成分支的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

    油雾分离器
    9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0575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0984724.8

    申请日:2017-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雾分离器。该油雾分离器包括壳体和对窜气中的油雾进行分离的油分离部,油分离部由第1油分离部和第2油分离部构成。在壳体的内部设有分隔壁,该分隔壁划分出与各油分离部对应形成的室,在划分出下游侧的设有第2油分离部的第2室的第2分隔壁设有喷出窜气的第2喷嘴。第2喷嘴例如能够兼作用于将利用第2油分离部分离出的油朝向设于第1室的排油管排出的通路。

    交通工具用座椅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6088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142199.7

    申请日:2020-03-04

    Inventor: 本井嘉浩

    Abstract: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有固定架;相对于固定架而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偏移配置的塔式框架;配置在塔式框架与固定架之间的倾斜角度调节器;隔着固定架而配置在与倾斜角度调节器相反的一侧的倒伏限制机构;以及相对于固定架而配置在与倒伏限制机构相同的一侧的抵接部件。

    升降装置
    9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6088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153870.8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输出轴;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支撑输出轴;输入构件,该输入构件被联接到操作手柄;进给部,该进给部向输出轴传递输入构件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锁定部,该锁定部锁定输出轴的旋转;以及摩擦产生部,该摩擦产生部向输出轴的旋转施加摩擦力。摩擦产生部的旋转凸轮是切换结构,该切换结构切换到:当操作手柄在中性位置中时和当操作手柄从中性位置在升高座椅的方向上转动时的摩擦抑制状态;以及当操作手柄从中性位置在降低座椅的方向上转动时的摩擦产生状态。

    层叠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9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4134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081505.0

    申请日:2020-02-0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不受因金属板的板厚偏差而导致的平行度的影响而提高品质的层叠构造体的制造方法。转子(2)的制作方法具有:第1焊接工序,在该第1焊接工序中,将在载置于第1基部构件(51)的设置面(51a)上的层叠体的下端部重叠的多个芯板(3)彼此的外周部焊接;翻转工序,在第1焊接工序之后,在该翻转工序中,将层叠体在铅垂方向上上下翻转并载置于第2基部构件(52)的设置面(52a)上;以及第2焊接工序,在翻转工序之后,在该第2焊接工序中,将在层叠体的下端部重叠的多个芯板(3)彼此的外周部焊接。

    用于燃料电池的分隔体
    10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0924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062447.7

    申请日:2020-01-19

    Inventor: 河边聪

    Abstract: 用于燃料电池的分隔体包括:金属的分隔体基部、脊部和谷部。由各个谷部和相应的电极层包围的区域分别构成将氧化气体或燃料气体供应到电极层的通道。第一薄膜置于脊部和谷部的面对相应的电极层的整个表面。第一薄膜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高于分隔体基部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具有导电性的第二薄膜至少置于第一薄膜的置于脊部的顶表面的各部分。各脊部的顶表面上的第二薄膜具有槽。槽的至少一端连接到通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